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苦瓜
—叶菜—豇豆—水稻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

2016-05-26 05:51冯诚诚黄如葵黄熊娟梁家作黄玉辉刘杏连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中国蔬菜 2016年1期
关键词:叶菜豇豆苦瓜

冯诚诚 黄如葵 黄熊娟 梁家作 黄玉辉 刘杏连(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广西苦瓜
—叶菜—豇豆—水稻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

冯诚诚黄如葵*黄熊娟梁家作黄玉辉刘杏连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冯诚诚,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瓜类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fengchengcheng@gxaas.net

苦瓜—叶菜—豇豆—水稻一年四茬栽培模式通过间套作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错开蔬菜大量上市时间,并通过水旱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年四茬的总收益在1.45万元以上,促农增收效果显著。

苦瓜是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南菜北运”的主要蔬菜品种和特色产业,近年来经济效益显著。五塘镇苦瓜种植以面积大、产量高、瓜质优而远销全国,素有“苦瓜之乡”的美誉。2015年,五塘镇苦瓜栽培面积逾2 000 hm2(3万亩),总产量约10万t,创造产值1.2亿元。五塘镇传统栽培模式为一年两茬的水稻单一种植,每667 m2年总收益为5 000元,生产成本投入约1 200元,年均纯收益仅为3 800元。经过当地种植户的多年探索,形成了苦瓜—叶菜—豇豆—水稻一年四茬高效栽培种植模式。平均每667 m2苦瓜产量2 000 kg,产值6 000元以上;叶菜产量500 kg,产值2 000元以上;豇豆产量2 000 kg,产值4 000元以上;水稻产量500 kg,产值2 500元以上。虽然苦瓜—叶菜—豇豆—水稻的栽培模式每667 m2生产成本约增加3 500元,但年总收益在1.45万元以上,促农增收效果显著。同时,豇豆生长所需的棚架是利用早春苦瓜的竹笠,实现一架两用,每667 m2节省搭架成本600元左右。该茬口通过间套作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率,结合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错开蔬菜大量上市的时间。通过水旱轮作,枯萎病及线虫等病虫害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苦瓜结瓜数多、商品瓜率提高,总产量增加10%以上。

1 茬口安排

苦瓜于11月中旬播种,12月下旬定植,翌年3月下旬开始采收,5月中旬清茬;苦瓜定植后在小拱棚旁撒播菜心等短期叶菜,1月下旬开始采收,3月下旬采收结束。4月底,苦瓜采收的同时,在畦面两边播种豇豆,5月中旬拔掉苦瓜后将豇豆引蔓上架,6月中旬开始采收,8月上旬清茬;水稻于8月中旬播种,11月中旬采收。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茬口安排紧凑,苦瓜—叶菜,苦瓜—豇豆的间套作,以及通过种植水稻实现水旱轮作。该茬口通过间套作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证了主作蔬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耕性,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2 早春苦瓜栽培技术要点

2.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耐冷凉性好、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外销需求的苦瓜品种,如桂农科3号、桂农科5号、桂农科6号、翠竹、翠绿、新翠等。商品瓜皮色油绿,大直瘤,长约30 cm,平均单瓜质量约350 g,味甘微苦,肉质爽滑。

2.2育苗 广西五塘镇苦瓜一般在10月下旬播种,每667 m2用种量120~150 g。采用嫁接育苗,嫁接砧木主要有白籽南瓜和瓠瓜,砧木比接穗提前7 d(天)播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常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两种方法。温汤浸种法是将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浸泡15 min(分),然后置于55 ℃热水中保持恒温并不断搅拌10 min(分),自然冷却浸种6~8 h(小时)。药剂浸种是将种子先置于常温水浸种6~8 h(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中或放入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浸泡20 min(分),取出洗净后用干净湿润的棉布包好,种子厚度不超过4 cm,置于30~33 ℃的环境下催芽。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采用穴盘育苗。苦瓜嫁接主要采用斜接法和劈接法,嫁接后9~10 d(天)是伤口愈合期,需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管理。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 ℃,夜间20 ℃左右,并保持湿度在95%以上。嫁接后3~4 d(天)要全部遮光,后期在早晚揭开遮盖物,随着伤口愈合逐渐去掉覆盖物。

