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对比分析

2016-05-14 07:41李晶晶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森田疗法对比

【摘 要】通过对比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文化背景、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相关内容,发现虽然其产生年代、文化背景不同,但思想理论却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从而为进一步的探究于不同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森田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比

心理疗法源于欧洲,从精神学上应运而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曾被认为曾被认为是临床的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随后,一些不同于精神分析的体系应运而成,以认知、行为治疗等为代表。接纳与承诺疗法作为一种新潮的行为治疗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该疗法和森田疗法问世的年代不同,但思想理论却有着相同之处。本文通过调研的方式,比对分析两种疗法的应用效果。

一、发病机制

森田疗法的理论来源于神经症的治疗体验,通过对该病症的研究,认为神经症的病发和诱发性因素、精神状态等相关。其中,对该病症起主要作用的病因为疑病性。存在疑病性的人,由于对某种因素的高度关注,致使其越来越敏感,使病症发展、固定至自己所认为的病症,最终形成神经症。接纳和承诺疗法将关系框架作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是语言、认知等行为之间直接或偶然关系,这两者会导致患者失去真实的体验,甚至形成概念化的自我,最终致使其失去正确的价值观,无法按照所选择的方式生活。所以,大多数的患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回避过去的生活经历,包括:自身所厌恶的情感、思想和感觉等。在情感和思想上,凭借自我控制经历的方法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并不是解决问题。和以往的心理疗法不同,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都不完全的关注患者症状,而是侧重于探究疾病症状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患者对该病症的关注或者回避是增加疼痛度的主要因素。森田理论中所提出的接纳与承诺、精神交互作用中的回避理论基本一致,指出:人们试图控制的自身想法、情绪等并不能帮助其脱离痛苦,反而会加重病情,最终致使固定病情。循证学理论上,一些论证已得到证实,遭受压抑的想法会主动、频繁的出现,而试图压抑的痛觉也没有好结果。

二、治疗目标、原则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为顺其自然,所谓顺其自然,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不逃避自己无法左右的情绪,自然而然的接受,并做自己需做的事情;接纳与承诺疗法则将提高患者的心理性能作为治疗目标,即:让患者尽最大限度的和现实相联系,在改变或坚持某种特定行为的同时,保持愉悦、灵活的心理,从而满足最终的需求。

相对传统的治疗中,均将疾病症状的改善作为衡量疗法的指标。和传统治疗方式不同,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均未试图去控制或改善病症,而是侧重于改变患者和病症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森田疗法还是接纳与承诺疗法,均强调保持接纳而不是回避自身病症的态度。两种疗法的不同:森田疗法所强调的顺其自然没有较为详细的方案和论述,更多强调的是自身行为的改变,患者需靠自身的领悟去理解该观点;接纳与承诺疗法不仅需接纳自身病症、情绪的变化,还需接纳以往的不愉快经历。在这种情况下,接纳与承诺疗法提出这样一些方法:积极的体验当下生活、认知解离等,这些方法指导患者客观的看待自身思想活动,让其密切关注身处环境、心理状态的变化情況,但不进行评价。同时,还需关注自身的真实体验,促进认知接纳。无论是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还是接纳与承诺疗法中的接纳,都不是疾病的最终治疗目标,都将最终指向行为改变,均强调做自身需做的事情,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三、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森田疗法主要分为门诊、住院治疗两种,门诊治疗方式相对灵活,可让患者每周1-3次的来门诊治疗,但需借助记日记的方式详细记录每天的具体生活。同时,门诊治疗过程中,咨询师还需给予指导;住院治疗分为三个时期:卧床期。此阶段需隔离患者,禁止和其他人见面、讲话,除排便、排尿等基础性的生活外,其余时间均绝对卧床休养;轻作业期。该阶段可让患者适当活动,便于促进改善机体现状;重作业期。该阶段可让患者自行活动,如:手工、院内活动等,通过对外界的适应,为回归正常生活、工作做准备。

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治疗模式较为灵活,治疗期间,医师可从任何方面着手,如:接纳、体验当下、承诺行为等6个方面,此6个方面需作为一个整体,但操作并没有严格规定先后顺序。另外,同一过程也存在不同的版本,只要达到指定目标,都是可以执行的。

森田疗法重点强调顺其自然,然一旦涉及到具体的病例,如:如何帮助患者克服内心障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在这种情况,咨询师的导入工作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且疾病治疗效果的好坏和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力关系密切。和森田疗法类似,接纳和承诺疗法也很少直接说教,但森田疗法更加侧重于通过自身的直接练习和实验进行体验,如:选定某种颜色的车,咨询师首先根据这辆车的特征进行描述,让患者于脑海中想象,6分钟以后叮嘱患者尽量不想该车辆,并详细记录下车辆出现于脑海中的次数,接下来的6分钟,让自己思想随意游离,同样记录出现次数。以此类推,让患者自行领悟在试图不去想的前提下何时消失。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会反复性出现,且出现频率会越来越高,因为部分患者均会出现刻意提醒现象,间接增加焦虑症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让患者体会到刻意回避或忘记事件若得不到解决,将增加机体疼痛度。

四、展望

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治疗理论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如:两种治疗方法都认为自身心理问题的产生和直面或回避病症相关,要求对待不同的情绪、经历等均需积极接纳,活在当下,顺其自然。同时,两种治疗方法也有着不同之处,如:森田疗法的治疗模式较为规范,大多数的治疗观念东方文化色彩浓厚,易被国内患者所接受;强调疾病治疗中自行感悟观点,自行理解、接受相关操作。而接纳与承诺疗法则属于语境行为科学,是理论基础、应用相结合的整体,治疗模式灵活、多变,要求治疗人员充分掌握、理解接纳与承诺疗法相关理论。另外,该治疗方式还要求疾病治疗期间,灵活性的运用相应技术,便于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接纳治疗观念。但目前我国面对的接纳与承诺疗法均为翻译资料,因文化差异因素的存在,导致患者无法更好地实践和理解。

综上,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各具特色,还需进一步探究其治疗方案、适用范围。在实际的治疗中,两种方法可优势互补,未来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疗法对同一问题产生的不同效果。此外,不同疗法的相互融合,不但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还可促使患者更加全面的理解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内容,进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婍,王淑娟,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79-381.

[2]曾详龙,刘祥平,于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1020-1026.

[3]张勇辉,黄芹,温云辉.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267-268.

[4]王淑娟,张婍,祝卓宏,等.关系框架理论:接纳与承诺治疗的理论基础(述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877-880.

[5]李玉霞,苏朝霞.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对比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156-158.

作者简介:

李晶晶(1986~),女,籍贯:江苏省南京市,工作单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森田疗法对比
知识图谱在森田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在济南召开
森田疗法述评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变形障碍3例报告
森田疗法的核心理念在中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