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社团活动模式研究

2016-05-16 20:18陈曦王海笑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

陈曦 王海笑

摘要:文章指出,职业学校专业社团在选择更合适的活动形式前应当结合学校的师资水平和硬件设施(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及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有在全面了解学校实际情况,掌握社团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和科学应用程序后才能更好地将其服务教学。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社团;活动模式

学生社团的定义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传统学生社团主要局限于体育、艺术等方面,社团活动缺乏新意,社团性质与学生的专业兴趣对应性不强,因此不能适应大多数学生对专业技能拓展的需要。中职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从业能力,激发创业潜能,为就业和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中职学校专业学生社团应该更多地与专业相结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社团活动这一载体,提供学生专业发展的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作为课堂专业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1.职业学校社团活动现状分析

本人于2006年建立了南京市莫愁中专计算机维修社团至今已有10个年头,并一直担任指导教师。

我校其他专业课教师也建立过一些相关专业社团,一线教师都要承担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由于精力有限、活动时间等因素限制,大都很难长久。笔者建立社团的初期仅凭着热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社团成员不仅没有壮大还有流失。现有问题包括:(1)社团成立初期笔者亲力亲为,每次社团活动也主要以亲自授课的形式,投入精力多不说,学生发现社团活动变成了上课学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日减。(2)学生管理松散,学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社团成员的流动情况比较严重,社团并没有比较强有力的约束力,基本要靠社团成员的自觉性和兴趣来维持社团发展下去。(3)社团没有发展目标,管理缺乏手段,发展没有规划,活动开展随意,无计划,很多社团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最后无疾而终。(4)社团的活动经费来自于学生自筹,部分发展比较不错的社团还能受到校团委行政经费的一部分资助。社团活动要开展得有声有色,资金保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可是自筹经费不稳定,校团委的经费也是杯水车薪,这也成为制约很多社团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社团活动的场所和必要设施的缺乏,也会令社团的活动效果大打折扣,活动作用不能发挥,学生兴趣缺乏,更别谈综合素质的培养了。

当然除了上述的几点,一个社团从成立之初到走向消亡,总是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所以回头望去,“莫愁中专计算机维修社”走过的10年间,社团总体是向上发展的,不断地完善和壮大,不仅许多学生通过社团的培养,解决了自己和身边同学、老师的计算机问题,还为社区居民解决了许多计算机软硬件问题,取得了学生教育和学校社会良好声誉的双丰收。对学校并且还为后来出现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发现和储备了一批好苗子。看上去像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这中间一定是有可循的客观规律在发挥作用。经过对手中的资料分析和冷静地总结和思考,首先对社团活动开展的有效的组织活动形式作出以下的归纳和总结,并且易于实施和推广:

2.创设多形式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有事做,爱做事,能做事

2.1根据学生特长爱好,细分活动小组

每一名学生来到社团都是带着不同的学习方向和目的的,有的希望能在软件和软件系统层面解决自己曾遇到的计算机故障;有的希望多了解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还有的对计算机硬盘和存储设备的数据丢失后如何能找回充满了好奇。所以笔者针对学生的不同目的和学习愿望,将社团内部分成了3个小组,分别取了是:“计算机软件维护派”“计算机硬件维修派”“数修玄门派”。仅从名字上能马上知道各小组的特长分工,还能马上吸引到学生。每组选派社团里对应的技能最强的学生组为组长,安排和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活动。极大地解放了指导教师的辅导压力,并且通过辅导也提升了组长的学习兴趣,树立了自信,加深了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同学之间隔阂较小,小组讨论学习的氛围比老师辅导更浓。

2.2定期组织社团技能竞赛,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有了分组学习,还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社团设立了“计算机维修精英赛”制度。每学期社团活动结束时组织各小组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考核学生技能水平,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学分1分,并发放“计算机维修社团优秀学员奖状”或“计算机维修社团***组合格学员”,拿到合格证书的学生可以选择换组学习,并且拿到计算机维修社团优秀学员的学生在老生离校时可以接任社团小组组长,并参与社团团长的聘任。定期竞赛制度,不仅能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还能考核社团各组活动的质量高低。

