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繁种株花期主要异常症状的识别

2016-05-26 05:51张德双徐念宁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北京00097济源市园艺工作站河南济源459000
中国蔬菜 2016年1期
关键词:图版制种除草剂

张德双 徐念宁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北京 00097;济源市园艺工作站,河南济源 459000)



白菜繁种株花期主要异常症状的识别

张德双1徐念宁2张凤兰1余阳俊1赵岫云1于拴仓1汪维红1苏同兵1卢桂香1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北京 100097;2济源市园艺工作站,河南济源 459000)

张德双,男,博士,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遗传育种,E-mail:zhangdeshuang@nercv.org

白菜制种的花期管理很重要,田间繁种株经常会因无地膜覆盖、缺水、肥害、激素危害、病虫害和二茬花危害等导致生长不良或出现异常症状。相比之下,除草剂残留和矮壮素的危害具有更强的隐蔽性、突发性,黄萎病(疑似)、霜霉病、根肿病以及根部线虫亦均已在制种田发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白菜类蔬菜制种过程中,苗床和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分别制约着近一半的繁种产量。有时虽然苗床中的幼苗好,但是移栽到露地后,制种产量不一定会高;相反,苗床中的幼苗不好,移栽到露地后,即使有好的管理技术也很难达到很高的繁种产量。在白菜(大白菜和普通白菜的统称,下同)制种田间管理中,花期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良好的花期管理技术可以获得健康的繁种株,不仅减少了不良繁种株的出现,降低了白菜制种的风险,而且保证了繁种株授粉充分、结实饱满,确保了稳产和优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本文总结了在白菜制种过程中繁种株花期阶段易出现的问题,旨在为农户提供容易识别的参考图片和解决方案,从而为繁育高质量白菜种子提供技术服务。

1 标准繁种株性状特征

2 生长不良或受害繁种株症状

2.1无地膜覆盖的繁种株症状 地膜具有保湿、增温、抑制杂草等作用,但有些农户没有认识到地膜的重要作用。在春季定植白菜繁种株时不使用地膜,导致田间繁种株瘦弱、矮小,花期过早、过短,严重影响繁种产量(彩色图版1)。

2.2繁种株缺水症状 白菜繁种株花期不能缺水,否则会因缺水导致分枝、花朵数骤少,影响授粉质量。田间缺水初期,繁种株叶片在晴天的中午常常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如果繁种株缺水严重,叶片长时间萎蔫,则早晚很难恢复,不仅提早开花,而且植株分枝、花朵数也会减少,影响繁种产量。

2.3繁种株肥害症状

2.3.1未腐熟禽粪危害 在白菜制种田中,农民施用鸡鸭棚流淌出来的粪水浇制种地,结果导致繁种株因禽粪没有经过充分腐熟或施用过多而受到肥害,严重时繁种株死亡(彩色图版2-a)。

2.3.2劣质肥料危害 农民购买了不合格的劣质肥料(含有有害成分等),施用后同样会造成繁种株受害或死亡(彩色图版2-b)。肥害导致繁种株瘦弱、分枝极少,田间缺苗,严重降低制种产量。

2.4繁种株受激素危害症状

2.4.1除草剂危害 早先除草剂的危害主要是紧邻麦地的几行或者使用喷施过除草剂的药具造成繁种株受害(彩色图版3-a),但现在除草剂的危害更具有隐蔽性、突发性。除草剂的危害会发生在田间各部位,部分或整块地均可以发生。特别是山东、山西等地的农户在种植玉米时,普遍施用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来年再栽种白菜繁种株,大大增加了除草剂残留危害的几率。更多的农户是由于承包土地后,并不了解上茬是否施用过除草剂,以及施用何种除草剂,导致制种田受到除草剂残留的危害(彩色图版3-b)。

2.4.2矮壮素危害 矮壮素的危害也同样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繁种株受到矮壮素危害后,植株矮小、墩实,叶色深,花器官生长不正常(彩色图版4),严重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

