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煤矿测绘中的误差及矫正

2016-05-14 15:21张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6期
关键词:测量误差矫正

张玮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煤矿测绘的误差来源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对三连架在基本控制导线测量中应用做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导线测量精度的办法,对煤矿测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煤矿测绘;控制导线测量;测量误差;矫正

中图分类号:TD17 文献标识码:A

煤矿开采的井下施工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就是煤矿的测绘结果,同时正确的测绘结果也是矿井安全生产、长远发展的有利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矿井能否进行安全顺利的开采,本文主要针对测量园子沟煤矿1012001工作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煤矿测量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各种领域中技术的应用都很广泛,而全国对于煤炭的利用也很广泛,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很大,对于煤炭的开采需求也很大,这就需要有准确的测绘来保障煤炭开采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常用的测绘仪器主要有:电子经纬仪与激光经纬仪,通过微型电脑技术实现测绘、计算等;全站仪,在井下的联系测量中应用很广泛;水准仪,目前电脑水准仪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这些仪器的正确使用可以为矿区的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二、井下导线测量误差来源

(一)地质条件引起的测量误差

1012001工作面的回凤巷和运输巷都是布置在煤巷中的,起顶板是破碎的泥岩。另外,恶劣的地质环境,也容易恶化矿压现象,主要表现在顶板下沉、两帮受矿压影响移近、底板鼓起等现象,对于提升较长距离的巷道的贯通精确性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工作环境引起的测量误差

在煤矿测绘中,在井下测量与在地面测量的数值会有很大的差距,不论是从安全因素以及劳动强度,还是从外部条件来考虑,相较于地面测量,井下测量都会比较复杂。同时,井下仪器的精确度还会受井下风流、温差、粉尘等的影响。不同的条件导致仪器的稳定性以及仪器成像的清楚程度的不同,对最终的测绘精确度有很大的影响。

(三)导线长度引起的测量误差

通常1012001工作面的控制导线的总长度都会比较长,工作面的走向也比较长,从而加大了误差产生的可能性。

(四)复测不及时引起的测量误差

由于1012001工作面使用支导线作为控制导线,如果复测的不及时,就会使误差积累的可能性增大。在放线的测量过程中,只要对前一次测量的水平角进行检测就可以。

(五)在测量的过程中人为引起的测量误差

对于人为引起的测绘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用错导线点。由于在井下的范围比较窄,物料和矿车很容易将巷道的控制点挡住,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很容易破坏控制点,从而影响测绘的进行和精确度。

2 控制点使用不准确。控制点在井下会很容易被毁坏,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粉尘或者巷道喷浆的影响,导致了控制点无法清除显示。另外一点,受工作人員不仔细的影响,在实际测绘中用错控制点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导致巷道与原先的设计方案相偏离,影响测绘结果。

3 数据的记录不全面。突发事件是井下测绘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比如放炮撤人、工作人员运料经过等,对测绘人员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数据采集的不准确或缺失。

三、三连架在基本控制导线测量中应用的分析

在过去通常都是应用逐站整平对中的方式对煤矿的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测量,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的导致的,通常使用光电测绘仪或者是臂长的钢尺作为测绘工具进行量边。在测绘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就算如此,对于测绘的精准度也不能做到准确无误,误差的产生也很容易。煤矿企业的员工工作效率与企业的生产效率受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测量工作效率的影响,当导线的测量效率低下时,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生产效率也会随之降低。目前,随着科技应用的不断加深,煤矿企业也在逐渐探索井下测绘中的科技应用,有很大一部分煤矿企业已经将三连架法应用到井下控制导线的实际测量工作中,期望最大限度的减少测绘误差。在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实际测量工作中,增加对三连架的使用,同时使用全站仪配套的基座与棱镜等相关的设施,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中误差,基于煤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工作的精确无误的前提下,将煤矿井下的测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四、导线测量精度提高的办法

(一)选择合理的测绘点,提高被测导线的稳定性

在实际测量导线中,要将导线点确定在视野开阔、顶板牢固的地方,同时要选在在利于观测、利于安装的位置,尽量避免外部环境的影响,选择不受行人及车辆影响的地方。尤其是在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四周的岩石的压力较大时,测试点位置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假如顶板的稳定性较差,不能在周围找到合适的位置设置为导线点的位置,可以适当的拉远距离,为导线点找一个比较牢固的位置。另外,降低导线点的测量误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拉长导线边,这样可以对导线测量的准确度做一定的提升。

(二)减少导线长度

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与煤矿矿井的井下环境以及实际测量中的仪器状况,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适当调整导线的长度,尽量将导线的长度设置在1000m~1500m的范围中。导线点测量的误差受导线长度的影响,同时,测量点的数量随着测线点的边长的缩短而增多,就会造成增大累计误差的现象。

(三)准确记录测量点

在导线测量的实际工作中,需要记录测量使用的位置点,同时需要使用色彩亮丽的颜色进行标记,例如红色或者白色的油漆进行标记,有利于下次测量是寻找测量点。当测量工作要转移阵地时,对于已经记录好的测量点的精确位置要做到员工之间的准确传递,要使后到的工作人员准确把握测量点。在这一点上,就需要做记录工作的人员与实际操作的人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工作。

结语

煤矿的测量工作是为了使煤矿企业能够保证安全生产与安全工作,因此,对导线的测量做到尽量的准确,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对于后期的测量工作也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利岩.眼前山矿边坡地表位移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测量误差矫正
纵向数据下变系数测量误差模型的渐近估计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基于敏感因子的GPS速度测量误差补偿算法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牵引变压器功率测量误差分析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