2.3定植 施足底肥,定植前7 d(天)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1 500~3 000 kg、三元复合肥10~15 kg、钙镁磷肥20~25 kg ,均开沟深施于畦中间,深20 cm。按畦宽1.5 m(包沟40 cm),沟深20~30 cm起畦整地,田块四周做好排水沟。地块整理好后覆盖地膜。12月底嫁接苗长至四叶一心时即可破膜定植,每667 m2密度为400~500 株,单行定植,株距80~100 cm。嫁接苗定植后淋足定根水或浇腐熟稀薄农家有机液肥,以促发新根,及早缓苗。搭建小拱棚防寒保温,小拱棚的跨度为80~100 cm,棚高50~70 cm。

2.4田间管理 根据气温回升情况,每年2月下旬(春节以后)先揭去小拱棚,当瓜苗长至60 cm左右时,及时搭“人”字架引蔓,搭架必须牢固,避免风吹倒塌而损伤瓜苗。当植株长至1.5 m以上时,去除植株80 cm以下的全部侧枝,并及时摘除畸形瓜、病瓜、虫瓜、病叶、老叶及细弱侧枝,以保证通风透光良好。结瓜初期气温较低,昆虫活动少,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每天9:00前摘取刚开放的雄花,将其花粉涂抹在开放的雌花柱头上,一般每朵雄花可抹3朵雌花。

2.5水肥管理 结瓜前宜少灌水,以控为主有利于促进根系深扎。结瓜后水分需求量大,每7~10 d(天)灌水1 次,并保持沟底有一层水,生长期间土壤湿度宜保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5%。当土壤表层发白时,采用沟灌形式及时浇透水。苦瓜追肥应掌握“前期轻、中期重、后期补”的原则进行。进入采收期后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20 kg、氯化钾10 kg,采收8~10 d(天)后,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0 kg、尿素5 kg,以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防止植株早衰,延长采收期,提高商品性。同时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如喷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硼等微量元素或1%尿素溶液作叶面追肥。寒露风过后,需及时喷施300~400倍液氨基酸类叶面肥。

2.6病虫害防治 苦瓜栽培上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虫害主要有瓜实蝇。栽培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的植保方针。3~5月温度高、湿度大,是白粉病高发的季节,应及时做好预防,发病初期在早上露水未干时用15%已唑醇乳油2 500~5 000倍液或10%苯醚菌酯悬浮剂5 000倍液进行喷施,瓜叶的正反面需喷药均匀,间隔2 d(天)后再喷施1次效果更好。同时,注意降低田间湿度,摘除老叶和病叶,保持通风透光良好。苦瓜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主蔓茎节部。当病害发生后,需及时将病株拔除,同时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次把药液喷在植株下半段的茎蔓上,以喷至叶片湿而不滴水为好,每隔7~10 d(天)喷1次,连续3~4次。发现瓜实蝇为害后及时摘除全部病瓜,用杀虫剂浸泡病瓜杀灭瓜实蝇在病瓜中产的卵,并保持田间清洁,傍晚用20%氯氰·仲丁威乳油1 000倍液进行喷施,隔3~5 d(天)喷1次,连喷2~3次。

2.7采收 一般授粉后15~18 d(天)为商品瓜采收期,表现为果实的条状或瘤状突起饱满,果顶颜色变淡,花冠干枯脱落,果皮有光泽。采收时宜轻拿轻放,避免擦伤瓜皮,影响商品外观和耐贮性。

3 叶菜栽培技术要点

在苦瓜生产的前期进行叶菜套种栽培。12月下旬,苦瓜嫁接苗定植后,在苦瓜垄两旁,地膜旁边的畦面、畦边、沟边撒播叶菜种子,以菜心为主,还包括普通白菜(小白菜)、芥菜等短期叶菜,35~40 d(天)就可以采摘上市,叶菜上市时间正好处于蔬菜上市淡季,市场价格高。3月下旬叶菜采收结束,在苦瓜垄两旁喷洒甲草胺除草剂。

4 豇豆栽培技术要点

4.1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性强、耐贮运的中熟豇豆良种,如丰成1 号黑籽豇豆、丰成2 号红籽豇豆、桂丰6 号油绿豇豆、精益油绿豇豆、优宝黑籽油绿豇豆、元帅豇豆等。豆荚颜色白中带绿翠,匀称修长,外形饱满,长度为60~70 cm,鼠尾少。