二是金融监管制度的设立缺乏市场化导向。目前政府制定的监管制度体现的政府行为多,指导性强,缺乏以市场为导向。比如,经济发展形成着不同的波段与周期,在经济衰退时,金融机构的信贷损失高于经济上涨时的信贷损失,金融机构的放贷能力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上涨时,金融机构必然会计量出经济运行中的信贷损失低于经济放慢和下行时的信贷损失。此时,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必然大大增强。同时,在这种上涨与下行的波动与周期性的振荡中,企业对资本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信贷也随时进行调整。而我们的监管制度在监管中往往缺乏这种灵活的监管方式,市场中顺周期性在所难免。

2.5繁种株二茬花症状 二茬花常发生在授粉结束后的灌浆期。此期因经常下雨导致田间水分大,原本种子应该开始灌浆,但繁种株却再次开花,花朵稀疏,零星开放。而此期农民无法进入田间摘花,最终导致繁种株贪青,养分倒流,已经结实的种子干瘪、色泽差(彩色图版5),严重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

2.6繁种株花期不遇症状 虽然白菜双亲的花期比较容易调节一致,但是晚抽薹的大白菜和小白菜花期不遇的情况常有发生。由于双亲之一过早或过晚开花,影响了双亲花期的一致性、有效性,不仅消耗了养分、浪费了花朵,而且常常会导致假杂种增多,延迟种子收获期,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彩色图版6)。

2.7繁种株受病虫为害的症状

2.7.1疑似黄萎病 白菜制种田疑似黄萎病症状:先从繁种株主茎一侧开始发病,茎上着生的叶片边缘开始变黄(彩色图版7-a),个别花梗干枯(彩色图版7-b)。目前,有关白菜制种田疑似黄萎病致病菌的分离、纯化和回接致病等鉴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2.7.2霜霉病 霜霉病在多雨、光照不足、多露水、多雾的季节或冷凉地块、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的白菜繁种株上较容易发生,应加强预防。繁种株受到病菌侵染后,不仅叶片发病,而且花梗、种荚也发病,湿度大时发病部位表面出现白霉(彩色图版8)。发病植株表现为花梗肥肿、弯曲,花器官肥大、畸形,种荚呈淡黄色、瘦小且结实不良或不结实。一般在定植繁种株前,需要对苗床内的幼苗彻底喷施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以预防霜霉病的发生。

2.7.3菌核病 菌核病病菌主要以菌核遗留在土壤或混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能存活多年,在温湿度条件合适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开始侵染植株。繁种株的菌核病多在花期结束后发生,近地面的衰老叶片边缘和叶柄上先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病斑上可生长白色絮状菌丝,并从叶柄向茎部蔓延。茎部病斑初期呈水浸状,然后微凹陷,颜色由褐色转为白色,并着生白色絮状菌丝,最后茎秆组织腐烂成纤维状,中空并伴有黑色鼠粪状菌核。病斑可一直蔓延到种荚,在种荚表面形成白色病斑,荚内有黑色小颗粒状菌核。在高湿条件下,病株发病严重,最后腐烂死亡(彩色图版9)。

2.7.4干枯叶病 繁种株干枯叶病症状:从老叶到嫩叶,由叶片的叶缘开始干枯,逐渐发展,直至整片叶枯死,最后仅存叶脉(彩色图版10)。繁种株干枯叶病的发生品种间差异很大,个别品种发病重。一般情况下幼苗在苗床内受冻,定植到田间后,因为天气忽冷忽热,繁种株更容易发生干枯叶病。目前,繁种株干枯叶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2.7.5花梗黑点状病斑 白菜繁种株的花梗部有时具有黑点状病斑,严重时黑点处变褐色,花梗干枯死亡(彩色图版11)。目前,导致花梗黑点状病斑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2.7.6根部线虫 部分地块的繁种株的根部肿大,呈瘤状(彩色图版12-a),植株地上部萎蔫,慢慢死亡(彩色图版12-b),发病植株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但这种症状由哪种线虫引起,还需要进一步镜检验证。

2.7.7潜叶蝇、蚜虫、菜青虫等症状 白菜繁种株潜叶蝇的发生速度快,为害越来越严重,不仅要提早预防,而且要多次喷施阿维·杀虫丹1 500~2 000倍液或阿维·灭蝇胺2 000~3 000倍液防治,否则很难控制住。

