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冻土区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

2016-05-14 15:41朱秋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6期
关键词:冻土

朱秋颖

摘 要:大庆油田地处季节性冻土地区,自然环境较差,冬夏温差巨大,道路路基伴随着季节性的冻结和融化,伴生有各种冻土现象,继而产生一系列路基病害。冻胀与翻浆是两种危害较大的路基病害,土质、水、温度是形成冻胀与翻浆的三个基本条件。随着油田开发建设的不断增加,为了减少冻胀与翻浆带来的路基病害,根据路基所处的环境及特点,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冻土;基;冻胀;翻浆

中图分类号:U213 文献标识码:A

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担行车荷载和自然气候的影响。路基强度与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基本条件。

冻土区是指零摄氏度或零摄氏度以下,各种含冰的岩石及土壤的地区,按土的冻结状态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冻土区分为:多年冻土区(数年至数万年以上)、季节冻土区(半月至数月)与短时冻土区(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

大庆油田地处寒带,属季节性冻土地区,自然环境较差,冬夏温差巨大,长垣地区极端最低气温-36.2℃,最大冻土深度为2m,冻土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多相天然复合体。道路路基伴随着活动层季节性的冻结和融化,产生一系列的路基路面病害,从而对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

1 路基病害类型及原因

(1)冻胀

冬季低温作用下,如有水分供给时,路基从上而下逐渐冻结,处于聚冰层下部的水分,在渗透压力差和结晶力的作用下,以薄膜水和毛细作用的移动方式不断地向冻结锋面集聚,形成较厚的聚冰层,最终在路基上部形成多层次冰夹层,土中所含的水分在负温作用下结晶变成冰时,体积会增大9%,土颗粒发生相对位移,使路基土体在冻结期间产生不均匀冻胀,导致路面不均匀隆起,从而出现路面开裂等现象,给道路和行车带来一定危害。

通常产生不均匀冻胀的层位主要出现在路基上部的某一深度范围内,超出该深度范围,水分的迁移受冻结土层的阻碍而大大减弱,不均匀冻胀停止,该深度为临界冻结深度,各种土的临界深度见表1。

(2)翻浆

由于冬季温作用,路基土体含水量增大,春暖化冻时,气温逐渐升高,路基上层开始融化解冻,滞留在路基上部的水分被未融化的冻土所阻碍,不能及时地被排出,路基就会形成潮湿软化的状态,其强度急剧下降。在大型作业车、特种车辆的碾压下,路面下沉,导致泥浆从裂缝中挤出,形成翻浆,失去承载能力。直至冻层完全化冻,待水分疏干,路基才逐渐恢复承载力。冻胀与翻浆伴随形成,是統一过程的两个阶段,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冻胀大的路段,容易翻浆或翻浆较重;反之,冻胀小或不冻胀的路段,不易造成翻浆或不翻浆。

2 影响因素

(1)土质

不同的土质,对于冻胀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饱水状态下,某些土质会产生剧烈的冻胀,某些土质冻胀作用则几乎微弱。例如,粉性土具有最强的冻胀性,从而更容易造成翻浆;粗粒土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冻胀和翻浆。

(2)水

冻胀与翻浆实质上就是水分在土体中迁移、相变的过程,水是引起冻胀最基本的条件。当然,并非所有含水的土体都会产生冻胀,只有当土体中的含水量超过一定临界值时才产生冻胀,这个临界值称为起始冻胀含水量(w临)。当土体含水量ww临时,土体出现明显的冻胀现象。

(3)温度

冻胀与翻浆的形成,是冻结深度达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温度体现在土体温度的冷却速度和程度,它是影响土体冻结速度的直接因素。入冬后的温度越低,土体的冻结速度越快,土体中的水分来不及向上迁移,路基上部聚冰不多,冻胀和翻浆则较轻。反之,初冻时气温较高或者冷暖交替变换,导致冻结线长期停留在路基上部,距离路面很近的地方聚集大量的水分,从而形成更为严重的冻胀与翻浆。

(4)路面

冻胀与翻浆最终表现为路面的变形、裂纹、鼓包。当在路基处于潮湿的状态时候修筑沥青路面,由于沥青层透气性较差,路基中的水分从表面蒸发的通路被阻碍,导致聚冰的增多,出现翻浆。

(5)车辆荷载

特种作业车辆、重型机车是油田作业中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在翻浆季节,随着车辆荷载的增大以及作用频繁程度的增加,翻浆也随之越严重。

3 处理措施

(1)控制土中的含水量

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排水方式,例如排水沟渠设计、路槽排水设计,尽可能降低土体含水量,保证路基土的干燥,在源头上减少冻结过程中水分的聚流。

(2)提高路基填土高度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较为经济的常用处理措施。随着路基填土高度适当地提高,路基边缘距离地面水水位或地下水的高度也随之增大,从而减少了冻结过程中水分向路基上部迁移的数量,最终削弱了路基的冻胀程度,降低了翻浆的程度与可能性。同时,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也可减少水分迁移的数量,降低聚冰程度。

(3)加强路面结构

在冻胀与翻浆路段,可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石灰土、煤渣石灰土(二渣土)、水泥稳定砂砾等半刚性结构层,以加强路面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冻胀与翻浆对路面结构及承载力的影响。

此外,在严重的冻土地区,可通过设置隔离层、防冻层、隔温层等措施减轻冻胀与翻浆的发生。

结语

路基是影响道路建设质量的关键,若处理不当,不但影响路基质量,还将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养护费用。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受自然条件制约,产生的路基病害是各种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土质、水、温度、路面、车辆荷载均为影响冻胀与翻浆的因素。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油田开发建设,生产、生活活动的增多,预防冻胀变得越来越迫切。只有考虑到造成路基病害的各种因素,做出相应的特殊设计、做好相关处理措施,才能提高路面的使用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幼吾,等.中国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冻土
动态加载下的冻土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接地极仿真计算及深埋施工法
北极冻土在求救
冻土下的猛犸坟场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冻土深度变化特征分析
岩沥青在季节性冻土区的应用前景
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冻深研究
26
冻土解冻后的沉降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