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探讨

2016-05-14 13:43涂文革王珏
科教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涂文革 王珏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原因,探究大学英语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基础英语专业 英语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1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 the 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at this stage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everal aspect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exploring the plight of college English reform process exists, and make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asic English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ers team

大学英语是目前我国高校学时数最多的基础课程之一。如何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是目前高校7万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

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原因及历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外语需求已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外语教学也随着电子、传媒、计算机网络等科学技术发展而向丰富性、实效性方面不断发展和提高。2000年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首次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2003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建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英语教学模式,从而明确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目标。2013年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提出“以输出为驱动,探索课程教学的创新与突破”,这种由传统英语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大力推进学英语从“娃娃抓起”以及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目标要求不断加大发展,到现在使得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接近大学的一般要求。高中八级要求学生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大学的一般要求是掌握4500单词和700个词组,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掌握基本写作技能。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在教学要求上非常接近,这样使得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一种学习自满和懈怠情况。特别是在一类重点大学,如果再把英语表意作为学习对象,那么一定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许多高校都在分层次地削减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量。以武汉大学为例,2013级以前的学生必须修满总学分为12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方可毕业,从2013级开始,新生进校时,需参加入学英语分级测试,大学英语部根据成绩将学生分入不同起点的班级。民族地区生源学生、特招生等以“基础英语1”为起点,必须修完4个学期、12个学分的英语课;其他学生根据入学分级考试成绩可以分别以大学英语2、高级英语1和高级英语2为起点。不同起点修读课程及学分要求:英语起点1:12个学分;英语起点2:11个学分;英语起点3:10个学分;英语起点4:9个学分。

根据Hutchinson&Waters(1987)的观点,外语教学可以分为通用英语或基础英语(GE)和专门用途英语(ESP)。我国大学英语长期坚持通用英语教学,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大部分大学新生用英语交际的综合应用能力不高,因此加强高校普通英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中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做出适当调整,在普通英语打下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发展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不仅在词汇上有特点,而且在句法、篇章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大学开展ESP课程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世界上许多大学的英语教学重点放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上,如亚洲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一开始就与专业挂钩,一年级本科生是一般学术英语,二年级到四年级有专门学术英语。

其实,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很早认识到开展ESP教学的重要性,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ESP教学的实际尝试,探索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如,武汉大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设和积极推广双语教学,但类似于武汉大学双语教学这样的ESP教学的实践、探索、推广离教育部设想的提高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能力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要全面落实更是困难重重。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困境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很难达到改革的目标。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分两大块内容。一是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即学术英语;二是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主要是从英语专业的本科、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其知识结构都只适合开设通用英语,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学习的是英美文学、翻译、语言学,很少有人学习过学术写作、文献查阅、学术交流等学术英语,在任教期间进行的出国交流进修等也都是以学习语言、文学类为主,像工程英语、建筑英语、软件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涉及得很少。以武汉大学为例,绝大多数老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在149名教师中,学历情况是具有学士学位27人,硕士学位89人,博士学位23人。职称情况是助教5人,讲师80人,副教授59人,正教授5人。这些老师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科研成果明显不足,在2012年至2014年的科研成果统计中,有科研成果的老师2012年84人,2013年54人,2014年38人。因此,如果实行转移,大批教师将面临再培训的挑战。

基础英语教学的利益集团也阻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首先是考试机构的利润,如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他们是依靠基础英语教学存在的。其二是教材的利润。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全国通用的教材,而专业英语教材则是各高校各专业的特色教材,因此,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的利润相当丰厚。

3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尽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存在很大难度,但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改革的方向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尝试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1)压缩大学英语的学分。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综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把大学英语学分压缩在6~10学分左右。(2)用专业英语代替部分综合英语学分。不同院系每学期开设一门全英语的专业英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3)改革综合英语的课程设置,取而代之是开设专项的阅读、听力、口语、以及文学欣赏等小课程。(4)完善自主语言学习中心。进一步完善学校建立的自主上机学习中心,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扩大教学功能。(5)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为开设不同专业的专业英语做准备。(6)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尽快与大学英语教学脱钩。

我国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不满是多样多层次的,但其关键是教学目标的偏差,我们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能够直接参与国际事务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再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

[2] 赵光慧,张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性化、学科化、中国化.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6).

[3] 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

[4] 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外语界,2014(3).

[5] 陈青松,许罗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网络化外语自主学习.外语界,2006(6).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