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6-05-19 09:59陈婷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陈婷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过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老龄化问题虽然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引发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对此我国针对高龄老人的现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其生活与就医的政策,并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高龄老人经济和医疗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龄老人;经济与医疗保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引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8.87%,而在这个老年群体中,有大约11%的人口为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短短十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仅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而且出现了高龄化的趋势。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作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保障的目标。

一、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现状

经济保障是保障高龄老人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是“老有所养”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我国利用离退休金发放制度、高龄津贴、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成一个保障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体系。高龄津贴是我国民政部于2009年提出的,以保障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项社会福利措施,此后,我国多省根据本省省情先后实行了高龄津贴制度。例如深圳市于2009年开始,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开通专门的银行账户,并通过现金发放的方式定期向账户内存入老龄津贴,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获200元到500元不等的现金补贴;80至99周岁的户籍老人,每人每月发放现金200元;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获500元高龄补贴。

高龄老人多处在疾病缠身的困境,而这也是我国提倡“老有所医”的主要原因。高龄老人多出生在解放前,他们朴素节俭,在面临支付高昂的医药费与忍受病痛折磨的选择中,通常会选择后者,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障制度,例如门诊统筹就是其中之一。所谓门诊统筹是指病人在经常看病的医院办理“门诊统筹定点”,这样在看门诊时就可以享受优惠。以侯马市城镇居民门诊统筹试点运行情况为例,参保居民在社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每次发生的符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金额在30元以上部分由门诊统筹基金按55%比例报销,转诊就医的按30%比例报销。一个年度内门诊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为400元。每人每次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最高限额为50元。这种医疗保障方式可以让高龄老人放下心里负担,安心就医,避免“小病变大病,大病变重病”情况的发生。

二、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人口高龄化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高龄人口基数大、城乡差距大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使得我国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覆盖面不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过大

近几年,农民工进城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老人们留守,这些老人一方面丧失了劳动能力,一方面又无人照料,使得农村的高龄老人经济与医疗保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隐患。由于我国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对高龄老人社会保障的不平衡。

2.家庭结构变化加重了高龄老人经济和医疗保障的负担

“养儿防老”是我国沿袭了几千年的养老传统,我国在建立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的时候,也将家庭养老制度纳入到整个体系中来。但是我国计划生育实行了多年,使得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4-2-1”结构的家庭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每个家庭的养老负担陡增,而国家在平衡家庭养老制度与社会养老制度之间必然会增加社会经济医疗保障的负担。

3.经济和医疗保障的水平偏低,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已经在我国实行了多年,但是,目前对高龄老人的经济保障主要还是停留在保障其基本生活上,例如,我国大多数城镇居民对退休金额度不够满意。同时对老龄人的医疗保障中,能进行报销的疾病项目也仅限于高血压等常见的老年疾病,对于一些重大疾病的保证措施仍然不够完善。

三、健全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对策

2016年“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杜敏带来了关于高龄老人医疗保障的建议,她说“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长期口服药也是笔不小的开支,我建议对于这样的人群能否指定医院,凭医保卡、病历、身份证,定期给药,为老人们提供医疗保障。”可见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逐步实现对高龄老人的福利保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笔者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为保障高龄老人经济和医疗体系的顺利进行提供经济支持。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针对记者提出来的“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总理提出对于我国省级统筹的养老金制度,一方面省级政府要尽职尽责保证养老金的发放,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也会从财政中拨款来支持地方养老金的发放,同时总理还补充道,我国2015年的养老保险收支结余是3400多亿,累计结余34000多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还有16000多亿没动,这一数字无疑是给我国社会养老制度吃了一颗“定心丸”,所以,加大财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是保证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经济医疗的物质基础。

其次,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高龄老人经济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针对我国目前家庭结构变化的现状,政府在调整社会保障对于老龄老人的政策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扩大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高龄老人从社会经济和医疗保障中得到实惠。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我国高龄老人从家庭养老制度中获得的经济支持不断减少,这时政府应该转变社会保障的方向,将养老视线从家庭转移向社会和市场,发展多元化的高龄老人经济和医疗保障体制,引导商业保险支持社会保险,共同为高龄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将农村高龄老人经济医疗保障纳入到整个社会保障之中,使他们能够公平享受社会发展的福利,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奠定基础。

最后,对高龄老人的社会保障要将经济医疗保障与精神呵护统一起来。我国目前的大多数高龄老人的保障政策都着眼于高龄老人的经济情况和身体状况,很少涉及到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关注。其实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不光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的是精神支持,因此,我国在改进社会保障制度时,应该将对高龄老人进行心理呵护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中来,定期对老年人开展免费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让他们的精神生活不再匮乏。

四、结论

“让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尊严”不仅限于提高高龄老人的经济收入、保障他们免受疾病困扰,还应该包括呵护高龄老人的精神,使他们在心理上不再自卑,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张盈华,闫江.中国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公共政策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5,01:51-56.

[2]林宝.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影响与应对[J].西部论坛,2015,02:73-81.

[3]李红芳.高龄老人的福利需要与政策展望——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05:10-15.

[4]徐倩,周沛.现状、进展及趋势:公共管理视角下关于我国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研究的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89-96.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