2.3依托校园和社区开展技能服务活动,创设技能实践的平台

本社团主要致立于拓展学生专业方向,开拓视野。提升专业素养,扩展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力,重点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与维护能力,能够完成人们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发生故障的自检自修。组织了计算机公益维护、咨询服务等多方面的活动,并积极服务于莫愁中专广大师生,同时训练了社团成员“实战”的能力,在面对一个有故障的电脑时应该怎样检测故障,排出故障,积累更多的经验,不单单仅限于纸上谈兵。学会了维修电脑就多了一份技能,开拓了就业的方向。

活动包括计算机维护和计算机相关设备咨询服务,也是方便全校师生的。现在的电子产品鱼龙混杂,对于没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大部分师生来说,分辨电子产品的好坏有一定困难,社团就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购买正品电子产品的咨询平台,这个活动不仅能方便全校师生,还能练就新社团成员们分辨电子产品好坏的火眼金睛。同时吸纳新成员,广纳贤才,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能够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回馈学校。

2.4社团内设立创业协会,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职业学校是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出校门就直接面向市场就业。学校没有安排社团经费,所有社团活动的经费都是笔者自己提供,经费非常有限,导致一些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笔者结合学校的“学生产业园”,利用中午时间,在学校南大厅设立临时柜台销售u盘、鼠标等计算机外设耗材,进货渠道为南京珠江路的电脑公司的相关正规代理商,保证产品正品行货,销售定价不高于市场零售价,并且提供计算机硬件组装配置和相关产品咨询订货业务。为例保证业务开展,设立了市场宣传、产品销售、财务3个部门分支,并选派社团内部骨干做相应负责人,老师作为“董事长”进行监管,社团社长担任总经理。社团收入笔笔清,财务2人分别负责现金管理和账目管理,市场宣传负责校园宣传,广告发放,销售部进销货,社团收入全部用为社团活动的费用,如用于学期末评奖的奖品采购和活动组织费用,并在学期末将账目交学校审核。

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励了社团成员产业的热情,并在活动中也体验了创业的过程。为未来走出校门迈向社会自己创业作好了能力和心理上的初步准备,为学生自己创业提供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

2.5走进企业参观学习了解行业向,从技能和心理上为走向岗位铺平道路

社团利用学校计算机专业与互联网安全第一品牌360同城帮深入合作建立360在线和上门服务实训基地,配备完善的实习实训设备、教学资源,使计算机专业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3个专业发展方向共同受益,在学生完成2年的文化专业课学习后,通过360的认证考核,并在社团活动中安排在顶岗实习,利用360安全卫士服务平台,通过网络、电话、邮件、即时聊天工具、上门、送修等方式,为全国范围线上客户及学校区域线下中小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网络及服务器调试、操作系统、浏览器、驱动安装、硬件维修、数据恢复、网店装修、图片美化、手机换屏换电池、二手手机回收等服务。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及实习阶段不仅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社团也利用自身的优势,向有志向维修发现就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在企业实践的机会,社团学生技能和就业的心理准备上比普通学生更胜一筹。30%优秀的社团成员,毕业后可直接通过360线上自主创业平台实现就业,彻底改变了中职学生就业难、就业不对口、从业岗位低端、得不到社会认可的现状。

2.6每学期一次的社团旅行,促进成员交流,增强社团凝聚力

每学期社团成员组织一次外出旅行,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在范围市区以内进行户外拓展等小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成员交流,增强社团凝聚力。

以上就是笔者对社团多年建设的一些粗浅的经验,希望对职业学校同样在专业社团建设道路上探索的一线教师有所帮助和参考。总之,在选择更合适的活动形式前应当结合学校的师资水平和硬件设施(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及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有全面了解学校实际情况,掌握社团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和科学应用程序后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职业学校计算机社团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实施能力教育的潮流,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是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很好的发展探索。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液压与气动教学探索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