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斯基电影:对经典文学的重构

2016-05-24 06:29王艳
电影文学 2016年10期

王艳

[摘要]罗曼·波兰斯基在电影艺术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叱咤影坛近半个世纪,作品达四十余部。波兰斯基初入影坛时,深受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作品充满了荒诞性和反逻辑性。真正能够代表波兰斯基创作最高成就的电影是类型电影和改编电影。《麦克白》《雾都孤儿》《德伯家的苔丝》等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其改编的对象。文章从文学经典的特征、重构文学经典的手段——视觉冲击、波兰斯基改编电影的原则三方面,分析波兰斯基电影对经典文学的重构。

[关键词]罗曼·波兰斯基;电影;经典文学;改编;重构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导演,他在电影艺术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叱咤影坛近半个世纪,创作作品达四十余部。波兰斯基初入影坛时,深受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作品充满了荒诞性和反逻辑性。[1]这一阶段其作品以短片为主,代表作品有《两个男人与更衣室》(Two Men and a Wardrobe)、《哺乳动物》(Mammals)等。真正能够代表波兰斯基创作最高成就的电影是类型电影和改编电影。波兰斯基似乎对暴力、惊悚影片情有独钟,创作了大量的惊悚影片,以《冷血惊魂》(Repulsion)、《荒岛惊魂》(CuldeSac)为代表。同时还尝试对《麦克白》《雾都孤儿》《德伯家的苔丝》等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通俗文学作品也是波兰斯基改编的对象,《钢琴师》(The Pianist)的成功改编为他赢得了奥斯卡奖。本文将以波兰斯基的改编电影为研究对象,以具体的影片为例,深入探讨文学经典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

一、文学经典的特征

文学经典是指文学作品中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2]这部分经典作品不断地被人们提起和阅读,是人类思想的记录工具,具有不朽的意义。当电影与文学建立密切的联系之后,经典文学便成为著名导演选择的对象,回顾这些高频率出现在银幕上的经典作品,其往往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首先,文学经典具有时代性。文学是社会生活最忠实的记录工具,而一些艺术大师创作的文学如一幅幅鸿篇巨制,能够准确而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精神,具有积极向上的指导意义。经典的文学作品与时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血肉相连,是后人准确认识该时代的重要途径。如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小说家,被视为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被视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哈代小说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地记录了机械化大生产给当时广阔的乡村地区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具有史料参考价值。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用艺术化的笔法再现了善良而又淳朴的农村女孩苔丝在这个特定的时代下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性格与环境、时代与个体的双重矛盾在小说中得到了准确的阐释。因而当这样的作品被搬上大银幕时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兴趣,勾起对一个逝去时代的美好回忆。同时,经典文学作品又能够与其产生的具体时间、背景等元素相背离,形成跨越时间的魅力。以哈代的小说为例,他的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高超的艺术技巧以及隐含的人文精神是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的共同特征,这是促使其作品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波兰斯基也正是看中这一点,才选择将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搬上大银幕。

其次,经典文学作品还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经久不衰,是因为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不分种族与时代的,是人类社会共同追寻的美好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经典。文学经典能够给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在不同的层面阐释了人性的深度,能够给人带来阅读的快感,带来美的享受。

波兰斯基在改编文学经典名著时就抓住了这一关键因素,他的电影《雾都孤儿》根据狄更斯同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改编而成。但在改编的过程中波兰斯基有意识地弱化了原著中的血腥和暴力因素,却浓墨重彩地渲染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3]首先,影片没有将原著中的邪恶人物描写成扁平的形象,没有一味地渲染他们性格中的残忍与罪恶,而是将他们塑造成内心怀有善良和爱的性格复杂的人物。比如老费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观众却也能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微弱的人性的美好。其次,人性的光辉在影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波兰斯基在电影筹拍之初就将影片定位为送给孩子的礼物,正是因为这样的出发点,在塑造南希以及奥利弗等善良的人物时,充分展现他们身上散发的人性魅力。奥利弗从小在救济院中长大,备受虐待,吃了很多苦头。然而艰苦的环境却没有泯灭他心中善良的种子,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中他始终保持着如金子般的赤子之心。苦难没有使他堕落,反而使他的意志更加坚强,最后战胜了邪恶的力量,争取到幸福的生活。

二、重构文学经典的手段——视觉冲击

电影《雾都孤儿》和《苔丝》是波兰斯基的重要作品。两部作品均以经典名著为底本进行改编,充分保留了原著中的精华部分,在此基础上融入导演个人的意志。这两部电影既不是毫无创造力的移植,同时又以忠实原著为基本原则,上映之后获得了原著读者及电影观众的一致认可。除却最大限度地还原原著的精髓之外,波兰斯基改编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改编电影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

