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生命场景的创作隐士
——张舒嵎

2016-05-16 03:45朱启助台湾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1期
关键词:陶艺创作生命

◆朱启助(台湾)



形塑生命场景的创作隐士
——张舒嵎

◆朱启助(台湾)

陶艺家张舒嵎ZHANG SHU YU

张舒嵎,1962出生于南投县竹山镇。曾任第十一届台湾陶艺学会副理事长、南开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与设计系助理教授,现主要从事专业陶艺雕塑及西画创作,担任荷田陶房艺术总监、灵应创意艺术总监。在台中市文化中心、台北今天画廊、南投文化中心、台南市东门美术馆、台北福华沙龙、台南东门美术馆、国立省交响乐团、云林科技大学、文教基金会欣荣图书馆、莺歌陶瓷博物馆、侨光大学艺术中心、国立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美学馆等地举办个展40多次;部分作品参加台湾陶艺展、南投地方工艺展、台湾当代陶艺风貌展、全国现代陶艺邀请展、台湾工艺之家大展、台湾文创特展、国际生活工艺双年展、第十四届杭州工艺博览会等展览。

出身农家,在辽阔的田野间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涵养了张舒嵎质朴与乐观知命的创作元素。虽然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但身处升学主义挂帅的年代,苦读升学似乎是农家子弟的唯一出路,身为独子的张舒嵎更不敢拂逆父母的期望,进入专科学校选读电机工程;然而对艺术创作的冲动却丝毫没有减弱。在服完兵役进入职场后,反而更坚信自己想要走的路,于是利用空闲时间拜师彰化周邦永老师学习,虽然仅仅半年,但热爱创作的艺术生命却也自此展开。就在26岁那年结婚完成终身大事后,他对父亲表示:“给我两年的时间去尝试艺术创作,如果闯不出名堂来就放弃。”张舒嵎认真执着的决心,透过自学方式学习西画,努力写生及创作,就在1992年,才28岁的张舒嵎便以风景写生画作及人物为展览主题,在台中市文化中心首次举办个展,同年又受邀在台北“今天画廊”进行展览,在短短的五六年间有着画廊的支持与行销,每每都有不错的成果及回响,因此也获得了父亲的认同及家人的支持。

喧华古朴的南方澳 水彩 张舒嵎

黄昏奏鸣曲 水彩 张舒嵎

庆幸的是,十年间的绘画经验,透过写生创作及人物描绘,给予张舒嵎强烈丰富的形式上的表现力与生命上的体悟及穿透力,在转换至立体创作的陶艺雕塑上时,自然有比别人更多的题材与创作动机。若艺术的表现是在获得观赏者的共鸣,那么张舒嵎的艺术呈现,无疑是一种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更是表现个人独特世界观的方法:一系列的水牛、牧童作品,充满乡下农家田园乐的儿时记忆,还有生动刻画学生头顶书本伸出双手、而老师手持教鞭的体罚场景,诙谐地传达当年校园体罚盛行的学校趣谈,都是他捏塑的主题。对时事敏感关心的他,也曾创作不少反映时事的主题,侃政治人物的作品也常出现在他不经意的创作里。另外,跳脱传统具象泥塑的人物作品,刻意拉长身子,没有五官表情,是张舒嵎极具创意及由繁入简的变形提升。透过熟练的窑烧经验及绘画心得,在作品中先作画,再以剪纸方式呈现阴阳剪影,喷上釉药进行二度氧化烧,随兴而灵活的线条搭配出粗犷朴拙的造型肌理,作品极具创意及艺术性。“我喜欢残破与破坏性”,张舒嵎这么说。或许,他在乎的是作品的神态与内在的情感;或许,乡下人的淳朴性格不喜欢浮夸与过度装饰;或许,那些不完美正是塑造美感的冲突元素。

“直观”“随性”“戏谑”“玩世”“悲壮”是张舒嵎坚持的创作理念。透过生命的反刍,在“虚无”及“存有”的生命状态里,极端专注地表现每个一闪而逝的思绪或灵感,认真而执着地塑造每件作品。“坚持”与“孤独”是预见成果的必经之路,“荷花田陶工房”至今已走过近14个年头,张舒嵎以惊人的创作力及精准的市场洞察力,几乎年年都有创新的作品展出;同时也不断地以前卫的创作模式及新的主题引领着陶艺新进,无私传承。

张舒嵎说:我的艺术人生,从生活出发,却不用在生活;仅用来对生活的体悟,也随性反映当下的社会现象。

每次回乡拜访,看着他的作品,除了满足以外,也更期待着再访时的惊艳与喜悦。

开战 陶雕·釉彩·原木 (含木座) 张舒嵎午后闲情,凉风徐徐吹来, 两个男人在大树下,竟然不顾多年情谊,手不留情,开战厮杀!

小雨来得正是时候 铜雕(分白,古铜两色) 张舒嵎

那些日子 铜雕(分土白、古铜两色) 张舒嵎

猜你喜欢
陶艺创作生命
《一墙之隔》创作谈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创作随笔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