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实例

2016-05-14 12:15彭冬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梁思成说明文高中语文

彭冬玲

[摘要]

科技说明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上好这类课的关键是要有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通过《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和PPT,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地考察,实现高中语文科技说明文教学的突破。

[关键词]课堂实例科技说明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14

科技说明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上好这类课的关键是要有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我本着大语文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这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对作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了解,阅读了《南渡北归》中的相关内容,收看了有关梁思成的电视纪录片。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素材,通过生动的材料以情动人,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给学生的写作储备素材。将科技说明文由简单的了解内容、分析结构提升到情感、价值的教育高度。我用“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只有建筑而无建筑学,是他,用并不高大的身材挑起了这个重担,填补了这个空白,他就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话导入,先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接下来我一改往日简介作者的做法,而是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并且写成了一段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话:历经半个世纪,他和她,一对学者伉俪——梁思成和林徽因,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梁思成在具有远见卓识的父亲(梁启超)的引导下和具有非凡远见的妻子(林徽因)的建议下选择了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的建筑学。学成归国后,面对种种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而是选择了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建筑的私人机构——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们夫唱妇随,积极地投入我国古建筑的研究中去。抗战期间他们辗转奔波,却在特殊待遇——一盏油灯的亮光下完成了巨著——《中国建筑史》。内战期间,他为我国在焦土废墟上的重建积极培养人才,并到世界各地介绍中国建筑,还有幸成了联合国总部大厦11人设计团队之一,成为走出国门的中国建筑学第一人。他为保护我国古建筑免受炮火袭击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北京古城的和平解放,更让他欣喜若狂。新中国成立,他选择留在大陆,并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北京古城的重建中来。并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可这样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文革时以复古和奢侈的罪名被大加批斗。1972年7月9日这颗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的巨星陨落了!学生写作文时总出现内容单薄的现象,我把上课和写作联系起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收获了写作素材,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生的活动是这节课的亮点,所以调动学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先布置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文本中提到的古建筑特点做成相应的PPT,并写出调查报告。事实证明学生做得非常棒!他们选择典型建筑去拍照,然后将照片和文本结合做成课件,有一个学生还画出了简易图,还有一位学生通过查资料,画出了八种屋檐的形状,这些成果让我又惊又喜!课堂展示时,有一个小组将幻灯片做成了动态效果,将房屋的屋基、屋身、屋檐一一展示出来,有些学生的语言幽默,有些学生的语言干练,我觉得这是一节集动脑、动手、动口于一体的高效课堂。

科技说明文相对比较枯燥,为了润色课堂,我将科技与文学相结合。例如说到建筑的布局时我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一段话: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的鸟雀。再如说到屋檐的形状时,我又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两句: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精心的问题设计也是至关重要,问题不在多而在有效。我用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的拘束性和灵活性”、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本文的后半部分内容紧密连接起来。第一个问题指向中国建筑的独特性,第二个问题指向中国建筑的多样性,如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大气凝重的北方大院,还有庄严肃穆的庙宇等等。第三个问题指向中外建筑的互通性,即“美美与共”,如作为地标性建筑的凯旋门和琉璃牌坊,祭天祭地祭祖宗的天坛皇穹宇和进行宗教活动的罗马大教堂,它们之间都有相同的元素和相近的用途,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完成。

我的这节课设计是关键,功夫在课外,学生在上课前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他们考察的主要对象是有古建筑风格的庙宇,在考察的过程中拍照,然后制成课件以备展示。上课时学生的展示是亮点,老师的点拨是关键,学生精美的课件和精彩的解说让我惊叹不已,我的有效点拨让学生彻底理解了我的设计思路。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梁思成说明文高中语文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说明文阅读专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