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刘小龙书法

2016-05-14 18:16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楷理事风骨

张改琴(中国书协副主席):细细品读小龙的作品,或宁静幽远、意境高古,或飞舞灵动、潇洒飘逸,或磅礴雄浑、古拙朴茂,既有作者承继传统、取法乎上的艺术坚持,又不乏洞察生活、体悟人生的时代精神。小龙这种不随流俗、溯古求变、勇于探索的精神让人感佩,值得肯定。

于小山(中国书协理事、新疆书协主席):小龙大楷书法多由《龙门二十品》和《石门铭》取法,辅以魏晋行书笔意,得结构欹侧与笔势相结合之妙。字形或大或小、体势开张内敛结合一任自然,用笔方圆并举,呈外刚而内柔之态,生发出强烈的个性语言。小楷则一派晋人风骨,萧散典雅。行草书体势飞动,似有米芾“风樯阵马”之意态,唯觉线质欠劲挺、或夸张过度反成习气。然瑕不掩玉,以小龙聪慧睿智之资质、勤于探索之态度,假以时日,必将渐入佳境!

杨明臣(中国书协理事):小龙小楷对古法的吸收融合比较娴熟。从作品中可清晰看到,作者对王羲之《黄庭经》《孝女曹娥碑》、唐人《灵飞经》、赵松雪《汲黯传》以及魏碑、隋碑墓志下过较为深入的功夫,创作时能将多种经典巧妙融合,化为己用,使作品中既有经典气息,又有个人风貌。用笔肯定,结字宽博,章法自然。其用笔舒展挺拔,扎实细腻,提按自然,伸缩有度。在小字创作中较好地表现了毛笔的性能,表现了较强的节奏性、书写性;结构方中偏扁,中宫宽绰,平正中富有变化,饶有趣味。书写简静平和,不激不厉,书卷气足。点画精致,神凝气畅,创作态度严谨,沒有丝毫懈怠迟滞。

李啸(中国书协理事、江苏书协副主席):小龙小楷取法晋唐,气息古雅,结字开张宽博,字形偏扁,格调不俗。借钟繇字形,却不随钟之隶意,而用碑之方笔,追求形态上的唯美,见风姿,有风骨,颇有“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之境。

林涛(中国书协理事、甘肃省书协主席):甘肃书坛近几年杀出一匹黑马——刘小龙,他年轻、英俊,作品频频在全国大展中入展和获奖。我关注他的作品也是在全国大展或作品集上。他立足传统,恪守晋唐法度,特别是小楷,用笔轻健遒劲,自然生动,结字端庄、严谨,错落变化。观其作品,书卷之气扑面而来,无疑他在楷书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期待他在书法更广阔的天地里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王堂兵(中国书协理事、四川雅安市书协副主席):小龙兄作品,取法高雅,用笔精良,再加上对形式的超强捕捉,所以作品自然“味”到,便有“味道”了。以小龙发展态势,相信其会再蓄力,以达物我交融新境界。

猜你喜欢
小楷理事风骨
《职业》理事会理事
《职业》理事会理事
小小书法家
《职业》理事会理事
张建书法艺术
《职业》理事会理事
风骨
风骨
浅谈文征明小楷书风的形成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