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

2016-05-14 12:42陈兵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体育

陈兵

[摘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让学生成功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和最高的荣誉。应该协调好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中;加强体育生的思想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训练多样化、安全是前提。

[关键词]体育训练中学生课余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66

我校是一所县城的普通中学,是自治区的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中学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不断地向高校输送合格的体育后备人才。我校一贯坚持通过素质教育的培养原则,向高校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体育尖子生,所以课余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体育教师,学校教学是一方面,运动训练是衡量教师运动能力的又一重要表现。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学校男子排球队的训练与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工作,体育生是我校高中招生时只看其体育特长,而忽视文化课成绩招收的学生,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在班组里成绩不太好而又喜欢运动的学生就选择了做体育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让学生成功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和最高的荣誉。所以在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工作中,我总结出一些体会,想通过以下几个课余训练的方法与大家进行探究。

一、协调好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高中阶段的课余训练不仅是为高校选拔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且还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体育特长,如果因为学生参加课余训练而影响学习使文化成绩下降,这样对升学产生影响,所以在训练时应做好以下两点。

1.合理安排好训练时间

高中学生相对来说学习任务较重,既要训练又要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我们要注意安排好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确保课余训练、文化学习两不误,具体做法是:在高一、高二年级的早上训练时间为30分钟左右,主要是以学习基本动作、柔韧性、协调性等一般性训练为主,这样学生的体力消耗不是很大,对整个上午的学习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主要训练时间都是安排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和体育课上,这样对学生训练、恢复和文化学习都不会有不良影响。

2.安排好训练周期,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学生的训练均属于课余训练,训练只有在文化课学习之余进行,训练周期的每一阶段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根据现行高考考试项目的要求,我们将每个学期作为一个大的训练周期,再根据考试科目的特点将每个周期分为两个中周期。每个周期在开始、期中、期末都安排一次测试,目的是充分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训练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以求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当学习与训练发生冲突时,训练应服从于学习,妥善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同时,要求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要上好每一节课。所以,我在训练之余,利用每天上午的第一节至第四节课的时间,不定时地到各班去观察、了解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哪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哪些学生上课伏台睡觉,喜欢上什么科教师的课,我都能了解清楚,并在当天下午训练结束时侧重表扬认真上课的学生。此外还经常与各班班主任交流,反馈每一位学生训练的情况,对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学生,能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思想变化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既爱学习又爱训练,使学习与训练处理得当。通过体育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坚强的意志,使他们性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而且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

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特别是进入高三年级以后,为了增加训练时间,确保训练质量,在高二学年开始,我就适当地利用体育课对其进行实心球的训练,这样可以进行个别辅导,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运作,提高训练成绩。在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时,组织学生进行10—15分钟的球类活动,增加趣味性,也充分做好了准备活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这样充分利用时间,更利于学生掌握运作技能,也利于提高训练水平。

三、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

中学生一般都处在生长发育青春期中的后期和定型期,此时,肌肉落后于骨骼发育,小肌肉群落后于大肌肉群的生长。所以在开始训练时都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发育情况和系统性来安排好训练内容,各阶段训练有所侧重。由于我校的新生都来自不同的学校,针对这个现象,在一年级期间我们要求学生做好基础性体育素质的提高,教会学生掌握各种运动,这一期间以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小重量的力量过度为主要内容。进入二年级以后,主要任务是发展绝对力量,并充分发展那些对考试项目成绩起决定作用的肌肉群力量,此时期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大重量的负荷练习穿插到中等负荷的练习中进行。通过大重量的负荷练习促使肌肉横断面积加大和提高肌肉的内协调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力量打基础。在速度训练上,可以用最大力量负荷和最高频率进行最高速度训练,三年级以综合素质为主要训练内容,对各项成绩稳步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中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本身热爱体育训练,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运动技能,这样才能在训练过程中充满自信,充满激情和活力,给予学生积极向上的影响,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其次在训练过程中能运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和通过历届考上大学的学长学姐们的训练事迹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对体育训练产生深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训练中。

五、加强体育生的思想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中学教育中,很多人认为最难培养的是体育生,这些学生几乎成了学习差、纪律差的代名词,更有甚者说他们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种不良的现象使得体育生也对自己的认识有所改变,产生了一种叛逆心理,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求教师本身要有爱心,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拥有最深厚的爱生之心,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通过与他们聊天,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每当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其次,每学期开学时均召开一次体育生的会议进行总结,表扬先进,指出不足之处,在会上还提出新学期的各项训练目标及要求。同时还要求他们在会议结束之后各写一篇训练的心得体会,通过阅读学生写来的心得体会,又能更进一步了解他们学习、训练的思想动态,再跟各班主任反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改正学习、训练过程中散漫和懒散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并为自己准确定位,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训练中。

因我平时比较注重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质的教育,所以每届学生的团队意识、互助精神、集体荣誉感、文明礼貌等品质都非常好。工夫不负有心人,一些后进学生通过我的精心教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六、训练多样化、安全是前提

因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所以必须做好如下两点。

1.培养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不仅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在进行器械项目的练习时,一定要认真练习,不能一边练习一边打闹。同时还要注意身边的队员和练习环境,需要有保护的练习一定要安排好保护人员,促使学生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体育训练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练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教练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场地的安排、训练的方法和内容要科学合理并严格认真地组织好每一节课的训练,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以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另外,教练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的受伤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抽筋、脱臼、中暑、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

总之、中学阶段的课余训练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用科学的训练理论去指导实践,确保训练的方法科学有效,才能使课余训练走上正轨,才能为高校、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体育人才。

(责任编辑斯陌)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体育
丰富的课余生活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