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的云南角色

2016-05-14 11:42
青年与社会 2016年6期
关键词:南亚昆明云南

“一带一路”的构想是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一带一路”(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缩写是OBAOR或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015年3月,在三部委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中,这样定位云南的角色:“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去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定义了云南未来发展的新坐标。“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殷殷嘱托,吹皱了一池春水。

“一带一路”正在从中国倡议的愿景转变为共商、共建、共享的积极行动,它必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秩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打造向南开放的辐射中心

在经略西南战略规划之中,云南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面积39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万,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多样,是我国挺进南线的桥头堡和前沿基地。

中国的西南大门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扩张,欧美各国极力从云南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云南成为中国外交重要前线。特别是中法战争爆发,法国竭力将云南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强迫清政府将蒙自、河口两县开放商埠,并在蒙自设立了领事馆(后迁至昆明)、银行和洋行,修建了从越南海防到昆明的第一条国际铁路-滇越铁路,在滇南蒙自设立我国第一个内陆海关,打通通往内地的门户。随后,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美国先后在云南设立领事馆,英国将云南看作是连接印度和扬子江的“环链”,以各种名义派遣人员进入云南,谋取更大的战略利益。

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本占领沿海口岸和控制海上交通要道,云南就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和获取国际援助的战略通道。著名的“驼峰航线”(从昆明至印度阿萨姆邦)、“史迪威公路”(从保山经腾冲到缅甸北部密支那与印度的雷多衔接的中印公路)以及沿中印公路、滇缅公路铺设至昆明的石油管道,都为中国赢得抗战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被誉为“抗日生命线”。可见,作为中国的西南大门,云南长期扮演了中国内陆腹地门户的角色,成为中国外交不可忽视的地区。

经济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在中国对外战略棋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50年6月2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处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1955年至1965年间,15次亲临云南,每次来都对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同志也多次来云南参加外事活动。

自1979年以来,由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影响,中国西南部的对外开放一直步履迟缓,由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南边疆长期处于较为封闭和落后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云南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适应新形势、寻求新思路、使用新工具,实现新发展,越来越成为云南发展的迫切要求。

历史赋予的角色

近年来,云南省在大湄公河流域乃至整个环孟加拉湾次区域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5月访问印度期间提出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BCIM)的倡议,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国的积极响应,沿线各城市和企业十分踊跃,为“一带一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三部委发布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中,要求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构建战略骨架

对此,云南省进行了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构建“一横一纵”两个通道,外加两个辅助通道的对接方案,以昆明为支点和中心,一横是向东连接泛珠三角、太平洋等经济最发达地区,向西通过瑞丽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印度洋沿线国家;一纵是向北通过成都、西安连接北方丝绸之路,向南通过磨憨口岸,连接老挝、泰国、新加坡进入南太平洋。辅助通道方面,一是沿老史迪威公路,连接昆明和印度加尔各答;二是通过云桂铁路,连接广西防城港并进入太平洋。这是云南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骨架。

不难看出,“一带一路”战略让云南一下子改变了以往封闭落后的边疆省份地位,成为“一带一路”向南开放、开展区域合作的重要门户。

建议:云南省应该思想更解放一些,思路更宽广一些,在更大的区域合作平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真正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云南角色

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指出,云南对接“一带一路”,就是努力形成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东向连接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挥师两洋、外引内联、南来北往、东进西出、八面来风的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开拓云南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是建设成为国际运输通道的辐射中心。

云南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拥有面向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肩挑两洋(太平洋、印度洋)、通江(长江、珠江、澜沧江—湄公河)达海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因此,建设外接东南亚、南亚,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构筑国际通道和枢纽,是云南对接“一带一路”的首要任务。

道路交通方面,云南目前正在依托“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七出省、五出境”公路通道建设,着力构建“互联互通”交通运输支撑体系。

所谓“七出省”通道,指的是昆明经攀枝花至成都通道,昆明经水富至重庆通道,昆明经富源至贵阳通道,昆明经普立至遵义通道,昆明经罗平至兴义通道,昆明经富宁至百色通道,大理经德钦至芒康通道,汇入国家高速公路网。

所谓“五出境”则分别是昆明经磨憨至泰国曼谷公路通道,昆明经河口至越南河内公路通道,昆明经瑞丽至缅甸皎漂公路通道,昆明经腾冲至印度雷多公路通道,昆明经清水河至缅甸皎漂公路通道。

