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之间 静绽幽芳

2016-05-14 17:40
财富堂 2016年6期
关键词:青花瓷礼服青花

英国农场主的珍藏半世纪后上头条

就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结束第二天,其“琵金顿专场”的消息霸占百度、腾讯等各大网站头条。原本估价2亿,却一口气拍到5.28亿港元,这让琵金顿先生的三个女儿也惊讶不已。她们是这笔“天降横财”的受益者。但如此佳绩并非登上头条的唯一原因,关键在于它拍的是中国瓷器。其最贵的10件宝贝中有8件都是明代青花瓷。而青花瓷对于国人来说,简直是太深入骨髓的传统瑰宝。回流青花瓷卖出好价钱,是大家都关心的事儿。

这位罗杰·琵金顿(Roger Pilkington)先生是个英国农场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花了10年时间迅速搜集了约100件从唐宋到明清的中国瓷器,其中大部分都购自伦敦著名古董店Bluett&Sons。这些物件买来时价位在100英镑(现在约值3000英镑,折合人民币2.7万元)至5000英磅(现在约值14万,折合人民币128万元)之间,现在最贵的一件身价将近千万英镑,直教人感慨时间的力量。

只可惜琵金顿1969年就去世了,留下他的妻子以及三位千金:薇薇安、时娜和阿曼达(Vivian,Sheena &Amanda)。她们所居住的农庄在2014年被英国查尔斯王妃卡米拉的女儿劳拉·罗普斯(Laura Lopes)以290万英镑买下。在易主父亲生前的农庄后,她们决定将沉睡半个世纪的父亲遗珍搬上拍场,也就是这场令人趋之若鹜的拍卖。

本场的最高价来自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扁壶,1.1亿港元,高得有些出乎意料。一望便知,此扁壶有着很强的中东范儿,可见当时中国与中东贸易的繁盛。器身精巧的几何纹饰,在中国艺术品上还没见过先例。类似中东风情的还有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大扁壶。这件2007年在伦敦佳士得以114万英镑(人民币1744万元)成交的大扁壶明显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应是从伊斯兰金属器的外形演变过来。

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是本场的第二高价,将近1亿港元。这个瓶子与藏传佛教甚具渊源,应是永乐皇帝宫廷礼佛宝器,仅用于重要仪式,乾隆年间即为清宫收藏。

相比于豪放浓翠的永乐青花和神似妙墨的宣德青花,闲静雅致的成化青花历来被藏家奉为“颜值爆表”的神品。同场中,一件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以6460万港元在估价内成交。成化宫盌,气韵含蓄,乍看也许朴实无华,再经细观,方显雅韵。宫碗约有12种样式,而11种皆是花卉纹样,只有1种果纹图案。曾以私人洽购形式9000万港元成交的“瓜藤纹”宫碗,就是与本场宫碗呼应的例子。此类瓜果纹图案多取“瓜瓞绵绵”的谐音(瓞,音:dié,义:小瓜),寓意繁荣兴旺,子孙万代。细观两个宫碗,均是薄胎深壁,画工柔和,花果纹样简约秀雅而鲜活,一点不矫揉造作。

粉丝遍全球 王宫贵胄都爱她

青花瓷的美,历来跨越语言、超越国籍。

明朝初年,青花瓷就通过古道“丝绸之路”,陆续远销地中海沿岸各国。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伊朗德黑兰阿尔戴华尔寺所珍藏的极为丰富的14世纪的青花器,成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物证。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又带着大量青花瓷遍及越南和马来半岛的30多个国家。至今东南亚各国所收藏的青花瓷中,尚有很多是当时传去的器物。

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英宗皇帝在光禄寺设宴,招待外国使节。100 多桌酒席餐具全都用的是青花瓷。那清新雅致的花色,让这些外国人如痴如醉。有些使者及夫人对之实在爱不释手,竟悄悄地把酒盅、碟子装进礼服口袋。宴席散后,清点餐具,据说竟被拿走580件之多!