蚜虫、菜青虫等症状容易识别,这类害虫也容易杀灭,可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15 000倍液防治,但应尽早预防。

2.8难以识别的症状 从苗床、田间到收获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由于白菜繁种株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受到外界环境、土壤、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有些症状,如叶片正反面均着生有连片白斑、叶缘黄化和叶柄坏死等症状(彩色图版13),其发生原因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小结

白菜类蔬菜的繁种工作经常安排在具有水源条件和隔离条件的边远山区,可以部分解决农民工就业和收入问题,尤其是年长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受到制种户的欢迎。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农民普遍接受传统的种植方法和观念,繁种田一旦出现新病害等问题,他们多半不明白是何种病害,很难及时进行防治,也无法提前预防。因此,繁种单位和技术人员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宣传和普及预防病虫害的知识,同时提供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农药,并进行实际指导。

白菜繁种是一项较细致的工作,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如果苗床的幼苗受到冻害,可能会增加花期时繁种株再次发病的连锁反应,例如干枯叶病,先是繁种株在苗床时受冻害,然后繁种株在田间变化的条件下继续受到冻害,随着温度的回升,繁种株干枯叶病症状逐渐显现出来;相反,如果苗床的幼苗健康,繁种株已具备了抵抗外界多变环境的潜能,定植后繁种株的病害也同样会减少;另外,除草剂残留等的危害具有更强的隐蔽性、突发性。随着除草剂施用的普及,原先除草剂残留的危害仅发生在紧邻麦地的几行(张德双 等,2013),而现在除草剂残留的危害会发生在田间的任何角落,一大部分或整块地均可以发生。近几年,农民普遍反映2,4-D丁酯含量越高的除草剂残留对白菜制种株的危害也越大;另外,虽然白菜制种田疑似黄萎病的分离、纯化和回接致病等鉴定工作还没有结论,但是疑似黄萎病确实在白菜制种田已发生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危害大白菜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的霜霉病在侵染繁种株后,除叶面症状外,还可以使花梗肥肿、弯曲,花器官肥大、畸形,被害的种荚呈淡黄色、覆白霉、瘦小且结实不良或不结实(徐家炳,1994),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2015年,因为雨水多,在排水不畅或易涝、低洼的制种田普遍发生了霜霉病,危害较为严重。更需要警惕的是,根肿病已在一些省市的白菜生产田中暴发。根肿病病菌喜酸性土壤,适宜发病土壤pH值为5.4~6.5,温度为20~25 ℃,相对湿度为50%~95%,低洼地、连作地、水改旱地发病重。而大白菜属高水肥作物,棵体脆弱,是容易染病的蔬菜品种,所以根肿病是否会在春季白菜繁种田发生,值得育种人员和繁种单位密切关注。

技术人员和繁种户需要细心观察田间繁种株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农户遇到突发病虫害时,多半先是自行用药或到乡村的售药点,向售药者简单地描述生长不良或受害繁种株症状,然后买回农药再喷施。其实,当农户发现繁种株受害时,病害的发生往往已比较严重,如果施药不对症,不仅白花钱、浪费人力,而且达不到防治效果。为此,负责繁种工作的技术人员有责任提前研判病情,明确病症,指导农户对症用药。农户更不要因轻易相信农药和化肥销售者夸大的言辞,而施用了假药和化肥,贻误了防治的最佳时机;还有些难以识别的症状,由于发病原因不明确,尽管喷施过农药,但效果不明显,有待于病害专家进一步确诊,如根部线虫等。

参考文献

徐家炳. 1994. 白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100问. 北京:人民出版社.

张德双,汪维红,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卢桂香. 2013.白菜类蔬菜杂交一代种子生产的新问题.中国蔬菜,(15):47-49.

大白菜标准繁种株

普通白菜标准繁种株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十九)

收稿日期:2015-07-31;接受日期:2015-10-25

基金项目:十字花科、茄果类、瓜类蔬菜良种繁育技术集成与产业化〔2011BAD35B07(0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40111-3),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25-A-11)项目

猜你喜欢
图版制种除草剂
A New Record of Eritrichium (Boraginaceae) in China
基于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比较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谓词逻辑的飞机线束工装图版设计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