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红花岗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风险评估

2016-05-14 06:35付昀李永吉夏同华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风险评估

付昀 李永吉 夏同华

【摘要】:悬铃木方翅网蝽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是一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2011年传入我区,我区发生面积为0.02万亩,轻度发生。根据风险评估数据指标测算,其风险评估值R=0.36。悬铃木方翅网蝽在红花岗区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 风险评估 红花岗区

1.背景

1.1分类地位

悬铃木方翅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原产北美,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特别是对一球悬铃木的叶片危害尤为严重。在中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均是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生地

1.2生物学特性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寿命大约1个月,它的繁殖量非常大,每只成虫能产卵200-300个,每年发生4-5代,雌虫产卵时先用口针刺吸叶背主脉或侧脉,伸出产卵器插入刺吸点产卵,产完卵后分泌褐色粘液覆在卵盖上,卵盖外露。

该虫较耐寒,最低存活温度为-12.2℃,以成虫在寄主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越冬。一只成虫的最远飞行距离可达到20公里。该虫可借风或成 虫的飞翔做近距离传播,也可随苗木或带皮原木做远距离传播。

悬铃木方翅网蝽通常于悬铃木树冠底层叶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造成黄白色斑点和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枯至整叶枯黄、青黑及坏死,从而造成树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至死亡;同时携带危险病菌间接为害,从而产生更大的间接潜在为害。主要为害悬铃木属,被认为是具有为害潜能的危险入侵物种,2007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外来有害生物管理办公室公布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2.风险评估

2.1分布和管理

2.1.1分布情况

悬铃木方翅网蝽属寡食性害虫,主要为害悬铃木属植物, 包括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其原产北美,是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地区常见的悬铃木害虫。随意国际贸易往来和引种的日益频繁,该虫目前已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瑞士、奥地利、克罗地亚, 日本、韩国等地。

悬铃木方翅网蝽入侵我国最早记录是2006年长江大学李传仁博士在湖北发现并鉴定。现在我国在浙江杭州、金华、武汉、宜昌、上海、郑州、贵州等地均有分布。

红花岗区于2011年8月发现在城区的二球悬铃木上危害,主要分布在城区老城、万里路、中华路、南门关、延安路、舟水桥、中山路、北京路街道两旁的二球悬铃木均发现有方翅网蝽危害,经调查,只有分布在老城凤凰路和石龙路的0.02万亩二球悬铃木危害程度达到轻度。

2.1.2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

红花岗区2011年8月在城区行道树的二球悬铃木被悬铃木方翅网蝽危害以来,省市级主管部门和红花岗区林业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除治小组对其展开防治,采用敌死可乳油1500倍液和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混合喷洒开展了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由于我区悬铃木均处城区,化学防治对环境影响较大,平时的常规防治我们主要以人工防治为主:①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群集于悬铃木树皮内或落叶中越冬,我们秋冬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叶以减少越冬虫的数量。②利用悬铃木方翅网蝽出蛰时对降雨的敏感,在春季出蛰时结合浇水对树冠虫叶进行冲刷,秋季采用树冠冲刷方法来减少越冬虫量。③营林措施:适时修剪减少发生世代数。经常修剪的悬铃木在春季和夏季都会萌发新叶并形成旺长枝,从而提供害虫的春季和夏季世代所需食物。而隔5至6年才修剪的树体主要形成花枝,只在春季萌发新叶,所以害虫只能发生春季世代。

2.2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2.2.1寄主植物及其分布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植物主要是悬铃木属植物, 包括一球悬铃木(P. occi-dentalis)、二球悬铃木(P. × acerifolia)和三球悬铃木。另据报道, 该虫也危害桑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胡桃科的小糙皮山核桃(Carya ovata)、杜鹃花科甸桂属(Chamaedaphne spp.)植物、木犀科的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和槭树科的桐叶槭(Acer pseudoplatanus) (McPherson & Weber, 1981; Halbert & Meeker, 1998)等。

我区危害的主要是二球悬铃木,分布于城区道路、工厂周边、小区等地,经统计,共有3282株,胸径均达30㎝以上,按8株/亩计,共有410亩,主要分布在老城、万里路、中华路、南门关、延安路、舟水桥、中山路、北京路。

