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惑中推进教学改革

2016-05-14 12:42林绍强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开课教研新课程

林绍强

[摘要]

在高中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出现了如何进行合作学习,“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怎么处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处理等困惑。为此,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专业建设。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困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89

面对高中新课改的全面铺开,作为一线的课改教师,我们在校内外听了不少的公开课,示范者中有资深的高级教师,有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还有初出茅庐的教学新秀。从这些课中,笔者发现新课改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一、问题与困惑——所遇到的困惑,也许也是广大一线教师遇到的困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思想政治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课堂呈现勃勃生机。但同时这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少困惑。

困惑1: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提倡合作学习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用上,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探究,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交流,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是一盘散沙。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当中十分常见了,我们是不是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困惑2:“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怎么处理

现在的课堂教学“赏识”为主,充分尊重学生,呵护学生,让学生在鼓励和表扬中充满自信、开阔思维、发展潜能,从而达到不断提升水平和能力的目的。现在我们去听公开课,满耳都是教师对学生廉价的表扬和鼓励,“你真棒”“你真聪明”“回答得真好”“你回答得最好”,即使学生可能只回答了一个非常基础并且完全应该掌握的问题。这些泛滥的表扬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困惑3: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处理

有的学校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能超过1/2或1/3,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有人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上台,老师下台”,“学生在台上,老师在幕后”。例如我们组的一个教师在上组内公开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讲,并提问题,而她自己一直都没有出声,也没有引导,其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回来评课时,大多教师都对这一做法持否定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会产生以上困惑?怎样走出这些困惑?这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入思考。

客观而论,新课改的确给我们高中每一位教师都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平台。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大家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预防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我们只要实事求是,注重形式而又不囿于形式,那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稳步提高,学生也会随着课改的东风得到长足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政治业务学习

利用每周三早上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修养。围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组织讨论,明确新课程改革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如对经济生活中的内容标准,我们组专门对其进行了研究,把整个学期的计划给定出来,哪个教师负责哪个版块,在开学时候就分好工,提前备课,所以我们都能按计划完成任务。而且我们要求教师不能偏离内容标准,因为它是我们的方向标。

(二)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力度,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落实教学计划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认真按照各项规定组织教学。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坚持相互听课制度,组织开展年轻教师授课竞赛,坚持相互学习,基本每周都安排一节公开课,以保证教育教学扎实高效,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每周三早上都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教学等交流,这是我们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通过每周交流反馈,做到信息畅通,动态管理。基本上我们都能做到掌握上周情况,并制定下周的主要工作,而且我们学校实行的是坐班制,所以有什么问题我们都能及时解决。

2.安排和落实本学期的公开课、专题研讨、年轻教师优质课等,认真组织贯彻落实。我们的公开课在开学初就安排好了,每周都安排一节公开课,年轻教师一个学期至少要上两节以上的公开课。另外,我们还有全校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全校的开放课,邀请一些家长和师范学院的老师同学来听课。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里开展的新课程优质课比赛,每个教师都参与,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三)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专业建设,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1.搞好集体备课,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教研活动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交流信息,开启思路,分享成果;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攻克难点;规范内容,协调进度,设计课程。集体备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做到有规划、有主题、有记录,特别是要讲求实际效果。我们的做法是,由主备人备好,然后我们备课组再一起讨论修改。我们一般都是统一教案和课件,而且进度都统一,然后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来上课。我们的教研定点、定人、定内容,规范、系统地开展。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到一起进行讨论,形成了“事事有话题、时时在教研”的浓厚教研氛围。

另外,我们还借鉴很多学校的做法,开展了学案模式,从开学初就把任务分到每个教师手上。学案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面貌,促进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2.多渠道开展师资培训。

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就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听取了一些区内外专家的讲座,如北京肖川教授关于新课改的一些培训;去钦州参加了2013高中新课程改革观摩研讨会;参加了教育厅在暑假开展的新课程培训会等。还听取了一些一线名师的课,如江苏射阳中学的老师上的一节关于商品的课。平时自觉去做一些高考题,此外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如“新课标下政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等。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工作。

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切合实际地开展学生第二课程的指导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做到学以致用,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如,在暑假我们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有微型课题供学生去选择,要求学生在暑期完成,每个课题安排一个指导教师;每个星期六晚自习我们都在各班级开展趣味知识竞赛,由专门教师来指导各班长具体执行;还开展了“撰写政治小论文”“时政讲坛”“模拟竞聘”等活动。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公开课教研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