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①
——以湖北省为例

2016-05-27 06:20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周莎丽田涛
中国商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汽车保险湖北省影响因素

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周莎丽 田涛



汽车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①
——以湖北省为例

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周莎丽 田涛

摘 要:本文利用湖北省的数据探讨汽车保险市场的影响因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的汽车保险市场以及有效地规范和监管汽车保险市场,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汽车保险 影响因素 保险需求 湖北省

1 湖北省汽车保险市场分析

2012年,湖北省汽车保险市场总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趋快、快中趋好的发展趋势。2012年,湖北保险业保费收入为595.41亿元,保费较之上一年增长了8.3%,保费规模居全国第十,在中部六省中居第二位。其中,财险保费收入为142.37亿元,同比增长了18.4%;寿险保费收入为453.04亿元,同比增长5.5%。截止2012年底,湖北省的保险公司有3553家,其中财险公司1319家,寿险公司2234家,保险从业人员近17万人。根据2013年的《湖北统计年鉴》显示,全国的车险保费收入为4005.2亿元,湖北省的车险保费收入为103.31亿元,所占比例为2.58%。4月14日,湖北省保监局出台《湖北省车险理赔服务标准》,对车险立案时限、理赔时限、理赔周期、结案率等关键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着力治理车险理赔难问题[4]。

从保费收入的角度来看(见表1),湖北省的汽车保费收入在逐年增长,从2007年的34.52亿元增加的2012年的103.31亿元,汽车保费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也很大,超过了76%。

从保险公司的简单赔付率的角度来看(见表2),近几年在逐渐增加,从2007年的31.03%增长到2012年的41.23%。虽有一定的增幅,但差距不大,波动比较平缓。相较于机动车辆比较大的江苏省平均60%的赔付率,湖北省的还是要小一些。

从湖北省的汽车保险保费收入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角度来看(见表3),保费收入逐年增加,保险密度由2007年的56.73元/人变为2012年的167.58元/人,增幅很大,尤其是2011年,增幅为44.90%,保险密度的增加意味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保险收入近几年也在增加,从2007年的0.37%变为2012年的0.46%,汽车保费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增强,意味着汽车保险业越来越重要。

2 湖北省汽车保险需求实证分析

2.1汽车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汽车保险的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法律和政策因素。

2.1.1经济因素

(1)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国民生产总值越高,代表着社会的消费能力越高,政府和一些企业购买汽车的能力就越强,投保汽车保险的需求就越强,因而国民生产总值与汽车保险需求量成正比例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了个人的消费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个人的消费能力越强,购买的私家车的数量越多,对于汽车保险的需求量也会增多,因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与汽车保险需求量成正比例关系。

(2)汽车销售量。汽车保险是以汽车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汽车的销售量直接影响着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在投保率不变的条件下,汽车的销售量越多,汽车的保费收入越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汽车销售量也在逐年增加。

(3)保险费率。人们在投保汽车保险时,都会关注保险费率。保险费率就是人们在消费保险产品时所要支付的代价。保险费率越高,投保人所要支付的货币越多。保险费率越低,人们越愿意购买汽车保险来获得保险保障。保险费率与保险需求量成反比例关系。

(4)消费结构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恩格尔系数会下降。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就会追求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即对人身财产方面的保护,加大了对保险的需求,进一步可扩展到汽车保险需求。

(5)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越高,人们的欲望和能力越强,汽车保险的需求越大。

(6)道路交通状况。道路交通状况的好坏对汽车保险的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道路交通状况的好坏会影响车祸的发生,道路交通状况越差,发生车祸的可能性越高,人们就会增加对汽车保险的需求,反之就会减少。另一方面道路交通状况的好坏会影响人们对汽车的购买,道路交通状况越差,人们就越不愿意购买汽车,从而减少了对汽车保险的需求,反之就会增加。

2.1.2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背景因素。每个地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对于未知的风险的处事态度不同也会影响对汽车保险的需求。有的国家是靠天吃饭的文化背景,就会降低汽车保险的需求。有的国家是未雨绸缪的文化背景,其对保险的需求就会高一些。

(2)风险因素及意识。风险的客观存在是保险产品出现的前提条件。风险越大,人们对保险的需求越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今人们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导致人们加强了对汽车保险的投入。