随着道路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化,经略西南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复杂形势。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都在确立东向战略,加之以印度崛起和东盟区域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泛南亚经济增长带在全球发展的地位日益上升,地区承受着强大的地缘政治经济压力,从中东到波斯湾,再到中亚和南亚,这一弧形地带热点连绵不断,跨国犯罪、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政治分离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压力不断加大。

建议:云南省将道路互联互通与推动道路交通治理一体化一并考虑,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勘界、出入境管理、走私贩毒稽查、毒品替代种植、涉外纠纷处理等日常边境涉外事务,在确保建成国际大通道的同时,也要创建安全大通道,守好祖国的南大门。

空中运输方面。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空中运输周转基地,云南运营民用运输机场共有13个,其中有1个区域性枢纽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和12个支线(丽江、西双版纳、腾冲、大理、保山、芒市、香格里拉、临沧、普洱、昭通、文山、泸沽湖机场),云南民用机场等级、利用率等方面均在全国前列,是中国通往南亚、西亚地区的重要周转机场。

尤其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全球百强机场之一,2015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3765.39万人次,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国家第四个门户枢纽机场,中国西南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建议:云南省加强境内机场资源的整合,形成以干带支、以支促干、干支结合的机场航线网络,积极建设空港经济区,申报长水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重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等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打造成为外向型出口加工贸易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清洁新型载能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切实增强昆明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辐射能力。

跨省合作方面。作为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辐射中心,积极与贵州、四川、重庆等周边省区市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互联互通,在发展滇中经济圈的基础上,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云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连接交汇战略支点。

建议:云南积极推动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圈的对接,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圈的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借助推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综合交通互联互通、通关便利化、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平台,搭建平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吸引资本、物流、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向昆明及其周边聚集,建设连接中国内地经济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唯有如此,云南作为地区国际运输通道辐射中心的作用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是建设成为对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辐射中心。

长期以来,作为西南边陲省份,26个民族在此聚居生活,不仅要巩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云南还负有国土守卫职责。尤其是中印边界冲突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之后,中印、中越关系紧张,扼守南大门不失于外是首要任务,经济发展退居其次,云南对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开放是有限的。

双边合作取得成绩。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越关系正常化,云南对东南亚的开放才徐徐展开,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持续上升,相互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都有了很快的发展,已经确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往大格局,推动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BCIM)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创造性建立了云南省与泰国、老挝等国家的双边合作机制,分别建立了“云南-泰北合作工作组”和“云南-老北合作工作组”,云南的对外交往正在向着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但是,受制于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也十分缓慢。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启动,云南作为国际运输大通道逐渐畅通,对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必将加快步伐。

发挥口岸经济优势。云南要充分发挥沿边开放高地的作用,积极对接连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两条经济走廊,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目前,云南连接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能源、信息通道构成的“立体大通道”已初具雏形,沿边口岸的开放平台效应将会得到释放。

云南共有17个陆路口岸,其中对老口岸两个,对越口岸4个,对缅口岸11个,口岸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且有瑞丽、猴桥等10个国家一类口岸。比如瑞丽是中缅边境口岸中出入境人员、车辆、货物流量最大的口岸,瑞丽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占云南省对面贸易总额的60%以上,占全国对缅贸易总额的30%左右。

建议:云南依托瑞丽、河口、磨憨等边境口岸设立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区内建设物流仓储基地、出口加工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推动边贸合作。依托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保山市“极边第一城”腾冲、瑞丽和河口等边境城市,连接边境城市与内地的丽江、大理和迪庆等,整合边境城市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本地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内引外联,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支点和亮点。

成为走出战略支点。作为我国沿边开放开发合作的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云南还要重视发挥在对外经贸合作、对外文化交流以及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依托现有的滇中产业新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开放型园区,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平台,开拓新的战略通道和市场空间,努力成为泛珠各兄弟省区走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战略支点。

建议:因为云南具有边境线长、口岸多、与多国接壤的特点,希望云南整合外事、商务、海关、旅游等相关部门,依托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云南对外开放委员会,打破条条框框的舒服,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规划协调云南对外开放事业,切实打通对内地开放和对周边开放的全面开放格局,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是建设云南成为区域合作交流辐射中心。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展开,云南也逐渐从中国的一个偏远身份转变为中国全面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前沿基地。

四年后完成桥头堡建设。2013年1月28日,《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2020)正式公布,提出云南将在2020年基本完成桥头堡建设目标任务,努力打造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要打造云南成为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交流辐射中心,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形成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支撑、沿边开放经济带为窗口、对内经济走廊为纽带的空间格局。