2.2.2在全国的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风险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寿命大约1个月,每年发生4-5代,平均每雌虫可产卵300粒左右,繁殖力强。且该虫较耐寒,最低存活温度为-12.2℃,以成虫在寄主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越冬,在我国大部分悬铃木的种植区均可存活。可见,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很强,被认为是具有为害潜能的危险入侵物种,。

2.2.3传播渠道

该虫可借风或成虫的飞翔做近距离传播,一只成虫的最远飞行距离可达到20公里。自身有一定的传播能力。远距离传播主要是人为调运苗木、木材及其产品、各种货物等传播,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很高。

2.3天敌种类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有:日本通草蛉、普通草蛉和小花蝽属。

2.4对经济和非经济的影响

2.4.1在区内的危害情况

经普查,我区方翅网蝽从4—9月均能发现,虽然在二球悬铃木上广泛分布,但实际的发生面积0.02万亩,受害株率30%,轻度发生。主要在城区各街道

2.4.2潜在经济影响

该虫具有危害潜能的危险入侵物种,一旦传入,能形成相当稳定的高密度种群,成为入侵地悬铃木属植物的常发性主要害虫,爆发时难于控制,悬铃木方翅网蝽以成虫和若虫于悬铃木树冠底层叶片背面密集吸食汁液,最初造成黄白色斑点和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枯至整叶枯黄、青黑及坏死,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严重时造成树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至死亡;并且据报道,在欧洲这种害虫还可传播2种真菌病害(悬铃木铃木溃疡病菌Ceratocystisfimbriata f.sp.platani和法国梧桐炭疽病菌Gno—

monia veneta)[3]),从而产生更大的间接潜在危害,具有潜在的经济影响。

2.4.3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

悬铃木方翅网蝽数量多时,会对发生地周边的居民的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影响,成虫会飞入居民家中叮咬人、畜,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活动。

2.5检疫和铲除难度

悬铃木方翅网蝽虫体小,雌虫体长3.30~3.70 mm,宽2.10~2.30 mm,雄虫比雌虫个体稍小。该虫喜群居在寄主的叶背危害,最主要的越冬产所为寄主主干或主枝的翘皮和裂缝,因而生活地点比较隐蔽,检疫鉴定有一定难度。另外该虫生活周期短,1个世代大约30 d,我区1年可发生4~5代,且世代重叠严重,在防治时间上也难以掌控。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导致对其进行检疫和除治的难度较大。

2.6定量评估

根据上述的定性分析,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进行分析。我区悬铃木方翅网蝽各项评判指标的赋分见下表:

按照0≤R<3.00为特别危险,2.00≤R<2.50为高度危险,1.50≤R<2.00为中度危险,0≤R<1.50为低度危险的分级标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红花岗区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3.风险管理

加强检疫。对调入的悬铃木苗木、大树进行严格检查,禁止带虫苗木的流通,发现虫情要销毁或除害处理,杜绝疫情人为扩散和远距离传播。加强对悬铃木属植物的疫情监测。

把好调运检疫关,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加强疫情除治,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密切关注疫情发生地的虫情动态,组织力量,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争取将该虫根除,防止该虫进一步传播蔓延。

在防治上冬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叶以减少越冬虫口密度。春季、秋季采用树冠冲刷方法来减少越冬虫量。适时修剪枝条以减少发生世代数,并发生期喷洒药剂防治,将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水平。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加强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生态学、防治方法、检疫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结合现有的防控经验,对现已发现的疫情开展防控工作。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认识。对苗木生产和使用单位(个人)要进行疫情知识和检疫法规政策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悬铃木方翅网蝽危害的严重性,自觉遵守检疫法规。同时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提高社会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危害性的认识,鼓励群众举报,便于及时监督发现和处置疫情。

4.结论

通过对外来有害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分析,计算出其风险评估值R=0.36。可知,在我区方翅网蝽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猜你喜欢
风险评估
创业公司及项目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供电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四川小额信贷公司风险评估
H银行企业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铅锑冶炼污染场地周边土壤铅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