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创造高效语文阅读情景

2016-05-14 12:15陈繁荣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背影学情分层

陈繁荣

[摘要]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一直都是初中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围绕分层教学展开阅读指导,不但可以深化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语文阅读的技巧,还能增强教学实效。围绕分层教学展开系统的论述,探讨如何借助分层教学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语文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27

分层教学的理念重在“因人而异、以学为本”,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方案。由此一来,不但可以将教学符合学生的能力需求,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他们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导入分层教学理念,制定出符合各个学情学生能力需求的教学指导方案,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听得懂,一方面可以增进阅读教学效果,一方面还能促进初中生语文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让课堂阅读从被动转型为主动。下面,我便从学情分层、教学分层和问题分层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学情分层,打好教学的前提基础

所谓学情分层,是指针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等现状对他们进行能力分层。通常,分层的方法为:学习能力偏弱,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薄弱的学生为A层(后进生);学习能力适中,但是对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为B层(中等生);学习能力强,而且学习动力充足,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学生为C层(优等生)。从分层教学理念来看,该环节是落实分层教学的重点前提。以苏教版初中语文《背影》为例,针对这篇课文,我为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了以下学习目标:针对A层学生,考虑到他们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薄弱,缺乏良好的阅读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他们了解全文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并初步把握文章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等;针对B层学生,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强,所以可以适当地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比如分析文章中出现的几个“背影”作何解释等;针对C层学生,该层学生学习能力强,具有良好的阅读技巧,所以可以要求他们以自学的形式分析文章,然后再将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标注,再由教师在课堂中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由此让不同的目标符合不同学情学生的能力需求。

二、教学分层,遵循学生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不同学情的学生,这样不但可以让教学具备因人而异的特点,而且还能做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以生为本。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辅助分层教学,可以达成良好的实践效果。同样以《背影》一文为例:在围绕这篇课文展开阅读教学期间,我们可以对A层的学生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从指导他们挖掘文章生字生词开始,到对文章进行分段,挖掘中心并行,从而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慢慢把握阅读的基础性技巧;针对B层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展开教学,目的在于增强该层学生的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集思广益,促进阅读的实效性。针对C层学生可以采用任务探究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期间,我为学生布置了以下思考性的任务: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这里提及的“背影”和前几个“背影”有哪些区别性?它突出了作者的哪些心理情愫?

三、问题分层,递进型提问法导入

科学、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可以达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根据分层教学理念的要求,在进行提问期间,有必要对问题进行分层,争取做到让问题具备梯度性和递进性的特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甜甜的泥土》时,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能力特征,我分别为他们提出了以下思考性的问题:1.泥土应该是苦涩的味道,为什么在文中却是甜的呢?2.这是一篇描述母爱的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如何构思情节,如何描述出母爱的伟大的?3.作者利用哪些文字巧妙、不动声色地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并交代出了泥土是甜的原因?上述三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递进性,学生在分析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对第二个问题进行思考,当得出了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后,才能对第三个问题进行回答。所以三个问题符合不同学情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前两个问题,A层和B层的学生都可以进行操作。在学生分析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并未要求他们立即做出回答,而是提醒他们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答。由此一来,不但可以将课堂提问和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渐渐汲取他人的经验,以此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此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观察他们是否回答正确,而是他们回答失误的主要原因,并从错因着手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由此让他们掌握正确的知识点。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背影学情分层
远去的背影
两个背影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