1595年11月,一艘驶往墨西哥的名为“圣·奥古斯汀号”的海船遭难沉没。三百多年后的20世纪40年代,从沉船中打捞出了70件明万历青花瓷,说明景德镇瓷器16世纪末已经远销美洲。而仅17世纪上半叶,就大约有300万件中国瓷器到达欧洲。18世纪百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激增到6000万件以上,主要是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

上海作家、文物鉴赏家程庸在他的书《国风西行》中说:“从16到19世纪,欧洲社会疯狂迷恋中国艺术品,把中国艺术品如瓷器、漆器、家具、丝绸等称为奢侈品,并以拥有为自豪。在这东风西渐的过程中,青花瓷器立下了汗马功劳。欧洲很多宫廷都喜欢用中国青花瓷、青花色调来装饰皇家宫殿。”的确,欧洲的一些贵族和百万富翁,甚至连青花瓷的碎片都舍不得丢掉,用黄金将它镶嵌后,藏在宝库里。

史料曾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18世纪初,德国奥古斯都二世为搜集他喜爱的精美中国瓷器而不惜一切代价。这位国王被称为东方瓷器最优秀的收藏家之一。他一生中有两大开支:一是发动战争,另一个则是购买东方瓷器。当他得知邻国普鲁士威廉国王的妃子手中有不少中国瓷器精品时,便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他打听到威廉国王好武,喜欢身体强壮的大个子士兵,于是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与威廉国王达成协议,用自己的4队近卫军换取威廉妃子的12个青花大瓶。这些青花瓷的特点是器型硕大,布满青花纹饰,陈列出来,颇有皇家气派,也符合奥古斯都二世“强壮者”的称谓。此事发生在1717年4月19日。如今,这12个花瓶连同奥古斯都二世珍藏的其他瓷器,一起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此外,法国凡尔赛宫中也陈列着高达1米的康熙五彩花觚。如此巨大的瓷器,应是景德镇为欧洲审美而专门烧造的。

在歌里 在舞里 在银幕里

青花瓷不仅是中国瓷器艺术的典范,而且活跃在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歌曲舞蹈到电影电视,她的倩影总是令人神往。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一曲《青花瓷》曾在2008春晚上重磅演绎。那婉转的歌声将听众带入亦真亦幻的梦境,成为红遍大街小巷的“中国风”金曲。连文化名家马未都在给歌词挑错时,都不得不夸赞这首歌对青花瓷器的大众宣传功不可没。其实,另一位音乐才子周传雄也有一首名为《青花》的单曲。他认为青花瓷不但高雅漂亮,还能给人一种宁静镇定的感觉,好比爱情的承诺。这首歌以青花瓷象征信物,正如词里所唱:“紧紧握着 青花信物 信守着承诺”。

因为与周杰伦《青花瓷》的主题重复,大型群舞《青花》被安排到当年的元宵晚会上,同样震撼了舞台。60位舞者以变幻的舞姿和各种组合造型,表现青花瓷器多样的胎体形状。她们以不同的形式从瓷瓶中“剥裂”开来,在一段精美舞蹈后,又恢复成青花瓷器的造型。

2015年春晚上,一个顶碗的杂技节目也以“青花瓷”为主题,三个演员的高难度、高技巧动作,让电视观众看得屏住呼吸。

还有以青花为线索的电影和电视剧。电影《青花》是小龙女李若彤主演的一部三段式爱情片,虽然剧情交错复杂,穿越三个朝代,但那沉静中的青花瓷却在时间的流淌中得以长存。电视剧《青花》则以瓷都景德镇的制瓷业为背景,以传世国宝“青花日月樽”为线索,讲述了民国时期薄家和司马家两个制瓷家族和中日两个民族间的爱恨情仇。殿堂级女神赵雅芝和斯琴高娃的领衔主演,为本剧加分不少。

