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2016-05-23 22:13周永强
关键词:市场前景发展趋势智能化

周永强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现代建筑的数量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对建筑的功能、安全和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繁杂的需求,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也应与时俱进引入现代化理念,开发具备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建筑产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智能化理念融入现代建筑中,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61-2

0 引言

智能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实现对各建筑设备智能监控的同时,也应对用户的信息服务和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优化组合,使建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的人居环境。

1 我国智能建筑的市场前景

智能建筑将高新科技和现代建筑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众多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达到了861亿元,并且还呈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虽然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延伸,在可以预见的几年里智能建筑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

纵观世界,欧美国家建筑智能化程度最高。在2012年,美国新建建筑智能化比例达到了70%,日本达到了60%,而我国却只有26%,我国智能建筑市场仍然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国家城镇化建设战略的推进,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期。按照“十二五”国内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30%的比例计算,该比例提高将近一倍。智能建筑在未来几年增速将维持在25%左右,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

2 智能建筑的组成及控制方法

各国的智能建筑都是在摸索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对智能建筑的理解有所差异,但普遍认为智能建筑应该是一个5A工程,即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消防自动化(FA)和保安自动化(SA),简称5A。其中包括的系统有: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通讯系统,可视会议系统,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卫星及共用电视系统,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会议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机房,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一卡通系统。

智能控制就是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扩展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常用的理论主要有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常用的技术主要有自组织控制、自适应控制和自学习控制等。

3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以往的高层建筑控制设备都非常多,各系统的控制也相互独立,增加了操作和控制的难度,比如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变配电系统、空调系统、保安系统和停车场系统等各种系统同时共存与建筑中,依靠中央临近室很难操作和管理这些繁多的系统。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以及信号传输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将各设备的运行状态显示于中央监控室,能够较容易地将各系统的操作和管理置于中央控制室,大量的信息资源得以共享,在提高智能建筑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系统设备数量及场地使用面积。

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在国家转型的关键时刻,智能建筑也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这将是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监察和管理技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阶段。2012年我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中强调,要以节能减排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国智能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要体现出实用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升级发展等特点。与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我国则更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追求的是低碳高效的智能建筑。我国建筑智能化的推进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如火如荼,但目前还处于混乱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各方配合不默契;②系统集成商的水平较低;③缺乏创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各项科学技术如现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的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将会作为现代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赋予传统建筑新内涵的同时,不断吸收和使用新技术,实现功能和技术上的新突破。

4 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建筑智能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发展和变化,在今后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建筑智能化必将融入智慧城市中,成为“和谐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涌现,建筑智能化如何更好地融入智慧城市中,将是智能建筑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与此同时,建筑智能化应从智能建筑体系架构确定、设计理念创新、规范和标准完善、集成融合平台建设、B/S访问模式确立、嵌入式控制系统架构以及云计算机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考虑,使得智能建筑更好地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

根据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节能减排是智能建筑必须考虑的因素,而提高能量效率又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所以不管是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还是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都应将能量效率的提高放在第一位。当然,智能建筑的建设也不例外,业主建设高度智能化、高度舒适性的智能建筑,同时也能大幅降低能源的消耗,其目的就是要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特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运行成本低且能可持续建筑设计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并利用可再生资源;②节能减排;③场地影响最小化;④智能化等。

健康、舒适、方便的人居环境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同时也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因此,未来的智能节能型建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通风散热顺畅;②冬暖夏凉;③光

照充裕:室内以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辅助相结合,满足

日常需要;④智能控制:通风、采暖、照明、家电和空调等

都采用自动控制,既可按预定程序集中控制,也可实现局部手动调节,既满足不同场合下人们的需要,也可实现节能减排。

智能建筑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建筑相关行业,使得相关行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建筑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建筑设备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应的控制系统与建筑设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智能建筑功能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行业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反之也推动了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总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智能建筑是建立在建筑设计、环境科学、行为科学、社会工程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学和人类工程学等众多学科之上的综合应用。智能建筑已成为后现代建筑的标志,在国家持续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智能建筑应该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发展机遇期。

参 考 文 献

[1] 梁华,梁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安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

[2] 魏立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J].化学工业承包商,2011.7.

[3] 张国强.智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4] 安建民.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5] 杜文更.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绿色化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6] 张建国,谷立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12):19-24.

猜你喜欢
市场前景发展趋势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03 农业航空植保市场前景广阔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前景展望
青虾养殖模式及市场前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