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路径研究

2016-05-14 01:04杨敏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径电子商务

摘要: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顺势成为了大势所趋。本文将对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分析,简述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必要性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目标下所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路径的思考,以期能够为更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课题《大数据时代浙江农产品电商化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NDYD06YB);2015年度浙江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项目《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KXCX-KT01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深入,为农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提供着无限多的便利。近些年,应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即便如此,农民的增收依然是“三农”问题所关注的重点。城乡二元差距在国务长期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全球迈进了电子商务时代,当代农村基于新农村建设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成为了必由之路。因此,应当深入挖掘新农业经济当中电子商务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于当代农产品企业当中提升电子商务的价值,促使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亦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整合作用而实现,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虽然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新格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城市的服务业和工业化水平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不具备,如何从新农村建设视角出发探寻到可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商路径也就成为了摆在农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概述

农产品电子商务,从定义上来看就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点同一般情况下的电子商务相一致,亦是需要互联网的作用而实现电子化交易的一种商业活动。主要用途覆盖了农产品的推广及销售,服务于于农产品的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践的过程主要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辅助作用下通过对农产品的广泛宣传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为详尽的农产品信息供消费者了解并选择,进而通过互联网营销同农产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便于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效率。由此可见,农产品电子商务全程均需要依靠网络系统,对于帮助农产品企业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拓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农产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农村建设理念自2005年被提出以来,农村的建设便开始调整方向,集中地致力于打造更多渠道以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承担起了拉动农村经济的重要责任使命,只有不断提升新农村对发展电子商务必要性的认识程度,才能有效推动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价值的提升。

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必要性

(一)有利于通过信息对称性的提高降低市场风险

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落后加之地域条件等限制,致使农村市场很难与经济市场对接,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极为普遍。农村地区是农产品的发源地,保证农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的对称性实为保障农户效益的必要前提。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互联网的应用也普及到了新农村的建设中,对于农户来说,传播农产品信息的渠道被全面拓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技术也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被更新,帮助农户提升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技术水平。同时还有利于使农户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从而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诸多风险。

(二)有利于通过营销渠道的拓展打破传统营销模式的固有界限

农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的最主要特点在于本身的生鲜性,不仅保质期限更短,对存储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产品的销售也具有范围限制,远销并不可行。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关乎着农户的利益,而长期以来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始终混乱无序,营销模式被束缚。电子商务的应用,直接拓展了农产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销售渠道,传统的受时空影响的营销界限被打破,为农户的增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

(三)有利于通过流通环节的压缩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在于保障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销售作为农户赖以生存的饭碗,营销的实效性也就至关重要。传统方式的农产品营销因中间商过多而提升了农产品的升本,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高居不下,影响着农民的收入。电子商务则借互联网平台拉近了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流通成本的降低不仅能节省消费者的经济,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有利于通过农产品营销竞争力的提升打造国际化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的应用优势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农户经济效益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营销供应链的整合,农产品信息的发布在更有力地支撑自身技术水平增长的同时还能有效夯实农产品于市场当中的经济地位,进而借电子商务平台的逐步完善追随国际化营销的发展态势。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面临的挑战

(一)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扩张趋势,虽然我国在新时期也同时强调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存在,农村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很多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就明显受限,加之长期封闭造成的农民信息意识淡薄,对于新生事物的排斥感较强,电子商务的推广无疑困难重重,对电子商务重视程度的不足也就可想而知,成为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的主要因素。

(二)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标准化保障

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农产品流通规范性的缺失。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领域当中的应用起步相对较晚,属于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对于政府政策扶持的依赖性较高。然而事实是,相关部门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并不到位,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对此的重视,政策受冷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发难以为继,对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利开展起到的阻碍作用不容忽视。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农产品企业的商务信誉

农产品电子商务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其亦需要面临其他行业电子商务均普遍需要面临的问题,即互联网的风险问题。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中,交易的主体之间并无现实交集,商业活动的实现也仅仅是基于互联网虚拟平台当中,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商业合作开展的必要前提。然而农户受到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交易量等影响,很难在电子商务平台当中提升商业信誉,由此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受农村经济和地域条件等限制而造成的网络病毒等隐患,均会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不良影响。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传统物流也开始趋向于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然而这种喜人的现代物流成果往往仅在大城市之间共享,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则很难配备完整的物流体系。如此,即便是新农村的建设再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再好也会因缺乏物流体系的支撑而逐渐衰亡。加之农产品本身对物流水平要求较高,而很多农村地区并具备这种物流能力,比如冷链物流等。

四、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路径

电子商务在我国历经了十余年发展历程,凭借着诸多的优势性,电子商务得以在全社会普及,并且发展成为了全球一体化时代国际经济贸易开展的重要平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而农产品营销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最直接举措,与时俱进强化电子商务的应用实为必由之路。

(一)提升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依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发必须要以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前提。社会的发展已步入现代化正轨,新农村建设目标已经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势在必行。对此,政府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引领农村地区正确认识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实重要性,并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秉着“送科技下乡”理念致力于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建设,并重点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同步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以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完善相关政策以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标准化保障

政策法规凭借其硬性的制度约束得以成为所有活动开展的规则保障。电子商务平台本身具有虚拟性特点,因此决定了风险的难以控制性。对于风险的防范,需要相关政策的完善来构筑坚实的壁垒,进而创设出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关于电子商务的应用,国际当中已有《电子商务示范法》,但我国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政策却依然停留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农产品领域的电子商务,因此应当进一步将相关政策系统化,以保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保证农产品质量以提升电子商务企业信誉

尽管电子商务仅作为农产品销售的一个手段,但内涵上其又是一种思维方式,电子商务的销售状态完全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想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实现长效发展,则必须要从强化农产品质量入手。在城市化进程和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当前,农产品竞争态势已经愈演愈烈,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直接关乎着食品安全,因此只有好的农产品质量才能确保农产品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并有效提升企业的信誉,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树立起的高度信任。

(四)建立并完善良好的交易环境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环节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流入到消费者手中的最终环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质量。而碍于当前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只有加强对此问题的整改,才能力推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对此,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高度的重视,在给予农产品企业以必要的扶持基础之上,联合地方的各项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由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在于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产品作为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依然面临着诸多发展障碍,只有农产品经营企业切实立足于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充分提升对电子商务开发的重视程度,才能全力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发展之路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贾惠霞.电子商务技术在新农村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9):2270-2271.

[2]雷玉梅.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在阜新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研究[J].福建农业,2015(02):2-3.

[3]杨扬,吕丝屏,方芳.新农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156.

[4]赵苹,骆毅.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与启示——以“菜管家”和Freshdirect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7):19-23.

[5]张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4(10):103-106.

[6]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08):117-121.

作者简介:

杨敏(1973.11- ),女,汉族,浙江绍兴人,副教授,浙江大学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创新研究。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径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