对话当代 拆掉思维里的墙

不仅文娱界,众多国内外艺术家同样以青花为创意沃土,衍生出千变万化的当代艺术作品,呈现一派清新的纯美风尚。

当代陶艺家郑祎的《福》作品系列中,就有几件青花路线的大作。她以数万只手工制作的陶瓷小蝴蝶缝在麻布上,制成宽袍大袖的汉服。主题以“服”、“福”二字一音双关,透着郑祎的慧黠与幽默。在2013年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呈献的郑祎个展《陶话源记》中,她的主打作品正是两件蓝白色系的“青花”汉服。之所以在这里打上引号,是因为作品并非照搬传统青花瓷器的器形与纹饰,而是以瓷器为媒介、以蓝白为色调,透过当代手法演绎她对中国民族和身份的概念,从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根基。在此,青花已经是融入骨子里的一种神韵。

郑祎的作品,借古开今,平和而唯美,非常智慧地将传统做了当代拓展。其中一件看似简约、实则制作十分繁复缜密的汉服陶瓷作品,参加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2013年的《青花瓷当代艺术展》(New Blue and White新蓝与白)。这个大展完全刷新了对于青花瓷的思维定势。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工艺和历史价值上的国人,看到这场艺术展,会有种“拆掉思维里的墙”的感觉,充满小兴奋和小惊喜。

它以开放的视野展示了40多位国际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近15年以“青花瓷”为创作灵感的作品,共70件。艺术家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中东、欧美和拉美地区,可见青花魅力横扫全球、风采不减当年。这些艺术家用蓝釉与白瓷续写多变的当代传奇。他们带着不同的思考而来,奔着不同的探索而去,展现出千奇百怪的慧心创意。

譬如,出生于德国、现居荷兰的装饰艺术家Gesine Hackenberg的 “Upcycle”是一件打破旧常识、建立新认识的妙品。艺术家从常规的青花瓷盘上钻取下来若干圆形瓷片,将瓷片串联成一件别致的项链。瓷盘既是它的原料,也成了是它的展架。此作把北欧现今文化界盛行的“循环再利用”的游戏与本次展览主题无缝衔接,连最普通的盘子都可被玩出灵机。

伊朗艺术家Pouran Jinchi运用青花瓷创作了以“祈祷石”为名的装置艺术,反映并交织着作者对自身生活的体验与反思。

日本的中岛晴美以波点组合的抽象作品,更是此展的招牌大作。他自上世纪 80年代后期就开始启用这种波点气泡风格的雕塑造型,作品看起来像极了一个个被到处吹起的泡泡。这仿佛是在暗示日本当年的经济泡沫,而青色的波点则显露出一丝病态与不安。若从时尚角度来审视,波点连线的是潮流,是大众共有的审美识别系统,当然极有观众缘。

大牌时装的蓝白风景 太养眼

在《青花瓷当代艺术展》上,一对美国年轻设计师姐妹创立于纽约的高级女装品牌Rodarte,也有美翻天的衣裙与鞋子为之增添小清新。姐妹俩2011年制作的蓝白色系礼服,青春而亲民。用大量柔软的层层叠叠的雪纺、精致的手工缝纫和绣花,营造出率真又不失浪漫的风格。以逼真的青花纹饰做鞋面、花叶木雕为防水台的凉鞋,更是美而不俗、魅而个性。

说起青花在国际时尚界的吐露芬芳,早已有不少老前辈为之陶醉。这蓝白相间的温润淡雅,在欧美不断焕发新生,演绎出全新的东西合璧之美。

去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的《中国:镜花水月》(China: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时装大展中,数件青花礼服再现华彩。一件是香奈儿青花珠饰礼服,由“老佛爷”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于1984年设计。这件20年前的礼服,周身均以白色真丝欧根纱塔夫绸质地,配以蓝、白水晶珠绣,还原了完整的青花图案,如今看来依然曼妙可人,优雅甜美。上面的青花纹饰与留白也处理得疏密得当、恰到好处。

另一件由罗伯特·卡沃利(Roberto Cavalli)2005年设计的青花纹饰礼服,精彩绝伦,与明青花龙纹大罐异曲同工。Cavalli素来以性感火辣为主打风格,在2005秋冬系列中大胆融入极具中国风的青花元素,仿若神来之笔:白色丝绸质地的紧身裙装上绣满天青色青花纹饰。当波兰模特Daria Werbowy在秀场上以婀娜的身段将此华服演绎得风情万种时,观众席上的小伙伴们个个都惊呆了。

