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的“小动作”,不可忽视的抽动症

2016-05-16 20:01周静冬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6年5期
关键词:抽动症小动作儿科

宝宝聪明顽皮,有时会故意做些小动作自我取乐。因此,有些小动作如眨眼、挤眉弄眼、抽鼻、口角动、转头等常被父母忽视,认为是宝宝有意在玩耍而未予足够的重视。殊不知,这些动作可能是抽动症的信号和临床表现。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儿抽动症。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呢?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快速、不自主、突发、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抽动症有哪些主要表现呢?

抽动症常见的表现有:眨眼、皱眉、咧嘴、张嘴、点头、仰头、摇头、扭颈、伸舌、耸肩、甩手、跺脚或腹肌抽动等,喉中或鼻中频频发出不自主的、无意义的、单调的声音,如哼、哈、啊,声调高低不等。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严重时会出现暴躁或孤立少语或其他行为症状。

抽动症容易被漏诊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抽动症初期,部分宝宝常以单一症状为主,这类宝宝的单发症状最容易被忽视和漏诊。如眨眼常被误认为是眼睛疲劳、过敏性结膜炎;搐鼻、挤眉弄眼常被误认为是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眼鼻痒等原因所致;清嗓子常被误认为是咽炎或咳嗽;说脏话(亦称秽语)常被误认为是模仿或不良习惯;舔手、摸脸、弄舌、吐气、吐口水等动作常被误认为是小动作、不良习惯等等。这需要父母仔细观察,当其他原因排除后,宝宝的抽动症症状是否依然存在。

抽动症的特点

1. 多变性:抽动症的表现具有多变性,常常由一、两个部位抽动发展为多个部位抽动,抽动动作时常变化,通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运动抽动为首发症状,而后向颈、肩、肢体或躯干发展,常由简单发展到复杂。

2. 不能自控:抽动症状不受意识支配,宝宝是无法自我控制的。强行有意识控制也只能是短时间的。

3. 睡眠时消失:白天清醒时症状出现,入睡后消失。

4. 随情绪、饮食变化:感染,情绪紧张、激动或疲劳时加重,进食不健康零食常加重。

抽动症的病因

1. 与遗传因素有关:该病多呈家庭聚集性,常几代人中均有患此病者。

2. 感染因素:与链球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性脑炎、肝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常可诱发或加重此病。

3. 体质因素: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大脑运动分析器兴奋性高,容易发生抽动性反应,尤其是敏感的宝宝或个性强、固执的宝宝。

4. 躯体因素:开始常常是身体局部不舒适,如眼痒、眼干涩,鼻痒而出现眨眼、抽鼻等症状。当局部不适去除后,这些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

5. 精神因素:家庭不和谐、气氛紧张;或父母教育方式不正确,对宝宝要求过分苛求,动辄斥责;父母神经质,致使宝宝精神压力过大,情绪焦虑;或精神上受意外刺激如惊吓、恐惧等,均可引起和诱发抽动症。

6. 微量元素:铅中毒、锌或铁缺乏也可能与抽动障碍有关。

抽动症的应对

宝宝患了抽动症,父母切莫惊慌。首先抽动症是可以完全治好的。其次,抽动症不影响儿童的智力,对身体和生长发育也没什么影响。但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抽动症会严重伤害宝宝的自尊心,患儿一般都会因为一些动作或声音遭到其他同龄儿童的嘲笑,所以大多都有自卑、胆怯、缺乏自信的心理。抽动症也会导致宝宝注意力不集中,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宝宝容易发生意外,所以需要父母的时刻照顾。抽动动作幅度大者或异常发声响亮者则会影响周围的人。

宝宝患了抽动症,父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宝宝抽动症状较轻微,能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好转,不需要治疗。当然,有个别宝宝在去除一些诱因后,抽动动作就没有了。大多数的宝宝则是动作逐渐加重增多。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有抽动症,要及时就医。中医药治疗抽动症,有很好的疗效,通过调整阴阳,增强体质,标本兼治,减少复发,一般治疗的疗程需要3个月到半年,父母要有一定的耐心。

抽动症的调护

1. 精神心理治疗:了解抽动症不是宝宝故意所为,且宝宝不能自己控制,父母首先要关心和理解宝宝,不责备,不过分关注。并帮助宝宝消除心理困扰,减少焦虑、自卑情绪。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尽量让宝宝思想放松,避免过度兴奋激动和紧张疲劳,不使情绪过于激动,不看恐怖影视剧,不玩电子游戏。增强患儿的自信心,这将有利于疾病恢复。在临床上,越是年长、要强、心思重、情感丰富的宝宝病情恢复的越慢。

2. 可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放松身心。

3. 食物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等)和咖啡因的饮料可加重抽动症状。应避免食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零食、熟食、半成品等。

4. 调节饮食起居,避免因宝宝生病而导致抽动症状加重。

作者简介:

周静冬,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海派徐氏儿科传人,上海市中医儿科培养人才。擅长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喘、急慢性扁桃体炎,抽动症,便秘、厌食、吐泻,多汗夜惊、鼾证、性早熟、湿疹鼻炎、肾病遗尿等疾病。

现开设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动症专科门诊。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周五下午,周六全天(总院)

周五上午(石门一路分院)

猜你喜欢
抽动症小动作儿科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养护膝关节常做小动作
儿科专栏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用小动作点燃“小宇宙”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