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被改编过多次,很早就被搬上大银幕。20世纪80年代波兰斯基又重新对这一作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再一次将其搬上了电影银幕。波兰斯基版的《苔丝》一经上映就获得了电影领域的一片喝彩,获得了评论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这其中很大程度归因于电影所呈现的美轮美奂的视觉符号深深地打动了观众。波兰斯基在电影中所呈现的威塞克斯地区,与观众心目中哈代笔下那个景色优美的乡村景象相吻合。电影和小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而波兰斯基在改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色彩、构图、光线等美术手段,把对细节景色的描摹刻画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起承转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观众成功地感受到了哈代在原著中所描摹的优美景色。影片伊始是绵延的群山与昏黄的天空,空镜头展现出一幅高原宽阔的大自然美景。随着镜头后移,画面左侧出现一条乡间大路,人群从远处走来,镜头继续后移,路逐渐进入画面中央,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与远处灰色的群山和暖色的天空相映成趣。画面层次分明,山、路、树与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乡间美景。影片中利用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以及不同时段的光线变化,高度还原了哈代笔下威塞克斯地区的乡村景色。波兰斯基运用独特的视觉符号把原著的风格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传达出来,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雾都孤儿》是波兰斯基将经典文学改编成电影的又一力作,这部作品拍摄之时波兰斯基已经年过七旬,却在古稀之年又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影片风格唯美,温情脉脉,将英国伦敦维多利亚时期的城市景象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街道两旁的建筑到室内的陈设,即使诸如一个烛台这样不起眼的细节,波兰斯基都力图做到完美和精确。人物的服装考究、细致,完全是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的复制。这些精巧的设计奠定了影片成功的基调。观众置身影院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百年前的英国,感受着故事中的一切。伦敦街头匆匆驶过的马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再加上妇女们身上紧箍着的衣裙,以及行人们口中旧式的伦敦腔英语,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景致。就是在这样的街头,上演了一场关于罪恶与人性斗争的故事。与此同时,影片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奥利弗孤独的内心世界与热闹的伦敦街头和冰冷的建筑相互映衬,勾勒出只属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

三、波兰斯基改编电影的原则

小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它的叙事观念以及叙事技巧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与文学的千年传统相比,电影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经典的文学作品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带来了新鲜的血液,铸就了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二者共同丰富了人类艺术的表现力。关于二者关系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波兰斯基的改编电影完美地诠释了电影与文学二者之间的关系。

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在题材上的成功,这也决定了电影要以忠实原著为重构文学的基本原则。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文学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而且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互动也更加频繁。文学经典改编成电影,这是文学与电影最有效的互动方式,是从文学经典转向电影经典的捷径。文学成为电影的重要艺术宝库,为电影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营养,而与此同时,文学借助电影大众化、娱乐化的艺术特征,走下神坛,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电影也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4]一些经典的作品甚至被多次搬上银幕,比如,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被改编的次数高达13次,莎士比亚的作品也经常被搬上戏剧舞台。从某种程度上看,当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时,其所定位的消费群体很大一部分是原著的忠实读者,而只有忠实原著才能够将这部分读者转化为影迷。波兰斯基的《钢琴师》根据波兰著名音乐家安杰伊·什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这部电影的上映使沉寂了许久的波兰斯基再次走进大众的视线。影片真实地还原了艺术大师安杰伊·什皮尔曼波澜诡谲、充满传奇性的一生,塑造了一个集天才、智慧与幸运于一身的钢琴家。值得注意的是,原著的行文风格偏于散文化,并不适合电影的叙事结构,因而波兰斯基对原著的叙事结构进行整合,梳理了原著的时间脉络,使电影的叙事线索更加明朗,这一小小的改动可以视为电影对文学的“背叛”,但却是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并未影响整体的艺术风格,反而为电影增添了艺术光彩。

在忠实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也是文学改编电影的黄金法则。一直以来,电影界所公认的改编电影作品的最高标准就是忠实原著,但忠实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电影和小说虽然存在某些共通之处,但仍然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当文学改编成电影,并不仅仅是将小说视觉呈现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到电影的艺术特征。甚至为了能够突出电影主题,在忠实原著的前提下可以对原著的情节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生发,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大量电影作品证明,改编后的电影可以在思想内容和人物刻画等方面超过原著,如《钢琴师》中,波兰斯基将自己童年的真实经历加入其中,使影片的真实性进一步增强。[4]但是小范围内的发挥并不意味着毫无节制地篡改原著,部分导演在改编的过程中秉持着大刀阔斧的理念,在对人物关系和情节的设计上故意与原著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歪曲甚至误解原著的精神,这样的做法只会事倍功半。另外,在改编的过程中过多地考虑电影的市场效益,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过度地迎合观众的嗜好,会使影片的商业化特征过于浓厚。

在电影改编领域,波兰斯基是一位实至名归的大师,他的一系列电影可以被视为名著改编电影的成功案例。本文以文学经典的特征为切入点,以波兰斯基的电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文学与电影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对这一问题提供一点粗浅的见解。

[参考文献]

[1] 罗曼·波兰斯基,石泉.罗曼·波兰斯基谈电影[J].世界电影,2004(01).

[2]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3] 李海燕.人性的救赎——论罗曼·波兰斯基对《雾都孤儿》的电影改编[J].电影文学,2013(05).

[4] 孟中.生命体验与人性思考——影片《钢琴师》的剧作分析[J].电影艺术,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