表1 湖北省汽车保险保费收入所占比例情况

表2 湖北省汽车保险的简单赔付率情况

表3 湖北省汽车保险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3)受教育程度。受教育水平越高,他们的收入往往也比较高一些,对于保险费用的支出能力也高一些,同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对于风险看的更深一些,愿意购买保险。

2.1.3法律和政策因素

(1)收入分配政策。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小,平均消费水平较高,购买汽车和汽车保险的能力较强。而在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平均消费水平较低,购买汽车和汽车保险的能力较弱。

(2)强制保险政策。强制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制度或行政手段强制要求符合购买保险的居民去购买保险。强制保险政策的出台可以刺激人们购买汽车保险,从而增加了对汽车保险的需求量。

(3)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个人和企业面临的风险由国家承担,个人和企业不需要投保。社会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时,个人和企业的风险由自己承担,个人和企业对汽车保险的需求就会增加。

2.2指标的选取与数据的整理

2.2.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择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三个变量为汽车保险市场需求的指标。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直观的表现了保险需求,以货币的形式来表示汽车保险的需求量,因此本文觉得保费收入可以作为汽车需求的一个指标,记为Y1。汽车的保险密度是指人均保费收入,反映了汽车保险的普及程度,记为Y2。汽车的保险深度是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与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了汽车保险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重要程度,记为Y3。这三个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汽车保险市场的需求量。

2.2.2解释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择汽车保险价格、收入水平和民用汽车拥有量作为解释变量。汽车保险的价格会影响人们是否会购买汽车保险,虽然在购买汽车时会购买一些强制险,但是汽车保险的种类有很多,人们有很多选择,当保险的价格比较高时,人们就会比较犹豫,我们比较期待一些价格低廉,但是质量不错的产品,记为X1。表4中的汽车保险价格是用赔付率的倒数计算得来的。收入水平可以在两个方面影响汽车保险的需求,一方面是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后,物质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追求安全需要,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比较关注,就会购买保险,现如今道路交通越来越不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就加大了人们对汽车保险的关注;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后,会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以车代步,增加私家车的购买数量,私家车的数量增加了,汽车保险的需求就加大了,记为X2。民用汽车拥有量是第三个指标,收入水平的变化虽会影响汽车的购买数量,但它同样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指标影响汽车保险市场的需求量,记为X3。以下是湖北省的有关数据。

2.2.3数据的来源

本文搜集了《中国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湖北保险年鉴》等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本文的实证部分是通过SPSS软件完成的。

表4 湖北省汽车保险价格 单位:元

表5 湖北省的收入水平情况 单位:元

表6 湖北省的民用汽车拥有量的情况

2.3实证分析及结果

2.3.1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7 描述性统计结果

以下是所有变量的数据的统计结果,见表7所示。

2.3.2实证分析计量方法

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指多个解释变量对应于一个被解释变量的模型,它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解释实际经济中一个变量是如何受多个变量的影响[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公式为:

其中,k是解释变量的数目,βj( j = 1, 2,…,k)是回归系数。

2.3.3主要结果

在以保费收入为因变量时,只有民用汽车拥有量效果特别显著,另外两个变量被排除了,在“模型汇总”中调整R方的值为0.982,表明拟合优度很好;从“Anova”表中可以看到“回归平方和”为3859.244,“残差平方和”为57.810,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由于残差平方和数据与回归平方和相差比较大,总平方和与回归平方和相近,因而,此线性回归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总平方和。

在以保险密度为因变量时,只有民用汽车拥有量这一个指标表现明显,效果显著。在“模型汇总”中调整R方值为0.982,拟合度很高;在“Anova”表中,“回归平方和”为10022.170,“残差平方和”为144.251,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由于残差平方和的值相差回归平方和太多,总平方和与回归平方和很接近,拟合度很高。

在以保险深度为因变量时,只有价格这一指标效果显著。在“模型汇总”中调整R方值为0.592,拟合程度并不高;在表“Anova”中可以看到“回归平方和”为0.011,“残差平方和”为0.005,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在这里残差平方和约是回归平方和的一半,因而回归平方和也只占总平方和的大半,拟合程度不高。

