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研究与实证分析

2016-05-26 05:51肖体琼陈永生何春霞崔思远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003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南京004
中国蔬菜 2016年1期
关键词:蔬菜评价

肖体琼 陈永生 何春霞 崔思远(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003;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南京 004)



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研究与实证分析

肖体琼1,2陈永生2何春霞1*崔思远2
(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2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摘 要:为掌握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区域差异及薄弱环节,科学评价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理清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问题及思路,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构建了露地生产环节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耕整地、种植、采收、植保、灌溉机械化水平等5个二级指标,并提出了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选取江苏3个典型蔬菜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吻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制定蔬菜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

肖体琼,女,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E-mail:xiaotiqiong@163.com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处于蔬菜机械化发展初级阶段,蔬菜产量居种植业第一,播种面积居第二,仅次于谷物,蔬菜产业是我国种植业第二大产业,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供给、促增收、促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蔬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近年来蔬菜生产人工成本剧增,种植收益的比较优势明显下降,以农机科技创新为手段,机械化生产是蔬菜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陈永生 等,2014)。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十分落后,对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宏观研究处于现状调研、问题总结、定性分析的阶段,缺乏系统、科学和定量的评价手段,构建科学的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为制定政策和完善评价机制提供依据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

1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特征

1.1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分析

因农机化发展存在客观实践的差异,国内外在农机化水平评价方法的研究内容和重点上有很大区别,这决定了我国农机化水平评价必须结合自身国情开展(白人朴 等,1999;鞠金艳,2011)。近年来,国内对农机化系统的研究不断增多,在机械化水平评价方面,以耕种收为对象的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多,目前已经得到应用或开始试行的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畜牧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林果业(果茶桑)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等。这些指标体系均不宜直接用于评价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其中的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虽包含设施蔬菜,但是侧重于设施,而生产环节的作业机械化水平所占比重较轻,也不适用于对蔬菜尤其是露地蔬菜生产的评价。因此,构建专用的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体系,相对准确地评价蔬菜机械化生产状况,对促进蔬菜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2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需考虑的因素

我国各地农机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评价体系的缺失,无法准确把握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现状,难以确定典型区域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目标。本研究确定了露地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计算方法和权重设置,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我国露地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在设计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共性与基础性作业环节、劳动强度、作业频次和农户对装备的需求迫切程度、装备成熟度、使用数量及装备应用在将来是否有提高空间等等。

2 构建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体系

2.1指标设置与评价范围

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并遵循几条原则: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能准确反映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并能够代表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二是评价指标反映的某地区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要能和其他地区相比较,使各地区的指标相对统一,提高应用范围,使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从而全面反映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实际情况,以便找出地区发展蔬菜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三是评价指标应具有可获得性,指标数据在现实生产中应能够通过测量得到或通过科学方法换算生成。四是各指标应能单独地反映某个方面的水平,避免指标间信息的重复,还应与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相结合,客观反映技术应用的程度,体现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的协调性(白人朴 等,1999;雷利平 等,2008)。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生产环节为重点,基于露地种植方式提出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实际应用时统计数据的范围应限于露地蔬菜。本研究主要针对露地蔬菜生产的5个主要作业内容进行评价,分别是耕整地、种植、采收、植保、灌溉。

2.2评价指标权重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有经验加权法和数学加权法,经验加权法一般在缺乏各指标基本数据时由专家直接评估,德尔菲法是常用的经验加权法之一。考虑到我国露地生产蔬菜品种繁多、种植制度复杂,有关机械化方面的统计数据十分缺乏,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调研法相结合的形式确定权重,邀请从事蔬菜农艺技术、蔬菜机械化、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等领域的专家打分,其结果作为确定指标权重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问卷调研和实地调查,收集来自蔬菜种植大户、蔬菜生产管理部门、蔬菜装备生产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对权重进行修正(刘恒新和王忠群,2012;何芬 等,2013),结合实现机械化的难易程度和蔬菜机械化的发展重点来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二级指标权重依次为0.23、0.25、0.20、0.18、0.14(表1)。

表1 露地蔬菜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

2.3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露地蔬菜机械化水平A(%)计算方法为:

式中S1为机械耕整地面积,指年度内使用耕整地机械作业的露地蔬菜面积(hm2);S为露地蔬菜种植面积,指年度露地蔬菜种植面积(hm2)。

式中S2为机械播栽露地蔬菜面积,指年度内使用播种机或移栽机作业的露地蔬菜面积(hm2)。

式中S3为机收露地蔬菜面积,指年度内使用采收机械作业的露地蔬菜面积(hm2)。

式中S4为机械植保面积,指年度内使用动力植保机械进行防治和消灭露地蔬菜的病虫草害等的面积(hm2)。

式中S5为露地蔬菜机械灌溉面积,指年度内使用灌溉机械作业的露地蔬菜面积(hm2)。

3 江苏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实例

无锡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惠山区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蔬菜产业成为继阳山水蜜桃产业后的又一个规模高效农业集聚区。惠山区特色叶菜优势明显,经济效益较好,示范展示作用显著,但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菜农组织化程度不高、蔬菜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不足、蔬菜技术推广力度欠缺等问题,其优势与问题在研究江苏高效农业方面均具有代表性。惠山区蔬菜种植以叶菜为主,是无锡市民菜篮子的主要保供基地,引进和培育了益家康、天蓝地绿、彩虹湾、乡村礼舍等4家蔬菜龙头企业和7个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除海门某蔬菜公司外,课题组对惠山区的蔬菜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研,调研对象分别命名为基地1、基地2、基地3,调研结果如表2所示。

