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6-05-14 23:58陈玲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目标语言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形式各异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这些都反映出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方面进行的不懈探索,正如老子所说:“大道至简”。无论怎么样进行教学,语文课的本质的东西是不能丢弃的,推动课堂改革,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必须注意的。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要体现语文课的特征

《课文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置了教学目标,因此一些语文教学目标也从这三个方面来设置,其实这样的做法不是很科学,因为有时候课堂教学只能完成一两项目标,更有一些目标是通过长期而持久的语文教学来逐渐培养的。例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一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语文教学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读、写、说等基本的语言能力的训练是不能少的。目标设置还需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测性。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就要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实现目标,因此目标一定要明了,让老师与学生一看就明白在这一节课当中应当做什么,同样对于目标是否实现,还必须通过检测,因此不能设置一些学生无法理解而又不能检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要简要,突出教学重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容都以平均化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这样不但无端的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负担,还培养了学生的依赖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要选择一些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类内容对学生进行重点教学,而其他的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样既减少了教学任务,减轻了教学压力,还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在课前下功夫,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更能主促进学生思维,同样提问也是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但是提问也要注意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要精心准备问题。正如就近发展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因为太过简单的问题,不会引起学生的思考,他们也就不会认真对待,反而会变成对教学的干扰,同样问题也不能太难,需要学生努力便可以找到答案。同样在教学过程中,问题不能过多,问题过多,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回答问题也必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

三、教学流程要清晰,要顺其自然

教学流程要清晰,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完成一项任务之后,下一项应当去做什么,这样学生才会自觉的去完成。倘若教学流程不确定,学生不知道下一步应做什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自觉的参与其中,而是等待教师的指令,同样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各步骤一定要自然过渡,顺其自然,当然还要注意避免无效的重复。例如教师在教学时,从欣赏图片,感知课文;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重点品读,加深理解。虽然都是理解课文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而且每一次学习难度都有所增加,这样做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现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它只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虽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变化,但是却不能让教师游离于课堂之外。现在一些教师在课下为制做课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将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的“成果展示”,虽然学生在被“吸引”到了课堂当中,但是他们只是在观看,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教学内容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思考,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基本上是没有进行训练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要关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要指导学生去朗读,去感悟,同时也注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这些教学方法应当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当中发挥它更大的效果。

四、教学语言要规范,具有指导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不但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掌握语言规范,形成语言技能的过程,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语言规范的重要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说话时必须要以很正式的语调、语气进行,而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符号语法规范,这样才会发挥它的语言示范作用,才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规范而具有指导性。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陈玲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 734000)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目标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