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改进研究

2016-05-14 21:34梁青云
财会学习 2016年5期
关键词:供电电力企业财务

梁青云

摘要:2015年在广州举办新电改政策研讨会暨第一届电力体制改革高峰论坛,迎来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给地方供电企业带来发展空间和机遇的同时也使地方供电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提高地方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财务管理水平以应对挑战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地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

财务管理在促进地方电力企业转型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电改的大背景下,地方电力企业更应该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真正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改革、增强竞争能力。

一、地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财务管理责任意识淡薄

由于供电企业行业特点,地方供电企业管理层思想上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更重视满足人民日常用电需求即保证正常供电,以及更重视人命关天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而把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视为后勤服务业务性质,主要表现在:忽略对财务管理的资金投入、硬件设备投入以及忽略 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地方供电企业领导人对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现代化财务管理工作在促进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企业范围内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

(二)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会计基础不扎实,管理效能不高

目前,我国地方性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并不健全,一方面体现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管机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很难得到充分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也就很难得到确保了。造成的结果是: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如编制的会计凭证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多个业务在一笔凭证中反映等;原始凭证缺漏、填列不规范或审签手续不全;资产管理不规范,如长期挂账无法收回款项未及时进行清理,期末对资产未进行盘点等等。如果长期缺乏指向性、实效性的财务统计信息,那企业很难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地方供电企业缺乏个性化的风险防控体制,各项投资与筹资活动未进行详实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决策程序和制度不健全,使地方供电企业仍然处于较高的风险状态下运行,不利于地方供电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企业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严重缺失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地方供电企业基本建设的投入,对地方供电企业的资产不断进行升级改造,供电企业基建规模逐年扩大。巨额的资金投入迫切需要一支熟悉电网建设过程和电网建设期间财务管理的复合型的人才队伍,确保基本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符合农网资金管理要求和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而地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中对电网建设过程不了解,对电网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政策和会计核算不熟悉,很难满足地方供电企业对基建资金的管理要求。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不熟知电力供电的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造成财务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不匹配,差错和问题时有发生。

二、提升地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地方电力企业管理层应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要提升地方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强化财务管理意识。首先,治理层及管理层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定期听取财务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其次,要强化财务管理责任意识,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会计法》,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主要责任。地方供电企业管理人员一要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法规及相关知识,增强遵规守法意识,在单位内部营造依法理财、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三要深刻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步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地方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地位。最后,要注重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夯实财务基础

在强化了地方供电企业全体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创设了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的基础上,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首先,要依据国家现行财经法规建立、梳理、调整现行财务管理规定,结合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其次,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管体系。地方电力企业的财务监管必须由传统型、粗放型的监管模式向着现代化、精细化的监管模式发展,监管人员应该将各项监管工作细化,坚持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相结合,通过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监督检查,对可能出现财务违规违纪的情况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堵塞管理漏洞;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活力、逐步扩大规模,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地方电力企业的风险防控要从一朝一夕做起,要加强日常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如规范备用金的借出、使用和清理,杜绝侵占、挪用或改变用途,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自查自纠工作,组织专门审计等,并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把审计整改工作作为加强财务管理和改进财务工作的重要契机,狠抓落实、坚决杜绝各类财经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建立“以预防为主、以防治为辅”的风险防控体系,按照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原则,明确岗位及人员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形成权责分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实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项目进行过程中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及时对各管理部门、管理岗位、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运行风险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修正管理流程,完善内控机制,完善决策程序,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制度和措施,实现风险防范工作的闭环管理。

(三)注重复合型财务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

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一方面,地方供电企业要逐步制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制度,从招聘、选拔、培训、责任分配、奖惩等各环节出发,在选拔出真正适合地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发展需求人才的基础上加强多学科培训,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和总结。首先,针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强调财务人员对项目财务管理的责任制,财务管理人员应分项目深入项目部,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始、项目实施过程中款项支付过程等以及基本建设项目的验收、决算审计以及转固进行全过程追踪,增强对项目管理感性认识,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满足基建项目专款管理的要求,实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封闭运行的原则。其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强调财务人员下基层,深入供电企业的站所,了解供电管理的业务流程,理解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关联的本质,使财务管理流程与业务管理流程相匹配相协调,以正确处理财务管理问题、增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经过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财会管理团队;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掌握先进财务管理技术的主动意识,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熟练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数字整合技术等信息化处理技术,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发掘其相关性价值,从而为企业投资与发展提供更多必要的财务信息,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

三、结语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供电企业管理层应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平衡企业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电力安全管理等之间的关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夯实财务基础,注重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才能在电力体制改革中抓住发展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活力,应对全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丽莉.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2):51-52.

[2]陶媛.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13(17):75-76.

(作者单位: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供电电力企业财务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部分应急电源失电影响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