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初中化学八字方略

2016-05-14 05:36金新宇
化学教与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干燥剂用语书写

金新宇

摘要:学好初中化学的八字方略:分别是“读”“写”“记”“说”“思”“问”“做”“练”。

关键词:初中化学;方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4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5.018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而言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不仅是一门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而且初中化学知识点多、分化点不均、难学易忘。初三学生初学时由于不懂学法,往往事倍功半,但若开学初化学老师能很好地给学生介绍以下的八字方略,相信学生学习化学时则会事半功倍。

一、 “读”:熟读化学用语等化学基本概念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一直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好方法。因此,学好化学的方略之首就是熟读化学用语等基本概念。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种类繁多,如:有关物质组成的概念,有关物质结构、性质的概念,有关物质变化、以及化学量的概念等。这些概念抽象性强,不容易理解。只有熟读这些概念才能有所理解并掌握。因此,初三开学初学生就要养成每天抽出10-15分钟时间,集中精力朗读化学概念,第二天早上到校后再用5分钟左右把前一天所读化学概念再过滤一遍,同桌之间相互提问,如此这般,化学用语等化学基本概念一定能熟记于心。

二、 “写”:正确书写化学用语及专用名词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是中考试卷中重点考查内容。因此,作为初三学生必须熟读并正确书写化学用语。很多学生因为初三初学化学的时候,没有养成很好的书写习惯,导致在后来的中考、乃至高考中因为书写的错误而导致失分。如:H2O写成H2O,CO写成Co,Ag与Hg不分等。当然化学专用名词也是中考试卷中重点考查内容,比如:仪器名称、反应类型、物质名称、实验操作名词等。在考试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如下错误,如:长颈漏斗写长劲漏斗、催化剂写摧化剂、金刚石写金钢石等等。因此,养成正确、规范书写化学用语及专用名词的习惯非常重要。首先,第一次书写就应该看清老师的示范,规范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要注意大小写、上下标的不同点,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等。化学专用名词写的时候注意同音字的书写。其次,要经常练习,就是在作业中经常用规范的化学用语书写,作为化学老师也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及时指出错误。

三、“记”:上课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好笔记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而零碎,老师在讲课时,都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的。因此同学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进行复习,掌握重点,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课时“走神”。在记课堂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可在课本上标出,课后整理笔记时可补全。要经常不间断地进行复习,循序渐进,每天认真阅读课堂笔记,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每单元讲完后还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就可在整理总结的过程中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

四、“说”: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善于交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要“培养学生交流与对话的能力”。因此,在化学课上或课后都要敢于说,开始的时候不需要讲得面面俱到,能说多少就是多少,而且同学之间可相互补充。通过发言和交流,可帮助同学全面形成知识,同时达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促使同学参与学习、活跃课堂气氛之目的。教材上的讨论栏目,就是要求同学之间通过讨论后进行交流发言。如“金属材料”中有这样的讨论题,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进行以下讨论:讨论①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②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③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④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同学通过讨论后总结出:讨论①:因为铁的硬度大而铅较软,用铅制容易变形。②因为银的价格比铜高、资源少。③因为钨的熔点最高而锡的熔点很低,如用锡制,灯丝受热会熔化。④因为铁制品易生锈,镀铬是为了防锈也能增加美观,镀金价格太高,经济上不合算。通过发言和交流可以培养同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思”:课上勤思维课后勤反思和总结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学习就是学会思维”。所谓思维就是人的大脑思考问题的这种内部活动。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前后联想和扩展想象。如学到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和石墨(最软的矿物之一)后,应想一想,它们的硬度为何竟相差这么大?通过思考找出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致;又如学到二氧化碳的制取时,应通过制二氧化碳的原料的状态(石灰石为固体,稀盐酸为液体且反应不需加热)来思考,其制备装置同氢气相似,通过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能溶于水)和密度(比空气大)思考出,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者结合便可知道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除了课堂上勤思维,在课后的练习和复习也应勤反思和总结。如学习了各种干燥剂后,应学会给它们分类并进行比较: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是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溶于水呈酸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氨气;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因为吸水后变蓝色,所以它不仅可以做干燥剂还可以用来鉴别有没有水;另外还有食品干燥剂等。因此,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勤思考和勤反思总结。

六、“问”:学会发现问题并会经常问问题

化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比如从我们的食品中发现一些化学问题。同学们喜欢吃膨化食品,那就可以问一问这些食品包装袋内鼓鼓的,里面会有什么气体?为什么要充气体?又比如说一些诱人的油炸食品,为什么那么香?会不会有一些添加剂,对我们人体有没有危害?还有月饼、旺旺雪饼等食品包装袋内有一小包干燥剂,它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能作干燥剂?等等。同学之间可以用学到的化学知识一起讨论或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去查找答案。除了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也可以在化学实验、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发现问题。经过几次反复下来,班级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从身边找出一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来。比如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时,设想一下如果蜡烛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观察到的现象会不会不同?比如有同学提出了有风和无风的情况下蜡烛燃烧的现象不同;也有同学提出了点燃时间的长短会导致火焰的形状变化;更有同学提出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蜡烛熄灭后的现象也不同,有的有白烟,有的没有等等。

七、“做”:积极动手做课堂内外各种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贯穿了整个化学学习的过程。众多的化学概念、定律以及性质来源于化学实验。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初学者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同学们课上要认真、细致的观察老师所作的演示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同时,还要积极动手做实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八、“练”:选择适当的习题练习可提高能力

通过选择适当的习题练习,可提高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练习时,可一组一组地做试题进行练习,使同学在一定的时期内,集中精力解决某类问题。可起到集中目标、强化训练的作用,有助于培养自己比较、概括的能力,促进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练习时多归纳解题思想,不要盲目做题目,多想这些题目能巩固哪些化学知识,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哪类题目我一直做错,原因是什么,通过提高练习的质量,相信同学的解题水平一定能提高。尤其在中考复习阶段是题海战时期,练习题很多,我们一定要认真选择题目,不可拿来主义,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习题,以及自己需要攻克的题型。难度高的题目可以和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

俗话说“一窍通则百通”,教学无定法,学习也无定法。学好化学的关键还是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肯动脑筋,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宝华,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干燥剂用语书写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生活中的化学
干燥剂用处多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书写春天的“草”
礼貌用语大家学!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网聊用语荟萃
春节用语的英语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