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光明

2016-05-15 03:10迟有道
工友 2016年2期
关键词:阳明心王阳明良知

文_迟有道

我心光明

文_迟有道

自己无论身处多么困难艰苦的环境,都需要修炼内心,实现心态的端正,心灵的净化、思想的提高、精神的超越。

王阳明的一生,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本书以长篇历史小说的形式,呈现王阳明的一生。只有还原历史场景,才能真正读懂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儒家四大核心人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我一直顶礼膜拜的先贤之一。

当我知道日照作家高兴宇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时,第一时间就买了一本。当我收到这本书时,心中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这是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共40万字。读之前我在思考如何读这本书,如何做读书笔记,我没有现成的检验,只好暂时以历史人物出场为线索。当做完两页的读书笔记时,感觉这种方法不正确,应该以王阳明幼时求学开始,一直到他的思想学说形成为线索。

1

王阳明起初名字叫王云,5岁之前还不会开口说话,后经净空法师指点,改名守仁,才会开口说话了。王守仁自幼勤奋好学,认真听讲,有超人的记忆力。11岁之前随饱读诗书的祖父王伦成长,11岁时随父亲王华从浙江余姚来到北京,在北京明德书院读书受学。那时就立下人生三大目标:立德、立功、立言。读书是为了学做圣贤,是人生头等大事。18岁时,在江西上饶拜见儒学大师娄谅,娄谅说道:“做人就应有毛竹气度,沉得住底气,耐得住寂寞,俯下身子,站稳马步,厚积薄发,将来才会成为圣人。”

王守仁以后又跟从叔父王冕学经博史,准备科举考试。21岁时中乡试,遍读朱熹著作。28岁时考上进士,任职于工部,从此步入仕途,后任刑部主事。后来因病辞职归乡,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隐居养病,改名王明阳。

2

明武宗正德元年即公元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西北龙场。在龙场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突然有了顿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而不是外在的事物。只有具备强大的心力,在任何困难面前,才会有坚强的意志,也就不会身处逆境而忧伤了,不再为探求世间的是非标准而困扰了。

正德三年即公元1508年,王阳明在贵阳文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学说,“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合一”也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白狼,一只黑狼。这白狼是善,是良知;这黑狼是恶,是私欲。只有白狼战胜了黑狼,良知才会变成良行,实践知行合一。形象的说,格物致知,就是铲除黑狼,留住白狼,这句话就是高兴宇著的《王阳明》的思想精髓。在天上,没有比日月再光明的;在人性中,没有比良知更光明的了。

3

王阳明为了传播知行合一,收了徐爱、黄琯、冀元亨、薛侃等众多门生。其中徐爱是王阳明的第一门生,他“疏通辨析,畅其指要”,为阐释和进一步发展良知学说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惜天妒贤才,徐爱英年早逝。王阳明痛心疾首,连续三天哽噎不进食。徐爱和薛侃先后完成著作《传习录》,是一部王阳明和弟子们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

王阳明49岁时,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从良知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形成了完整的自成体系,史称“阳明心学”。其中“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和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面冠一“致”字,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说明了“致良知”就是实践良知。门生薛侃、黄宗明、邹守益、王良、袭衍、钱德洪、穆孔晖、马明衡等遍布大江南北,潜心传播阳明心学。众门生所到之处,听着无不云集,一直到现在仍有无数的阳明心学的崇拜者。王阳明也被后来的中外名人称为人类心灵导师。

王阳明虽然一生历经无数坎坷,但总是能靠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内心,战胜自己,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成为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卓然一代伟人。

4

高兴宇著的《王阳明》,我历时8天,集中全部精力。我为了一边读一边做读书笔记,大部分章节是在读完第一遍后,我再静下心来沉淀所读内容,脑海里重新梳理思路,再读第二遍时,才下笔做读书笔记,既要简明扼要,又要突出重点。当涉及刘瑾专权、刘六刘七农民武装起义、擒获宁王、平定江西等重大历史事件时,我会结合书中内容,再去参考这一历史事件介绍和历史评价,以便加强记忆,并与全书融汇贯通。当读到王阳明和弟子们一问一答,答疑解惑良知学说时,我感觉自己好像也在现场,充满了诸多疑问。我又感觉和高兴宇老师,对面而坐。我就是高老师的弟子,虚心请教如何把王阳明的“阳明心学”,灵活运用到现在的社会和为人处事当中。

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让我的心灵至上而下的接受了一次彻底的灵魂洗礼,是我目前体会最深的一本心灵励志读本。我深刻领悟了阳明心学的神奇智慧,是洞穿纷繁复杂社会、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人的“心灵之学”。告知自己无论身处多么困难艰苦的环境,都需要修炼内心,实现心态的端正、心灵的净化、思想的提高、精神的超越,逐渐达到人格完善。人人心里都有一份良知,也有一份私欲,但这份私欲不能建立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不能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做事要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提高自己的高度专注力。做人要言行一致,公平正义,光明磊落,不断的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正气,为人人都获得智慧、幸福、美好的幸福生活和人生而努力!

我心纯粹,我心光明。

猜你喜欢
阳明心王阳明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真正心平气和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良知
“阳明心学”是宁波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源泉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