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设计技巧

2016-05-14 12:25李育辉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壶口瀑布课堂教学课堂

李育辉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提问设计开始优化,通过提升问题情趣、丰富问题形式、注重问题层次等方法,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启动学生学习思维,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质。

一、体现问题情趣,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语文课堂提问设计需要关注多种因素,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还要对学生学习实际展开细致调研,只有切中文本思维和生本思维的对接点,才能设计出高含金量的教学问题,更好为教学服务。

1.以丰富的语言表述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问题,利用问题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提升问题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教师利用语言陈述设计悬疑问题、情境问题、材料问题、争议问题等,使学生有参与问题讨论的意愿,课堂学习气氛自然被激活,教学进入师生和谐互动之中。

在学习《项链》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小说有三要素,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呢?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自然是马蒂尔德了,她原本有一个温馨的家,也有不错的生活环境,可是她却因为满足一时的虚荣心,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而断送了幸福的生活,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对这个人是同情还是痛恨呢?学生听教师这样讲,纷纷介入讨论。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让学生来回答,再要求同组的学生对答案进行补充和说明。由于学生大都能介入课堂问题讨论,所以课堂学习气氛渐浓,学习效果也比较显著。

2.介入多媒体辅助手段

多媒体具体强大的展示功能,能够将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文字、数据等信息,以声光电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视觉、听觉冲击。以此为展示手段的问题设计,能够快速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利用精细的笔法,具体描绘了壶口瀑布的雄伟气势。教师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然后给出一组思考问题:课文围绕“壶口瀑布”写了哪些内容?说说壶口瀑布景色描写的特点。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我们应该为母亲河做些什么呢?学生快速行动起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很快就给出问题答案。

二、优化问题形式,启迪学生学习思维

语文教师应该有现代意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提问习惯,改变课堂提问形式。

1.教师多元设问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改变以往教学呆板的“问答式”。教师可以给出具体情节,根据教学情境设计选择题、判断题、列举题、简答题、陈述题,不仅丰富了提问形式,也增加了问题宽度,学生学习思维也进入多向运动之中。

教师设计课堂问题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作出适当调整。在学习《雷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情境设计一组判断题:①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侍萍,有环境所逼因素,也有个人品质因素。②作者设计周萍与四凤相爱,目的是激化各种矛盾,这是对封建社会的莫大讽刺。③周朴园与繁漪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婚姻基础本来就不纯净。学生对这些观点展开仔细辨别,最后得出较为统一的认识。因为问题设计紧贴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辨别难度加大,学生需要对文本展开深度剖析才能形成正确判断。这也说明教师问题设计是成功的。

2.学生互动提问

新课改大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问题设计中,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来回答。这不仅是提问主体客体位置的简单颠倒,更是课堂教学思想的更新和升级,体现的是崭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劝学》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后,教师让学生自行设计课堂问题,学生就显得很兴奋,参与热情很高,很快就给出一组问题设计: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列举了哪些论据?选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荀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我们现在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谈谈你的看法。教师筛选学生问题,并重点给予解答,学生从教师的解答中学习到更多新知。学生设计问题教师来回答,这种位置调换让学生倍感新奇,参与热情自然很高。

三、注重问题层次,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力水平呈现层次性,教师课堂提问自然也要观照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学习诉求,有针对性地给出课堂问题设计,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同的成长和进步。

1.观照不同群体诉求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普遍现象,特别是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悟性都不在同一层面上,其学力呈现明显差异性。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进行问题切入和展示,让不同群体都能够获得思考的机会。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自愿回答,这种提问方式很不科学,课堂成为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其他学生成为看客。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问题设计才是成功的。

在《荷塘月色》文本解读时,教师给出一组问题:作者用精巧的笔法,给我们展示了如画的月色荷塘,这些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从语言品析的角度,你选择哪些语句呢?如何展开具体的赏析呢?学生开始讨论,教师指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回答。很显然,问题难度逐渐加大,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其难度系数是最大的。教师先找学困生回答问题,将难题留给学优生,这样就满足了所有学生的需求。

2.提升问题辐射面积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设计问题不仅要关注问题的层次性,还要对问题本身进行多重分析考量,注意提升问题辐射面积。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教师分层教学也不能公开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需要通过艺术性操作,让不同群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在问题设计时,不妨用群组问题进行展示,用不同层次问题组合成群体问题,自然提升了覆盖面,让学生自由选择回答,也同样观照了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实际。

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给出问题设计:文中有直接景色描写,也有间接景色描写,分别找出一处来进行仔细赏析。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结合课文情节来解读。教师虽然只设计了两个问题,但问题辐射面很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一些切入点展开,所不同的是学生挖掘的深度有差异。提升问题设计辐射面积,能够顺利激活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新的教学增长点。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有变革意识。中职学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思想活跃,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很强的探索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投放悬疑性问题,或者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特别是让学生参与课堂问题设计,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司法干警培训中心(216000)

猜你喜欢
壶口瀑布课堂教学课堂
壶口瀑布:大自然的壮美画卷
壶口瀑布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壶口瀑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