建议:第一,云南确立一圈两廊多点放射的区域合作体系,即加强以昆明为中心,整合曲靖、玉溪、楚雄等周边城市,建立滇中城市群经济圈,通过产业集群、要素集中和资源集聚,不断增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区域。

其次,依托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发展临港经济、临轨经济和路域经济,积极对接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经济圈,积极对接成渝经济圈、关中经济圈,并融入新亚欧大陆桥,打造整体带动云南全局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经济走廊。

最后,依托沿边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和自由贸易区,加快形成辐射周边国家的经济平台。

提升对外交往能力。云南省还要积极融入国家对外战略,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办好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积极创办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各种会展和论坛,借助国家外交、商务、发展资源提升云南对外交往能力。

建议:云南加强与外交部亚洲司、商务部、中联部等合作,依托国家重大外交外事平台,发展双边交流合作机制,推进教育、医疗、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人文交流,将云南在东南亚丰富的人脉资源转化为国家外交资源,为国家外交和重大项目服务,为云南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服务,使云南成为展示中华文化、增进了解互信、促进国际友谊的示范窗口。

保护生态安全。云南在大力推动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捍卫西南重要河流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大江大河上游森林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石漠化治理,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议:云南以复兴茶马古道为主题,以生态和文化为抓手,大力发展融自然生态、多彩文化、宗教对话为主要元素的生态旅游,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一起建设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文化圈,背靠香格里拉的品牌优势、实施旅游带动的发展战略,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和文化繁荣两篇文章,就一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作为一个沿边省份,云南天然地具有向南开放的使命。且不论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都需要云南在向南开放上奋发有为。自古以来,云南就扮演着中国西南门户的重要角色,近代以来更是成为中外角逐的焦点地带,在抗日战争期间甚至发挥了定鼎乾坤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云南以其边疆省份的地缘优势和对外开放前沿地带的区位优势,在经略西南的战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云南对于经略西南扮演更加重要的引擎作用。然而,由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财力有限,云南能够投入到“一带一路”中的预算和资源是有限的,缺乏强有力的引擎,制约了“桥头堡”战略的龙头带动作用。

实践证明,经略西南“桥头堡”意义重大,云南需要在西南汇聚云贵川渝桂诸省市区之力,打造一个更大的区域发展引擎,为面向印度洋和东南亚的“桥头堡”战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因此,中央应赋予该地区以更大的政策灵活度,推动区域整合,然后以此为引擎,将更多的人脉、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投入到“桥头堡”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让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发扬光大。

(赵可金,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9个国家直接投资额合计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同期,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2998份,新签合同额716.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9%,同比增长11.2%。

云南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路是: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重要抓手,以重筑南方丝绸之路推进互联互通为重点内容,以多边、双边合作项目为基本载体,推动投资贸易、产业发展、能源合作、人文交流,把云南建设成为连接印度洋战略通道,沟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和谐周边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南方向的重要支点和经济增长极。

云南参加“一带一路”确定五大功能定位:云南是“一带一路”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是沟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通道枢纽,是承接重大产业转移和产业聚集的基地,是与南亚、东南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是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

“七出省”通道:昆明至四川攀枝花、昆明至安顺、昆明至百色、昆明至四川宜宾4条通道已全部建成高速公路;昆明至六盘水通道争取2016年全部建成高速公路;昆明至兴义通道争取2017年全面建成高速公路。

另外,昆明至香格里拉至西藏通道中,目前昆明至大理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大理至香格里拉段将于近期内开工建设,香格里拉至隔界河段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启动建设。

“四出境”通道:昆明至泰国曼谷公路通道中的云南境内段2017年将全部建成高速公路。而境外段中,老挝境内有229公里,已全线改造完成,大部分为东盟国家二级标准;泰国境内有890公里,也全部实现高速或高等级化。

昆明至越南河内公路通道的云南境内段(昆明—河口)里程长400公里,已全面建成高速公路。

昆明至缅甸皎漂公路通道,云南境内段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昆明至印度雷多公路通道,路线全长1249公里。云南境内段(昆明—猴桥)里程长698公里,昆明—腾冲段564公里已建成高速公路;腾冲—猴桥口岸134公里现为二级公路,腾冲—猴桥的高速建设问题,省交通运输厅将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进情况,适时启动建设。

猜你喜欢
南亚昆明云南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南亚磷肥市场需东继续提升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昆明美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南亚炼油化工市场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