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量化管理初探

2016-05-19 09:44高红梅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本班意识

高红梅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也就是这个基层单位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级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建设好坏,更关系到学生素质和能力是否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难怪有“求学找好校,好校找好班”的说法,而好班的最重要依据是有一个严教而善导的班主任。因此,班级管理的好坏就显得十分关键。

然而,班级工作事务繁杂、琐碎,如按以往的工作方式方法来管理班级,那么班主任就将“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即使“跑断腿,说破嘴”,往往还是“按下葫芦又起瓢”。由于班主任整日忙于处理日常班级事务,成了“事务主任”,既分散了从事教育教学的时间精力,又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成效。再则,由于缺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的原始数据和基本材料,造成单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考查学生,无法对他们做出比较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得对学生的教育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另外,给学生做鉴定写评语只凭印象,主观性强,甚至公式化、概念化,使鉴定评语失去了原本具有的评价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些不足,显然不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国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素质教育”的含义时,特别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中学德育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意识。他还着重阐述了“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即:遵纪守法、对社会的责任感、忠于职守。其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有体现,关键就在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排头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去体现这种“公民意识”,并且落到实处。

在班级管理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素质,也要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无疑需要对班级管理进行改革。本人在多年的初三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在借鉴其他班主任经验,针对本校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在校表现量化考核表”,并在本班施行,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班主任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分数评定:由班主任根据每天早晚自习的下班辅导教师、每节课的课任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考勤登记为主,加上班主任自己的巡视检查,每天考评,每周公布一次结果。

制定“考核表”是有各方面的考虑的。本班是毕业班,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成绩有差异。因此就需重在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公民意识,以利于社会更好接纳他们,他们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初三学生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他们,就难免在纪律上、学习中、文明礼貌方面有所松懈,甚至是无所谓。只要把学习成绩提高了,其他的就可以不顾是初三学生中较普遍的心理。如果不把这种心理状况加以扭转,就可能使班级人心涣散、纪律松懈,就无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就谈不上形成集体凝集力,责任感,当然就更谈不上提高素质和能力了。

事实上,这个“考核表”是比较简单,其初衷是为便于操作,但也把基本内容包括进去了,不外乎是遵守纪律、学习劳动、文明礼貌等几个方面。

要施行“学生在校表现考核表”需要做宣传和教育工作。要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讲清实行的意义、好处。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民主讨论该定哪些条款、怎样评分、评多少分以及怎样处理等问题,班主任根据这些意见加以整理综合,最终确定为条款。这样,就能比较顺利地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班上实行管理量化考核后,学生普遍感到日常生活与纪律有了紧密联系,并且与评分挂钩,有了更直接、更直观的印象。以往有些学生较普遍的迟到早退已绝迹,缺交作业试卷的现象已杜绝。就是原本最令人头痛的轮值制度也十分顺利,再也无须班主任去督促了。现在整个班级秩序井然、学生努力学习、遵守纪律、讲究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当然,对班级学生的量化考核管理由于尚处在摸索阶段,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确实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治、自理、自立能力。这种管理模式还得到学校特别是政教处的肯定,加以完善后已在全校各班进行推广。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西牛中学)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本班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争做少年好榜样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3月历史大事记
扫黑“扫”进幼儿园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校园文明礼貌靠大家
我班小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