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5-27 20:15宋淑娟
考试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职高传统节日学情

宋淑娟

1.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活动往往是高效的,这是因为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操作方便,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主要包括基础知识、阅读及写作三大部分,需要板书的基础知识,在传统教学中靠粉笔呈现,而现在只需轻按鼠标即可完成。讲解阅读技术及写作中的思路,只要在多媒体中分类整理,课上点击事先准备的课件就可完成,大大缩短时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效率。复习时,知识点很多,每个知识点内有许多种分类。针对知识容量大的专题复习,要用很多实例说话,而传统的教学要依靠教师在黑板上写,这样速度慢很多。如果用多媒体,提前将例句放幻灯片上,课堂上就能集中对一个知识点做全面的理解,教师也能对一个问题讲明白讲透。

2.注意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2.1学情分析应避免笼统化。有的教师对本班学生的学情分析仅停留在“我班的学生语文很差”上,这样的学情分析过于笼统。还应细化,如到底是基础差还是于运用能力弱?是阅读差还是写作能力弱?是男生差还是女生差?……只有分析具体,才能对教学有更具体的指导意义。

2.2学情分析既要有结论又要有原因。很多教师的学情分析仅仅停留在诸如“我班的学生语文很差”上,是远远不够的。殊不知,“我班的学生语文很差”,只是一个结论。如果学情分析仅仅停留在这个结论上,是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的。学情分析,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究“我班的学生语文很差”的深层原因。再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将会发现学生“语文很差”的个体差异,有的可能是对语文学习没兴趣,有的可能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不对,有的可能是语文的积累不够,有的可能是对语文不够重视……在了解诸多原因之后,在课堂上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

2.3学情分析应放在动态的角度。有的教师在两个月甚至半年下来所作出的学情分析仍是“我班的学生语文很差”,仍停留在当初的分析上。这种静态的学情分析是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况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之后,学生的学习状况肯定会有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作业情况、测试情况、个别谈话、调查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有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能变浓,有的学生的文言功底可能增强,当然,也许有的学生由原来的喜欢语文变得不喜欢……只有将学情分析放在动态的分析上,教师才能了解最真实最有效的学情,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安排课前三分钟演讲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教师,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课本以外的世界有进一步了解,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既丰富语文知识,又了解书本以外的世界。课前三分钟演讲我安排全班同学按顺序轮流上台,每个人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演讲主题。活动之初我把演讲定位为自由论坛,同学们可以随意选择个人感兴趣的话题和大家交流,例如:时事热点、社会见闻、生活点滴、影视杂谈等。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不仅能了解到许多社会关注的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调动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热情。随着课前演讲的进一步深入,我发现学生的思考能力不断提高,有时,学生还会就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例如有一段时间学生就生活中的真善美,生活中的假恶丑展开认真的阐述,他们举了很多事例也谈了个人的感受。这样正反两个角度的切入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认清善恶。例如影视赏析,可以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同时,思考影视商业价值背后的精神内涵。

4.利用节日资源弘扬传扬文化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的产物。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节日都蕴涵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传统节日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便于学生联系实际,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对于职高学生而言,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包括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民间习俗和民俗风情,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人文魅力;积累与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对联及成语俗语等;探究古人在节日撰写的诗文中寄予的感情、态度和看法;了解与节日相关的历史名人,如屈原之于端午、杜牧之于清明、王维之于重阳等,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品格。如北宋诗人张耒在《和端午》中写道:“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就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却又分明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虽然“国亡身殒”,但屈原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却永远不会消亡。学生在品读此诗时不仅会增强对端午节来历的认识,而且一定会被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所感动。

5.关于作文教学

5.1强调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一条对应于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写作”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不同的是对职高学生的理性“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高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理性认识已经具备深入思考的条件,对他们作文的思想深度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这是符合职高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

5.2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的关注人生。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品味人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发现人生中的真善美,用自己的话抒写真情实感,提倡写“自我”,鼓励个性化,倡导独创性。这正如叶圣陶指出的:“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猜你喜欢
职高传统节日学情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