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转型 从杭州峰会起步

2016-05-14 12:40何亚非
中国报道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济体峰会机制

何亚非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G20轮值主席,将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中国将作为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主办G20杭州峰会,美丽的西子湖畔将迎来众多重量级的领导人与会。目前,世界的目光已经聚焦中国,希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两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

中国被寄予厚望

中国主办今年的G20峰会是2014年G20布里斯班峰会决定的,之所以决定由中国而不是日本来主办,主要是希望中国能牵头协调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以推动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增长;另一方面是寄希望于中国能在G20的转型与改革上发挥引领作用,以适应世界力量对比的消长,即从应对危机机制转为全球经济治理、解决世界经济难题的最高机制;同时,希望中国有效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防止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回顾2015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提升了在传统国际机制中的代表性,并在新国际机制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显然有利于提高SDR作为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和代表性,提高SDR的吸引力。12月,美国国会终于批准了IMF份额改革方案,标志着意义深远的IMF治理改革有望牵引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同时,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首次承诺全面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并就出口融资支持、棉花、国际粮食援助等达成新的多边规则。这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中国还在同期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新股东,为落实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欧金融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支撑。

这些改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解决全球经济难题,须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继续深化改革,更具活力和执行力。

就中国而言,要利用好G20这个全球治理的首要平台,加强与各成员协商求解世界经济的难题,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需要身体力行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特别是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转型与改革,以提高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进而推动国际关系进一步民主化和世界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公平、合理。

重要性和挑战并存

中国需要以召开G20峰会为契机,带领G20迎接挑战,克服G20影响力下降、内部分化严重等困难,使之恢复2008年至2009年时期有效应对危机的“活力”。这同时也是对中国的严峻考验。

与此同时,G20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机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全球治理离不开G20,世界也离不开G20。在全球化推动下,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G20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在全球治理中地位凸显。自2009年取代G8+5以来,G20是当今世界唯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平等对话的最高机制。

不过,G20机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首先是G20的“合法性”。G20自成立之初就遇到“合法性”问题,不管G20成员占全球GDP份额有多大,如何合法地代表整个国际社会是需要进行精心的制度设计的,因此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在法理上如何衔接亟需解决。

G20在决策与执行方面缺乏效率,往往“议而不决”“决而不动”。G20要从危机应对机制转向长期全球治理、解决全球经济金融难题的主要平台,致命的“硬伤”是决策效率与执行能力问题。由于G20“非正式性”与“论坛”定位,G20决定缺乏法律执行力,口号多于行动。

同样,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制约了G20决策所必需的协调和共识。G20囊括了世界主要大国,这是好事,也是难事。大国之间近年来地缘政治博弈不是减少而是加剧了,无论是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冲突,还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都对大国协调一致产生各种影响,包括负面的影响,而大国团结一致恰恰是G20有效决策和有力执行的基础。

杭州峰会备受瞩目

中国今年的杭州峰会世人瞩目,需要紧密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治理现状,在以创新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更加重视发展议程等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开成一个承前启后、具有历史开拓意义的峰会。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是“牛鼻子”,也是各国关心的核心议题。中国“十三五”规划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和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对G20和其他国家都有借鉴意义,可以体现在杭州峰会的议程和设计中。促进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条是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的协调,其实协调的核心是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把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放在重要位置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按照IMF的量化评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将达30%至40%。

未来五年,为实现G20的转型与改革,中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理顺和确定G20优先议题,突出解决发展议程的短板,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供给安全等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同时兼顾竞争中性原则和气候变化融资等发达国家关心的议题;尽早建立G20秘书处,以提升G20研究问题、提出议题、制定政策和执行决定的能力;以IMF改革为牵引,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解决“合法性”问题,可以法律文书的方式逐步确立与联合国的关系,把IMF、世行、WTO等转为G20的执行机构,在联合国改革的框架内完善G20本身的治理架构,确立G20的全球治理法理地位。

猜你喜欢
经济体峰会机制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
历届峰会回顾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