本文根据构建的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调研对象完成了一级和二级指标的计算,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从计算结果可见,以上3个调研基地蔬菜机械化水平为9%~49%,耕整地机械化水平为4%~100%,种植机械化水平为0,采收机械化水平为0,植保机械化水平为6%~67%,灌溉机械化水平为42%~100%。从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看,各基地之间差距很大,基地1和基地2由于规模大、生产组织方式和标准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机械化水平明显低于基地3,基地3由于采用典型的公司化订单式生产组织方式,集约化和标准化程度较高,所以机械化水平也较高。从蔬菜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看,3个调研对象的种植机械化水平和采收机械化水平均为0,种植和采收环节是我国蔬菜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江苏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灌溉、耕整地和植保是机械化水平较高的环节,基地3的耕整地和灌溉机械化水平均达到了100%。对比各基地之间的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可见差距很大,而植保、灌溉机械化水平相对差距较小,这与各基地采用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有因生产方式不同而带来的使用农机装备的主动性和客观上农机装备的适用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2013~2015年,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组在黑龙江、新疆、贵州、北京、山东、江苏等地区开展了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调研,内容包括蔬菜基地的基本情况、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情况、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情况等。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非常落后,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业主要应用在耕整地和田间管理环节,种植、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率基本为零,在经济欠发达和农机化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其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则更加薄弱。从生产环节来看,耕整地环节机械化水平最高,苏南等地区可达到90% 以上,喷灌与植保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种植机械化水平极低,收获机械化水平因品种不同差异性大,块根类蔬菜的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而茄果类和叶菜类的收获普遍依赖人工。可见本文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吻合。

表2 露地蔬菜机械化水平问卷调研统计指标 hm2

表3 露地蔬菜机械化水平实例计算结果  %

4 结论

蔬菜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机械化生产为前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要发挥蔬菜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首先要构建对蔬菜机械化水平的科学评价体系,以摸清蔬菜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现状。本文围绕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从露地蔬菜入手初步构建了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典型基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定量评价我国各地区蔬菜机械化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该评价体系侧重于机械化作业层面,综合效益、结构、经济、规模等方面指标没有涉及,根据蔬菜机械化的发展需要,今后的研究中还将对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进行探索;此外该评价体系侧重于评价使用机械代替人畜力作业达到的水平,指标计算方法也对应于蔬菜机械化发展所处的初级阶段实际而依据此原则设计,今后的研究中将根据蔬菜特性进行细化和完善。蔬菜机械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应随着农机化的发展而不断拓展,根据具体国情和各地区特点来构建才能相对全面地反映农机化现状。此外,各环节指标权重的设置应按照其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所占比重、实现难易程度及对蔬菜生产的贡献和社会生态效益等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白人朴,杨敏丽,刘清水.1999.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地区分类研究.中国农机化,(3):24-27.

陈永生,胡桧,肖体琼,崔思远,杨雅婷,管春松.2014.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蔬菜,(10):1-5.

何芬,丁小明,李中华.2013.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农机化研究,(12):47-51.

鞠金艳.2011.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博士论文〕.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雷利平,邓继忠,张进疆,何琳. 2008.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农机化研究,(4):40-42.

刘恒新,王忠群.2012.我国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农机化,(4):3-5.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Vegetable Mechanization Level

XIAO Ti-qiong1,2, CHEN Yong-sheng2, HE Chun-xia1*, CUI Si-yuan2
(1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1, Jiangsu, China;2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vegetable mechanization status, regional differences, weak links;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vegetable mechanization level, and find out ways for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open field vegetabl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spot investigation. This system included 5 secondary indicators, including tillage,planting,harvesting,plant protection and irrigation mechanization level,and provided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each indicator. This paper selected 3 typical vegetable gardens in Jiangsu and carried out true case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 evaluation resul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situation. Therefore, this system is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making relevant policies to support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has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mechanization.

Key words:Vegetable ; Mech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何春霞,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E-mail: chunxiahe@njau.edu.cn

收稿日期:2015-05-04;接受日期:2015-10-1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8B03)

猜你喜欢
蔬菜评价
蔬菜“涨疯”,咋了?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奇怪的蔬菜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蔬菜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蔬菜也“疯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