4.2催芽及播种 豇豆一般情况下采用直播,为提高产量也可催芽后播种,宜浸种6~8 h(小时),种子露白后豆脐朝下播种。每畦播1行或2行,单行种植播种于畦面中间,每667 m2用种量为0.5 kg,行距20~30 cm,每667 m2约3 000穴,直播每穴1~2粒种子;双行种植播种于畦面两边,每667 m2用种量为0.8 kg,行距30~50 cm,每667 m2约4 500穴。

4.3田间管理 播种后15 d(天)左右植株开始抽蔓,当株高约30 cm左右时,及时引导主蔓缠绕原有的苦瓜棚架,按逆时针方向将豆蔓绕在竹笠上。棚架下的分枝坐荚率较低,应及早摘除,减少植株养分损耗。适当摘除基部老叶、病叶,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4.4水肥管理 豇豆较耐旱,播种后土壤水分不宜过多,苗期要适当控水蹲苗,预防徒长,施足基肥特别是磷钾肥,以利于豇豆的生长。豇豆在开花结荚前对肥料要求不高,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抑制植株营养生长。豇豆开花结荚期需消耗大量的养分,根据田间植株生长情况追肥2~3次,每667 m2每次追施45%三元复合肥5~7 kg,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及多开花多结荚。豇豆后期营养消耗较大,每采收7~10次追肥1次,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或三元复合肥20 kg。

4.5病虫害防治 豇豆主要虫害有蓟马、豆荚螟、蚜虫,主要病害有锈病、根腐病、枯萎病等。豇豆蓟马初发期常发生在作物抽蔓以后到第一批花盛开这段时间内,可采用30%吡虫啉微乳剂2 000倍液进行灌根或喷雾防治,将大大减少后期的为害。开花后发现蓟马为害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1 000~1 200倍液,花期每5~7 d(天)喷1次,在8:00开花时喷药,重点喷花和嫩茎叶。蓟马对杀虫剂易产生抗药性,应轮换用药。在开花后注意防治豆荚螟,可采用20亿PIB·mL-1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600~800倍液,于8:00前花瓣张开时喷药,重点是喷蕾、花、嫩荚及落地花,连喷2~3次。两次喷药的间隔期以7 d(天)为宜;蚜虫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喷雾防治。豇豆根腐病和枯萎病属土传病害,高温高湿易发生。在田间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可选用多菌灵、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甲基硫菌灵、络氨铜·锌(抗枯宁)等药剂浇淋植株基部或灌根防治,每7~10 d(天)防治1次,连续2~3次。豇豆锈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可在发病初期用5%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进行药剂喷雾,一般隔7~10 d(天)喷1次,连续2~3次。

4.6采收 当荚条粗细均匀、荚面豆粒处不鼓起时,即达商品采收适期。初产期4~5 d(天)采收1次,盛产期隔1~2 d(天)采收1次,以傍晚采收为宜。采收时严防损伤花序上的其他花蕾,不能连花柄一起摘下。

5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5.1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抗性较好的晚稻品种,如Y两优1号、淦鑫688、特优258、博优1652、金两优289、天丰优998等。

5.2播种及育秧 采用抛秧盘进行育秧,每667 m2用种量为2 kg,种子经晒种、浸种、消毒、催芽,露白即可播种。每667 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g拌种后再播种,每667 m2用塑料软盘(561孔)80张,播后要保持盘面湿润。秧苗一叶一心、两叶一心时每667 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施,喷后第2 天再灌薄水,灌水后施硫酸钾复合肥10 kg,一般秧龄15 d (天)左右抛栽。

5.3水肥管理 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重视穗粒肥。采取“前重、中稳、后补”的原则,即基肥80%左右,追肥为15%~20%。中等肥力的地块,基肥于抛秧前每667 m2施用尿素8 kg、过磷酸钙50 kg;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氯化钾8 kg;幼穗分化期及孕穗期看苗施肥;灌浆结实期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进行根外追肥。

续表

续表

*通讯作者:黄如葵,女,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E-mail:rkhuang@gxaas.net

收稿日期:2015-07-30;接受日期:2015-10-10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CARS-25),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合15104003-1-1,桂科合14123001-1-6,桂科合14125008-2-19),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BA139079),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5JM29)

猜你喜欢
叶菜豇豆苦瓜
叶菜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住“10层高楼”、一年产16茬、一次放置20万盆叶菜——智慧工厂种菜不一般
吃苦瓜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豇豆先生变魔术
清淡豇豆
叶菜有序收获机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五招留住叶菜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