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2016-05-14 21:07曾粤
财会学习 2016年5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公立医院

曾粤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公立医院逐渐扩大了自身的规模,投资的力度不断提高,而投资和成本费用的增多使医院的资金缺口逐渐加大,当医院现存的资金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建立了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医保支付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疗费用的制约,必然产生医院垫付统筹资金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所以如何有效的控制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逐渐成为了医院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重点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控制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为根本的处发点和落脚点,分析了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特点、探究了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措施,以期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作用,引起更多业界人士的关心和重视,促进公立医院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现状措施

一、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特点

通过相关的分析和总结发现,现阶段医院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客观性、普遍性、可变性、损失性。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在经营过程中,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财务风险是必然的,资金活动贯穿于医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财务风险也普遍存在于医院活动经营全过程,并通过多种表现方式普遍存在,而且会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且财务风险的存在或多或少都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损失,包括资金的损失、财产的损失等。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现状

据调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逐渐意识到了加强财务风险管控力度的重要性,并且也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法来提高风险控制工作的绩效,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医院收支结余存在亏损现象、医院负债率普遍偏高、存在非正常支出现象、坏账损失增多、相关的制度规范实用性较差等方面。

具体来说就是现阶段随着新医改的逐渐推进,使得公立医院补偿逐步改为财政拨款、医疗收入和其他收入这三个渠道,也就是说公立医院不能通过药品加成来增加收入,因此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其次,一些公立医院为了扩大自身的规模,会出现盲目购置医疗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的现象,在医院的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的同时也怎加了医院的负债比例,也就增加了医院的财务风险;第三,近年来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在医疗事故等引起的医疗纠纷中不仅损害了公立医院的形象,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的非正常支出,而且这些资金是无法预测的,无疑会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第四,现阶段一些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形式化和模式化比较严重,不仅不能使相关的制度规范实现价值最大化,而且容易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第五,从坏账准备层面来看,一些医院的管理层对坏账准备和账务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一些医院虽然制定了坏账准备账务处理相关的制度规范,但是相关的指标和标准没有做到及时的更新和完善,实际操作和执行能力比较低,而且缺乏配套的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而容易出现无据可依,发生坏账损失无人追踪分析等问题,医保基金的入不敷出,导致公立医院垫付的医保、农合统筹费无法全部收回,无疑也给医院的财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三、控制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措施

上述风险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而且降低了医院资金的利用率,影响了医院其他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就公立医院如何做好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完善公立医院既有的财务控制环境

完善医院既有的财务控制环境,将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融入到医院的单位文化中去,为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医院财务风险得以缓解和规避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政府要适时调整政策,改变其导向,从而引导公立医院职能回归、规范经营、改善自身运营状态;其次,公立医院要善于把握和学习我国现有的政策规范和制度环境,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和特点不断完善和优化医院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环境;此外,要将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融入到医院的单位文化中去,使其能够对所有员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时时、事事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规避,全体员工互相监督、互相交流、互相合作,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度。

(二)完善既有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完善医院既有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是确保医院的财务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和规避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公立医院行业内部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制度,有效的避由于各个医院参保情况和实际经营情况的不同,以及投保额度不同、投保方式不同产生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要细化和全面化公立医院既有的财务制度、核算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监督管控制度,细化各个制度规范的指标和标准,提高各项制度规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使其易于操作,能够切实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进而在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医院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坏账准备

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坏账准备是控制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宏观措施中的又一重要举措。计提医疗风险基金要求每月按照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医疗风险基金,不仅可以列支一些突发事件成本,也可以作为医疗业务保险制度的补充,列支医疗保险业务赔偿不足的部分,此外还可以将这些风险分摊至每个月。应对预计无法收回的款项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计提坏账准备,采取备抵法作为资产的抵减项目。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坏账准备能够有效的增强公立医院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医院资金的利用率。

(四)加强预算控制的力度

加强预算控制的力度是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关键环节,所以首先要在公立医院中树立成本效益原则,确评价医院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效果,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其次,要在公立医院中施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力度,根据医院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其次,要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确保医院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风险的有效控制和规避。

(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也是微观层面中控制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要求医院要根据医院的特点和行业的现状以及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各个财务环节设立严格的警示值,形成一套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其次,要加大量化的力度,通过指标的横线比和纵向比等数据认真的分析医院涉及到的各项财务数据;此外,对于医院的投融资工作要做到量力而行,避免过多的税务和利息负担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将公立医院可能发生的萌芽风险给予化解,促进医院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提高。

(六)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力度

众所周知,现代公立医院面临的财务活动在日益增加,工作量也日益繁重,所以只靠人工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很容易由于人为的失误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所以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融使用力度,通过计算机来整理和分析这些庞杂的数据,不仅能够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的规避公立医院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七)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所以首先要加大对医院既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减少人为失误和错误造成的损失和风险;其次,要鼓励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其对现代化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此外,在医保、农合统筹费用管控中,要对患者医保凭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严格的调查,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国现行的医保政策和制度规范,加强对医保单位的合作和交流的力度,尽量减少和规避医保、农合统筹费用医院垫付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绩效,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四、结语

总之,做好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公立医院资金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经营情况以及我国宏观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规避风险的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需要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立医院实现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龚小丽,杜相品 .浅谈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 2015(24).

[2]张婷婷 .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卫计委: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改革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