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2016-05-14 00:06高惠敏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执行力岗位考核

高惠敏

企业推行内部控制开始,从最初对重点业务的流程化管理逐步发展至今,已形成风险管理、业务流程设计、岗位分工、权限设置、检查评价等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地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笔者结合所从事的内控管理工作,对如何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谈些认识。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国家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用一句话来说,内部控制就是企业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做的全部工作的集合。在内部控制的要素中,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是体制和机制建设方面的内容,各企业基本是健全、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是企业推行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应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二、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分工,实现各职能部门之间权责分明,防止出现部门专权或越权的情况,从源头上理顺管理关系。

2.确定岗位人员分工,避免因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造成的管理失控,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控制效果。

3.明确各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为各类业务操作提供规范化的流程。

4.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发现企业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将可能出现的企业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有效防范企业各类经营风险。

5.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最真实的体现,还能够将会计信息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反映和反馈出来,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6.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提供与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三、如何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一)内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管理层重视不够

内部控制说白了是对权力的约束,是对各管理层的控制。从文件、讲话或会议纪要上来看,企业管理层无一不重视内控管理,形成了一种既重视内控,又保留原有的习惯做法的“双控模式”。如何将这种重视落实到管理层的具体行为中,是内控执行的一道难题。

2.对内控理解不深,认识不足

许多员工把内部控制视为企业管理之外的又一项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严重脱节。各部门日常工作照章进行,为应付内控检查,加班加点另做一套内控资料,内控变成了“做内控”,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执行者不但不能将其融入日常工作,长期以来还生出了对内控工作的不理解和抱怨。

3.内控执行力不强

管理层对内控重视不够,企业员工的内控认识有局限,必然导致内控在企业中的执行不力。不能将内控的管理理念和科学设计深入贯彻到企业日常管理中,造成内控与管理“两张皮”现象。

4.岗位职责设置与内控要求不一致,关键岗位及其内控职责未落实

企业内部控制是通过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通过不同岗位人员对业务的操作,来实现控制目标的。实际执行中,存在岗位设置不合理、未区分关键岗位、不相容岗位未严格分离、控制点责任未实际落实到岗到人等管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内控作用的发挥。

5.内控培训针对性不强

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涉及部门、岗位多,业务范围广,由于内控执行中又存在着理念、认识问题,岗位设置、调整等问题,内控培训如不针对具体岗位、人员分层次、按领域开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更无法解决内控认识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6.内控检查考核存在误区

内控涉及专业范围广,在实际检查中,存在检查人员专业性不强,凭主观理解或仅查阅被检查单位准备的控制点要件资料而做出评价结论的现象,无形中助长了“做内控”之风。内控排名次考核的方法,也让被考核单位争先恐后,想方设法影响检查人员的判断和评价,进而将检查考核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的几点建议

1.把握好内部控制执行的基本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定的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指导企业推行内控的法宝。全面推行,重点突出的原则, 要求企业将内部控制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同时,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适应性原则要求企业在推行内控时要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不能为内控而内控;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企业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2.加强内控培训,提升内控理念和认识

“理念提升一小步,行动前进一大步”,在内部控制中,无论是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问题,还是执行不力、考核不当问题,归根结底是内控理念不到位问题。而理念的提升和固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针对企业全员进行系统的内控知识普及和灌输。培训中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培训课程设计要科学,师资能力要得当。二是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分层级、分专业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只有保证了培训的效果,才能逐步解决内控管理中的某些突出问题。

3.将内部控制的要求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

内部控制即是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的要求是企业管理的规范,各部门、各岗位所做的工作就是内控工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将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就能杜绝内控与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就能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操作规范,风险受控提供合理保证。

4.规范检查,科学考核

内控检查考核的目的和出发点是确保内控执行的效果,为达到这一目标,内控检查方案设计要合理;检查人员素质要能够满足检查的要求;检查工作要深入到被检查的实际业务。同时,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宜通过简单评分排名进行考核,而应根据企业发布缺陷认定标准,对内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出缺陷认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更加客观公正的考核。

猜你喜欢
执行力岗位考核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家庭年终考核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