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物质的量”微课教学设计

2016-05-14 06:36姜大雨张莉王乐乐
化学教与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迁移教学设计微课

姜大雨 张莉 王乐乐

摘要:学生不会计量微观粒子,但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计量宏观物质的经验。米粒,体积小,数量大,计量过程与微观粒子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宏观计量“数米粒”切入与微观计量发生联系,利用学习迁移理论进行关于“物质的量”概念教学的微课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学习迁移;微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00-00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2.000

“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可以作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移动教学、碎片化学习等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料素材的教学形式,以时间为10分钟以内按照课程标准或根据教学需求录制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1]。“短小精悍”是微课最大的特点,其中“短小”是其无可取代的优势,但要保证讲授时间不足10分钟的课程的教学效果,微课的教学设计就必须做到“精悍”[2]。一节讲解不够“精悍”、透彻的微课,再“短小”也是浪费学习时间。

所谓“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3]。本文的教学设计借助微课“短小”的优势,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确保微课“精悍”教学效果的实现,减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学设计理念

1. 教学设计理念:学习迁移理论

当学生的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触类旁通”的过程,这时一种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者情感态度就对正在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者情感态度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于是发生了学习迁移。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或认知结构、动作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基础之上进行的,而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则为学习的迁移。

2.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理念立足于学生在学习“宏观计量”之后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对“微观计量”学习过程产生的影响,即所谓的学习迁移,进行关于“物质的量”微课教学设计。

对于一袋大米的计量,米粒体积小,数量大,计量过程与计量微观粒子有很多相似之处。见表1。

本教学设计先通过在宏观角度对大米在“数量”上以“堆”为单位进行计量,为学生发生学习迁移做铺垫。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学生头脑中发生“触类旁通”的过程,以学生头脑中宏观计量单位“堆”的概念同化微观计量单位“摩尔”的观念,以物理量“数量”的概念同化物理量“物质的量”的概念,从而由“宏观-计量”过渡到“微观-计量”,减小学生建构新概念的难度,使正向学习迁移过程顺利产生,见图1。

二、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教材将教学内容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学生升入高中,进入化学学习的新阶段。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交待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强调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此之上,第二节讲了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突显化学计量作为化学实验对化学探究的工具性作用,突出化学计量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知识逻辑上又呈现螺旋形推进,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化学中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学习,知道微观粒子是“一个”“一个”存在的,为“物质的量”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认知基础:学生在之前的生活、学习中已学会用“集合量词”(即本身包含数量的量词)计量事物,如:“一双”“一捆”“一堆”。

情感基础:通过前期的学习,化学在学生心中已形成以实验为支撑的精密科学的学科形象。而“化学计量”作为工具性知识点服务于支撑化学学科发展的实验,这样的作用性地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3. 微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总结

“化学计量”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十分关键。关于“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学,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合体”如同在空中建造楼阁,使学生的学习存在难度。“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可以采取一种“接地气”的方式,先从“宏观计量”说起,建立与微观计量的联系,再一步步过渡到“微观计量”。教学过程中学习基础铺垫打得好,学生的学习阻力小,学习信心强,学习兴趣浓。

学习迁移理论可以成为化学教学中的踏板,教师可以借助其减小学生的学习阻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此同时,学习迁移有正迁移、负迁移之分,利用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设计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也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阻力,所以教师要做到在充分考虑学情并且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岩.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学的应用微课模型为例[J].化学教育,2015,36(11):22-24

[2] 焦建利. 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1(24):4-6.

[3] 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4-286

猜你喜欢
学习迁移教学设计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迁移理念在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