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产业发展的空间维度探究

2016-05-14 02:07赵盼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业园区京津冀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通过资源整合、消除壁垒、统筹发展等多方面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区域产业一体化是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空间维度,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将创新与环保结合,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空间维度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近年来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通过资源整合、消除壁垒、统筹发展等多方面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其核心在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以实现京津冀交通、环保、产业和公共服务的多方面一体化的目标。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努力寻求促进发展的路径及办法。

北京、天津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发展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具有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等功能,而天津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有许多国际港口,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但是,对于河北地区将如何发展,如何定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河北地区需要在承接京津两地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寻找发展机遇,京津冀三个地区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应注意引进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创造机遇,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空间维度,促进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涵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是党中央近年来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决策,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是十分必要且正确的决策。纲要中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有疏解功能、调控人口、协同发展、要素市场这四方面的内容。

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产业一体化以地区合作理念为指导,以产业发展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一个相对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的区域内,运用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从而进行区域内资本、商品、技术、人员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之间的合作。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产业发展的空间维度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包含着产业一体化的内容,很多学者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地区间政府竞争状况及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安排以及政府行为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导和规范京津冀地区区域政府竞争的政策性建议。产业发展中要注重把握产业的转移、产业的布局规划、产业的创新升级等方面的空间维度,才能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一)注重把握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空间维度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运用产业梯度转移这一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确定符合本地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根据技术和产业梯度进行产业的合理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有疏散功能这一层面的内容,目的是疏散北京地区的非首都功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有着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等功能,因此将一些相对低端、低效益的经济部门和一些公共部门疏散到河北、天津等周边地区有利于集中北京的政治功能,也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河北的许多市县承担起承接首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转移。河北地区的制造业相对发达,销售利润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因此将北京相对低利率的行业向河北地区转移,有利于疏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同时达到高利率的双赢局面,而天津地区属于滨海城市,产业处于聚集阶段,因此还没有产业转移的必要。

(二)注重把握京津冀地区产业创新升级的空间维度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发展,不仅要加强传统产业的发展,还要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加强产业的创新升级,将创新与产业相衔接,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产业的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考虑人才、技术、资金及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把握好京津冀地区产业创新升级的空间维度。首先,要在京津冀地区建立科技城,比如在秦皇岛南戴河建设科技城,这是模仿了日本筑波发展的经验,设立一个专门进行科技研究的地方。其次,要积极提供创新创业的良好平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的提出,掀起了创新创业的高潮,顺应了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需要国家和地方提供施展抱负的空间。最后,要合理规划一批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园区。北京、天津的科技产业比较发达,因此将一些科技产业和基地转移到河北,使其成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转化地,发展一些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产业,互通有无,促进协同发展。

(三)注重把握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的空间维度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要把握产业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发展专业园区,规划园区发展,区分好服务业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布局,增强配套服务,加强产业发展活力。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服务业占据的比重逐年提高,高端服务环节逐步向大中城市聚集,而生产环节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聚集发展,同时服务业与制造业进一步融合、渗透,制造产业通过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要合理规划产业园区,首先,要统筹规划服务园区的布局,调整服务业的发展格局;其次,要合理统筹区域工业园区与服务业园区的布局,集中发展“京津保”这一主要工业园区,并相应地建设相辅相成的服务业园区;最后,统筹工业与服务业等混合园区的布局,当工业园区缺少服务业支持时,要辅以服务业的支持,将生活、工作等设施配套建设,促进工业园区向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学英,于明言.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与合作[J].中国发展观察,2010(08)

[2]陈万钦.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空维度[J].2015(03)

作者简介:

赵盼(1991- ),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人,法学硕士,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业园区京津冀
磐安工业园区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