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穿越剧

2016-05-14 15:01马伯庸
视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刘三谥号高祖

马伯庸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一个著名的史实错误:斯琴高娃演的孝庄皇太后一口一句“我孝庄”。其实孝庄是她的谥号,全称是“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死后才能有。孝庄生前若是敢这么自称,保证下面一群大臣都得立刻吓跑——这真是活见鬼了。

后人写古人,往往会陷入一个未卜先知的误区,下笔之时,会不自觉地代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忘了古人自己所知并没那么多。类似“我孝庄”之类的错误,始终不绝于书。

比如《封神演义》开篇第一章里,纣王就在女娲庙里题了一首七律:“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七律格式始见于南齐,人家纣王在商代就能题出一首七律诗,你说厉害不厉害?没办法,作者许仲琳是明代人,那会儿七律已经是文人必考科目,他推己及古人,笔下一滑,于是纣王便穿越了。

这种错误《三国演义》也不少犯。书里每次提到东吴,有一个固定句式介绍:“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汉代的州比郡大,一共只有十三个,和省差不多同一级别,你东吴占了八十一州,整个亚洲才多大啊?不过这事倒不怪老罗,因为三国话本是在宋代成形的,宋代的所谓“州”,行政级别比汉代的州要小得多,差不多对应现代的一个市。那时候的说书人以今推古,把宋人思维代入汉代,东吴便稀里糊涂有了“六郡八十一州”。

元曲名家睢景臣写过一个《高祖还乡》,讲刘邦荣归故里,一个当地村民认出他就是当初的无赖混混刘三。整个套曲写得极为风趣幽默,最后几句是这么说的:“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实际上刘邦死后,庙号定的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一直到了司马迁,才把这俩合并,称为高祖。刘邦返乡之时,那位村民断然不可能知道这位刘三改姓更名叫汉高祖。——当然,以睢景臣的学问,应该知道汉高祖的用法,想必是为了艺术创作而有所改换罢了。

在《西游记》里,吴承恩也不折不扣地犯了一个“我孝庄”式的大错。第九回,泾河龙王犯了天条,求袁守诚救命。守诚曰:“你明日午时三刻,该赴人曹官魏征处听斩。你果要性命,须当急急去告当今唐太宗皇帝方保无事。”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是死后入享太庙时的称谓,和谥号一样,活人见不着。这会儿才贞观十三年,皇上还活得好好的,袁守诚你就把庙号给算出来了,还敢大声嚷嚷,胆子可真不小。

结果泾河龙王病急乱投医,果然去求李世民救命,李世民故意找魏征下棋,不料魏征梦斩龙王。龙王冤魂前来索命,太宗愈加惊恐。正朦胧睡间,又见那泾河龙王,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高叫:“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嘿,这泾河龙王也未卜先知了。

当然,谥庙超前这个问题,作者可以推说这是小说创作,不必深究。但曾经有一个不是文学创作的严肃场合,居然也公然出现过“我孝庄”的奇妙事情。

景初元年,曹睿决定在五月份调整宗庙祭祀制度,结果有关部门递上来一份建议:“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祖,乐用武始之舞。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乐用咸熙之舞。帝制作兴治,为魏烈祖。”前头几句还挺像回事,曹操太祖武皇帝,曹丕高祖文皇帝,但后来就不太像话了——皇上您的庙号呀,不如叫魏烈祖。

这搁别的皇帝,估计早让人推出去斩了。我这还没死呢!你号的哪门子丧?但曹睿不知为什么,高高兴兴就接受了。这事很蹊跷,当时是景初元年,曹睿身体应该还可以,一直到次年年底,健康才急剧恶化。他为啥这么急要把庙号定下来?

太庙供奉的是历代祖先的牌位,但是人数越来越多,祭祀不过来怎么办?一般做法是,只保留几位重要人物,其他人按次序挪去偏殿。曹睿希望自己能享受正殿待遇,所以生前就积极筹划,规定曹操、曹丕和自己永远在正殿,接下来的皇帝们,再依序轮转。所以曹睿就成了历史上罕见的、有资格在生前就翘着拇指说“我孝庄”、“我烈祖”的皇帝。

(李金锋摘自《南都周刊》)

猜你喜欢
刘三谥号高祖
殷卜辞中“高祖河”的点读问题
两个人的寻找
漫话谥号
辽太祖尊号谥号考辨
说“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