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浅析

2016-05-14 09:08何礼兵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电厂

何礼兵

摘 要: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供电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厂当中有着广泛运用。本文就对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展开分析,以提升其在电厂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一、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主要体现在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方面,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运用,构建成一个可以对电厂所有电气设备进行检测、保护、控制和管理的高效管理系统,对电厂运行提供良好保障。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站控层、通讯层和间隔层,其中,站控层的功能主要是对电厂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在保证电厂运行可靠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合理地配置功能,常用的有分布式和开放式两种设计。通讯层是电厂设备信息及时传递到站控层被利用的保障,由网络交换机、网络中继器等设备组成。间隔层是通过间隔方式来完成电气设备布置,使设备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以测控装置来取代电缆,减少二次接线。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厂的重要作用与现状

(一)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电厂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对电厂设备的检测、控制以及管理全都实现了自动化,很大程度的降低了人为工作量,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可以有效提高电厂工作效率。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厂的远程监管控制,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对电厂经济效益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此外,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定位故障位置,将故障的相关数据信息传递到控制中心,为电厂设备的维修提供有效数据支持,提高设备维修水平,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对电厂运行的稳定、可靠有着重要作用。综上,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厂运行的稳定、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是电厂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二)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近些年来,得到电力企业的广泛重视,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其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电气自动化软硬件设备研究现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其覆盖的电厂设备也越来越广,各种电气自动化装置是分别安装在电厂设备上的,导致电厂电气自动化的范围、内容十分广泛,增加了维护、管理的难度。为此,需要有合适的软硬件设备,在保障电气自动化程序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自动化监控软件,来对电气自动化装置进行检验,确保其使用的稳定、可靠。如此以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厂设备的所有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为设备的检修、维护提供保障,提高电厂运行安全。此外,电厂自动化是可以拆卸更好的,可以根据需求更新、完善自动化软件,提升电厂电气自动化水平。其次,电气自动化先进体系的研究现状。在电气自动化先进体系中,主要包括工控软件、网络交流以及信息规定等内容,但是,随着电厂的迅速发展,对厂内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装置的作用专一性与安装之间存在冲突,为保证装置的安全和效率,就需要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监测,如此一来,就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交流技术,在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持續性,起到促进电厂发展的作用。第三,电气自动化体系使用的研究现状。在现阶段电厂当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电气自动化体系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提高其实用性,增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厂运行过程数据的监管与记录,提升数据交流的效率与准确性,都是电气自动化体系被进一步使用的保障。

三、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一)管理调配方式的实践应用

就当前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而言,并没有对电气自动化装置的安装提出统一规定,不同的电厂采取的安装方式不同,电动机控制中心、配电室等场所都被当作安装场地,装置的数量繁多,增加了工作处理信息难度,不利于电厂的检验维修。一般来说,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管理调配方式有两种,一是硬接线方式,二是组团方式。其中,硬接线方式是通过强、弱电信号的转换,再经电缆把4mA~20mA的模拟量信号、开关量信号与I/O模件柜连接起来,接入到DCS当中,从而实现对所有装置的监控与调配,具有调配简单的优势,但其信息量会受到降低限制、实用性也并不强。组团方式是在把所有装置分别划分成不同小团体之后,以团为单位进行间隔层的建立,在间隔层中,要在各个开关柜、一次装置附近放置监控与保护设备,同时,利用交流监控设备与网络线路结构构成网络部门,提高信息的传递、调换和发出效率,完成对间隔层数据的控制与调配,其实用性更强、可以实现大量信息的传递,但调配操作也会更为复杂。

(二)掌握主体方式的实践应用

在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当中,其掌握主体包括主体控制部分、网络信息交流部分以及间隔层控制端口。就现阶段电厂网络信息交流设备而言,主要有电缆和光线两种形式。间隔层控制端口的主体是组团方式中间隔层的一次设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进行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电厂用电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电厂运行的平稳。

(三)实践应用的其它注意事项

在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主体装置与系统的供电电源方面,不能通用单一的交流或直流供电方式,必须要将两者放开,分别采用直流和交流供电。二是对于其它的自动化装置与调配体系供电电源,应当使用两路独立、能够相互备用的供电电源方式。三是监控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方面,应当选用开关量接口与通信方式联系的方式,而开关量交口要保选择一一对应交互信号的方式,来保证信息的及时交互,具有调试方便、接线直观的优点,但也存在接线较多、调节性能容易受影响的不足。四是在自动化监控系统设置当中,要遵循自动化为主、监控为辅的基本原则,满足电厂运行的协调处理需求,保证自动化监控系统调节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保障电厂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厂电气化技术的研究,探讨其实践应用的方式,提高电厂电气自动化水平,可以保障电厂运行的高效、安全,提升电厂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凡婷.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的应用[J].门窗,2013(04):362.

猜你喜欢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电厂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
试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