展览上还有已故的“坏孩子”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的作品。麦昆虽然风格一贯前卫且注重高戏剧性,但他也有一件俏皮可爱的礼服,在颈部和上身运用了青花碎片元素。

除了这几件大作,还有不少可圈可点的美例。褶皱之间,尽显大牌设计师们对东方素雅的推崇。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在2009迪奥高级定制春夏系列中的几套青花礼服应算是将青花图案运用得出神入化。没有满镶的蓝色花纹,仅在领口至腰间扎出花样轮廓,或是裙摆与内衬中若隐若现行云流水的蓝白纹饰,不由让人联想到明青花的娇翠欲滴。由于青花刺绣需要繁复细致的工艺才能展现其华丽,所以注定了早些年间它只能是高定礼服里的惊鸿一瞥。

随着印花刺绣工艺的日渐成熟,更多大牌加入到“百变青花”的潮流。2013年可谓青花在欧美T台上大红大紫的一年。首先是 Roberto Cavalli在那个春夏系列中推出了带来清新气息的蓝白印花;Carven同样在2013春夏季推出改良版的此类印花样式;到了2013秋冬T台,Valentino接棒将这份清雅脱俗的仙气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泼彩效果的印花,蓝蕾丝与白底裙的层叠,还是飘逸轻纱长裙,Valentino对青花的运用始终透着灵秀与柔和,这与其早在1986年推出的一件青花长裙的气质一脉相承。而在2013高级定制秀场上,Giambattista Valli也是把青花印花做得太好看!Giambattista Valli 2014年秋来到上海时装周时,邀请中国最当红的一线超模杜鹃和刘雯分别披上青花长裙压轴亮相,实在美得令人目眩。

国人的原创设计 很自豪

国内设计师对青花元素的发挥,最扬眉吐气的应是专注高级定制的郭培。她是各路演艺名人的御用服装师、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的设计师、更是中国高级定制梦工厂的掌门人,曾设计多件青花华服的杰作。 2011年在纽约时代广场耀眼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妖娆性感的范冰冰非常聪明地选择郭培为其定制的一袭青花长裙大气亮相,端庄又妩媚,诚为中国式美丽的代表。李冰冰、杨澜、吕燕等众多明星,也曾在重要场合穿上郭培的青花战袍。

去年,郭培还参加了大都会的《镜花水月》特展,参展作品是她2010年高定秀《一千零二夜》中的一件青花礼服。“我的设计非常尊崇中国传统的青花图案,而在作品的廓形、剪裁和工艺上,采用的西方礼服的表现手法。这件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所有的图案全部是手工刺绣的。为了体现出青花瓷独有的质感和光泽,我在面料的选择上也做了很多尝试。在古时候,中国用瓷器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今天我也想用古人的智慧结合当下的审美,再一次向世界展现我们民族的艺术精髓。”

与时装搭配的首饰,也有青花之缘。潮牌“一川”主打青花瓷和银饰相互共生的中国风饰品。设计师黄一川亲自淘来青花瓷古物碎片,手工反复打磨修整,过程充满枯燥和艰辛。但她相信大成若缺,力争残中求全,作品在沧桑美感中流露出当代女性的优雅与从容。黄一川有自己的主张:“这些有着锋利棱角的瓷片在我看来,不是破碎的残躯,反而是重获新生的契机。我想把它设计成饰品,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它的美,以把玩的心境将残缺青花的本土性、艺术性和日常性相迭合,融入现代饰品装饰艺术,重新解读时间的遗留与印痕。”

纵观以上种种,可见青花已不再是专属于中国瓷器的狭义概念,而是国际通用的艺术符号和设计元素。活用青花,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自然而然地将个人的成长背景与创作风格融入其中。这让“青花”成为全球持续发酵的文化现象。

传统是活的。青花是其中一支活泼泼的大生命。蓝白之间,幽芳静绽。

猜你喜欢
青花瓷礼服青花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青花志展览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一模一样的礼服
追寻青花的东方之美
以“礼”服人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
青花·木 产品设计
琵金顿珍藏的明青花将亮相苏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