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2016-05-21 16:44曹锦梅王蕊
计算机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模块

曹锦梅+++王蕊

摘 要: 分析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探讨了教学改革的背景、现状,给出了实施方案及具体案例。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模块; 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5-100-0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are discuss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the specific cases are given.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it is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innovativeness, and the good teaching results has achieved.

Key words: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dule;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0 引言

计算机信息基础教育是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构建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仍遵循“以应用为主”的原则,力求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是21世纪大学生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1]。

1 改革背景

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日益普及,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文化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高校也非常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但每所高校具体情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本文结合我校具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共发放95份调查问卷,收回90份。以统计结果为根据,分析了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模式,其目的是推进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使学生能真正学之有用。

1.1 生源现状

我校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情况差距大,学生的理论基础普遍薄弱,上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多数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处于起步水平,实际操作不熟练或不会操作,而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一般对计算机比较陌生。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这势必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状,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

1.2 教学效果调查

授课前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之后开展教学提供参考,下面给出部分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⑴:对现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投影仪的课堂教学形式?

A. 不满意 B. 一般 C.满意

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60%的学生不满意老一套“填鸭”式的教学方式,29.3%的学生认为一般,另外10.7%的学生满意,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期待能有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乐于尝试。

由此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虽然辅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增多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实际上并未改变原有“填鸭”式教学方式。这种失去主动性的学习,即便学生听懂了也很容易忘记。另外,被动学习让很多学生感觉是为了考试而在完成任务,并不是自己主动想学,他们可以平时不用功,最后考前突击学习,强化训练,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1.3 教学方式调查

问卷调查⑵:哪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A.课堂教学方式 B.自主学习 C.协作学习

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10.2%学生满足于现行的课堂教学,29.3%的学生愿意自主学习,60.5%的学生更乐于与同学之间协作学习。

1.4 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缺乏

本人主持过三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先后培养了15名不同专业本科学生,都是挑选出的综合素质和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在参与课题时都已学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对信息的搜集、查询、分析、利用的能力非常欠缺,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不错但缺乏灵活应用,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中。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整合教学内容,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选取2个本科班共95名学生进行教学改革试点,与平行另外2个班级96名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开课前先进行分组,平均7人一组,民族和汉族搭配,选定一名组长,设定的任务可自行完成也可小组讨论完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从课程的考核和实用出发,设定了8个大任务,明确每个任务的学时、内容、要求、实施过程及评价。尝试实行传统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课堂与课后相结合,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两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按照设定的任务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每个班建立QQ学习群,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上传作业,老师利用课外时间评阅,在下次上课时进行点评。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懒惰的学生下载其他同学的作业直接或简单修改后提交,还有个别学生不上交作业,所以作业的展示和评价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经过了一至两次后,再无此现象出现,督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通过一些较好的作业的展示也让学生有了对比,从而找到自己的差距,开拓了思路。

2.2 任务设置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其教学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强调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提高能力[2]。此方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灵活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2]有以下。

⑴ 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通过不同方式选择素材,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 教师为主导: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和任务评价者,成为传授知识的辅导者,针对不同学生设定不同要求并给予不同的答疑,从而起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⑶ 任务为主线:根据教学大纲设置教学任务,将所学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采取任务驱动法,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划分为8个模块,如表1所示。

3 教学实施

根据任务设置进行教学改革,下面介绍两个任务的详细设置。

3.1 Word综合应用

⑴ 任务内容:Word个人简历制作(或自传学生会竞聘岗位)。

⑵ 任务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①Word文档的创建、输入、编辑、保存、打开和关闭方法。②字符、段落和页面的格式化。③插入剪贴画、图片及图形文件。④编辑、设置图片格式。⑤插入艺术字。⑥绘制图形。⑦表格的创建、编辑和调整,设置表格的样式。

⑶ 任务实施: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引入课题。每位同学以后都会面临毕业、就业找工作、参加招聘会推荐自己,都必须带上自己的个人简历,由此引入今天的任务:Word排版及表格应用。

第二步:教师授课前精心准备了七篇不同层次、涉及不同知识点图文并茂的范文,授课前进行展示,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吸取一些排版设计风格,开拓思路。

第三步:学生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扮演教师的角色,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操作,在讲解的过程中,各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组同学也可以纠正、探讨较难的知识点,大胆发表个人意见,最后教师加以补充完善。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步:课后老师通过QQ群布置作业,学生自行设计,制作一份精美的简历,在规定时间上交。在此平台大家可以交流、讨论、互相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第五步:教师下次上课利用一点时间根据参阅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任务评价。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分别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和较差的作品进行展示,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3.2 PowerPoint制作

⑴ 任务内容:介绍一种疾病。

⑵ 任务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和编辑。②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③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和美化方法。④演示文稿中不同对象的动画效果的制作。⑤幻灯片切换效果的制作。⑥超级链接的创建与编辑。⑦幻灯片放映方式的设置。

⑶ 任务实施: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引入课题。假设你是一名医生,被邀请到社区做一场介绍一种疾病的讲座,由此引入今天的任务:PowerPoint制作。

第二步:教师授课前精心准备了五篇不同内容、设计风格迥异的案例进行展示,点出每个演示文稿的设计亮点,学生仔细观察领悟。

第三步:教师选取其中的一个案例进行讲解每个知识点及操作方法,在讲授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以提问的方式由各组学生来回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预习及基本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补充、纠正。

第四步:课后老师通过QQ群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学生自选介绍一种疾病,制作不少于15张的PPT,必须涉及到任务要求中的知识点,在规定时间上交。

第五步:教师下次上课利用一点时间进行作品展示以及点评。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统筹兼顾,尽量包含每个知识点。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既能感兴趣又能从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这种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创设情景,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学生协作的学习方式,可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去探究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通过展示学生作品,也激励了学习者。此种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多种智能,又很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3 注重教学效果,重视总结

⑴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积极讨论、大胆发问、各抒己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⑵ 教师采取赏识教育和批判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中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展示优秀作品,肯定成绩;指出差的作品不足之处;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解答或演示操作加以纠正。通过此种方法对一些敷衍了事、懒惰的学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3.4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作业任务、教学课件、习题等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于学生,学生也可通过网络随时与教师交流,同学之间也可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组织开展网络群讨论,使得教、学双方互相激励、互相促进,达到共同学习进步的目的。

3.5 加强实践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根据计算机课的特点,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需要听讲和操作有机结合,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上机练习,才能发现问题、巩固知识。在实验课中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让他们去为其他同学检查,指导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4 改革效果

按照以上方案对2个本科班95名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学期末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查问题:这次教学实践活动对促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是否有效?

A. 没有效果 B. 效果不大 C. 基本有效 D. 很有效

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分析可得,91%的学生认为此次教学实践是有效的,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通过成绩分析后得出,参与教改的2个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分别为85%和87%,没有参与教改的2个平行班级等级考试通过率分别为75%和79.5%,说明此教改方法有效可行。

5 结束语

通过“模块—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医学院校对四个本科班207名学生进行两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自主能力为基础,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知识、深化学习。通过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分析证明,此教改方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此教学方法在三本院校中实施,建议可推广应用到高校及中职院校。在具体的任务设置中不同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适宜的难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晓玲,刘灵丽,欧阳霞.计算机文化基础阶梯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22:67-70

[2] 张国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7(1):112-114

[3] 赵洪帅.民族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19(2):85-88

[4] 曾俊.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