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的思考

2016-05-14 02:10谢作翰
大经贸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

谢作翰

【摘 要】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互联网银行走进人们视线。互联网银行是技术发展,互联网思维传播发展的产物,代表了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银行出于探索实践阶段,有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二者的模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特点。一年多的发展历程中都面临了一些问题。国外的互联网银行发展时间更在,模式较为成熟,可以作为我国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金融 民营银行

1.互联网银行概述

1.1互联网银行概念

互联网银行(Internet bank or E-bank)是指借助现代数字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实现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汇转、电子票证、电子信用、账户管理、货币互换、P2P金融、投资理财、金融信息等全方位无缝、快捷、安全和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

1.2国内互联网银行发展历程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当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紧接着在2014年银监会主席宣布试点民营银行。在2015年腾讯系的前海微众银行以及阿里系的浙江网商银行设立,宣告我国第一批互联网银行正式成立。

2.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以微众银行和浙商银行为例

2.1基本情况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腾讯公司及百业源、立业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2014年12月经监管机构批准开业,是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该银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其注册资本为 30亿元人民币。2015 年 1 月 18 日,微众银行试营业。5月 15日,微众银行的产品“微粒贷”向推出市场。浙江网商银行由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其注册资本为 40亿元人民币。浙江网商银行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网络消费者开展金融服务的民营银行,开业后将按照“小存小贷”模式为小微企业和网络消费者提供有关贸易与生活方面的金融解决方案。

2.2 二者模式分析

两家银行的运营模式都是无网点和无现金柜台模式,而业务基本上都是依托于各自的云计算和服务平台进行线上业务的拓展,都属于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不需要布设线下服务,而主要是通过与传统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同业拆借和产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业务的开展。二者的模式也有不同之处。微众银行主打“ 个存小贷”,服务的对象主要为个人消费者以及小微企业,其中个存的存款没有最低额限制。网商银行的模式主打“小存小贷”,贷款一般在500万以下。服务的主要客户是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入驻的电商企业和一些农村用户。一个鲜明特点是这些用户以往无法再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对这些客户发放的贷款金融较小,期间较短。

3.国外互联网银行发展经验借鉴

美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历史发展历史久远,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有成熟的模式。目前美国市场上主流的互联网银行发展模式有三种,分别为互联网银行平台,直销银行,银行服务三种模式。互联网平台模式的代表是Bofi 控股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无线下网点通过互联网服务全国。Bofi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端app以及借记卡的方式通过高利率和低收费吸收存款。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发放居民住房抵押贷款获取利息和服务费。直销银行模式的代表企业是ing美国直销银行。该企业是由传统的荷兰ing银行主动拥抱互联网的产物。银行无网点,银行卡但在一些城市有理财功能的咖啡馆。ING 直销银行的经营理念是薄利多销,通过高存款利率吸引存款,再以低利率放贷,通过规模效用获得利润。主要用户为30岁以上上斑族,通过网络,电话或线下咖啡馆提供服务。银行服务商模式发展较晚,代表企业为2009年成立的sample公司。Sample将客户与合作银行相连接,通过合作银行提供的now为可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主要经营模式是向客户提供金融增值服务包括消费增加,储蓄计划等并从中获得分成收益。

4.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现存问题

4.1远程面签难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客户新开银行卡账户必须“亲见亲签”,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必须在网点进行风险测评,并签名确认。由于互联网银行没有物理网点,互联网银行主要通过远程交易机制对签约者信息的一致性进行确认。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提交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的扫描件进行确认。但其严密性不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尤其是用户的网上开户业务。由于面部扫描技术不完善,央行等监管机构未通过基于面部扫描的网上验证。鉴于此互联网银行的存款类金融业务无法开展。目前微众银行上线的“微粒贷”为无需面签的的网络信用贷款产品。

4.2法律问题

当前我国对互联网银行的法律法规为《网络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在对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督上不够完善,由于网络银行目前处在探索阶段,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导致一些网上金融交易造成的纠纷没有对应的法律依据。《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对网络用户信息的保护和纠纷的应对也没有明确规定。为网络交易增加法律风险。

4.3 吸收存款困难

包括互联网民营银行和非互联网民营银行在内的民营银行当前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吸收存款问题。由于民营银行与国有大银行相比本身存在信用劣势,加之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的网点,导致互联网银行在吸收存款时难度很大。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和信用体系的建议互联网银行才能渐渐增加公众的信任度。

猜你喜欢
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
利率市场化下的民营银行发展探究
邢台民营银行发展策略分析
我国民营银行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