由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与之前通过常理得出的结果有一定出入,这个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数据的选取。其中汽车保险的价格是汽车保险赔付率的倒数,并非市场上实际的汽车保险价格,人均实际收入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和,这两个数据可能对于保费收入等三个变量的作用有一些偏差;二是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除了受到上述的三个变量的影响,还有社会文化因素、法律和政策因素等综合因素的同时作用,单个因素的影响就可能有一些偏差。

3 结论与建议

3.1研究结论

由实证分析可知:汽车保险的价格、人均实际收入和民用汽车拥有量对汽车保险的需求有影响。其中,汽车保险的价格与汽车保险的需求呈负相关关系,而人均实际收入和民用汽车拥有量呈正相关关系。

3.1.1汽车保险价格

汽车保险的价格与汽车保险的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在上述实证分析中,价格与汽车保险的保险深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与需求理论相符。随着汽车保险价格的降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需求理论中,随着物品价格的降低,会加大物品数量的售出,总收入也会增加,这一点从收集的数据中可以证明。

3.1.2人均实际收入

本文中的人均实际收入是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和,与其他的数据有点出入,在实证分析中都被排出了,但根据需求理论,我们知道,随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加,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就会进一步追求安全需求,从而对汽车保险的需求也会增加。

3.1.3民用汽车拥有量

在上述实证结果中,在以保费收入和保险密度为被解释变量时,民用汽车拥有量与汽车保险的需求量呈正比例的关系。汽车数量的增加直接刺激了汽车保险的需求量的增加。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会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人们的风险意识会增加,从而增加汽车保险的需求。实证分析中,保险深度与民用汽车拥有量没有关系,这可能与生产总值有关。

3.2相关建议

近年来,汽车保险占财产保险的比例越来越大,地位日益重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而进一步提高了汽车保险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的地位。本文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如下的相关建议。

3.2.1完善《保险法》中关于汽车保险业务的条例,健全保险费率市场

在最新的《保险法》中有关汽车保险的条例比较少,在生活中容易引发纠纷,可以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确立比较合理的法规条例,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时无法可依。对于平常的汽车保险事故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费率是保险市场的价格,若费率过高,人们就会减少对汽车保险的投入,因而需合理的对费率进行调整,不然会影响整个保险市场的平衡。

3.2.2保险公司自身应提高车险业务的经验能力

汽车保险业务中有一些是人们在买车时,必须要购买的保险,还有一些是不一定要买的,而这些就需要保险公司的推销人员去向人们介绍,人们购买了汽车保险产品后,会对一些问题有所困惑,有所不解,这时也需要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解释,让人们对于汽车保险业务更加了解,更多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发生事故后,汽车保险公司又要派出人员去解决,最大程度的保全公司和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公司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经验能力越丰富,也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人购买汽车保险业务。

3.2.3加大对汽车保险产品的开发研究,促进产品创新和改革销售渠道

当前,我国的汽车保险产品种类很多,但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却很少。汽车保险公司需要研究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吸引更多的人购买,提高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同时可以进行捆绑销售。要想汽车保险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产品的推陈出新。传统的销售像中介销售或代理人销售,都需要支付一笔代理手续费,因而汽车保险的价格很高,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传播,利用网络进行直销,节省了佣金费用,汽车保险产品打折优惠了消费者,促进了人们购买汽车保险产品,增加了汽车保险保费收入。

3.2.4提高汽车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汽车保险市场

当有了一个好的环境时,做事也能够事半功倍。为了让汽车保险市场顺利、健康、有序地发展,让消费者和经营者都能够获利,达到双赢的局面,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汽车保险市场。打造良好的汽车保险市场,首先就需要提高汽车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对汽车保险市场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的监管,不让每一个环节出错,让消费者对汽车保险市场更有信心,使其加大投入。

参考文献

[1]郭金龙.中日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何雪华.我国机动车辆保险需求模型的实证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6).

[3]袁振兴.汽车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浙江工商大学报,2014(2).

[4]武红先.我国汽车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11(2).

[5]袁缘,谭毅.中国财产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基于2003年至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3(3).

作者简介:周莎丽(1980-),女,湖北襄阳人,经济学硕士,湖北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金融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①湖北科技学院校级科研青年项目(KY14004);湖北科技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BK1423);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B2015078)以及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5Q216)。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a)-001-05

猜你喜欢
汽车保险湖北省影响因素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汽车保险诈骗防范机制研究
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损益表(2019)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