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下)

2016-05-28 11:48费明富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传记文学范本黄宾虹

费明富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方面,我们建议你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自己的基本能力。

1.强化对议论表达方式的感知能力。为了说明问题,请看下列文字。

【文本句段】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部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崇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可以,由于作者处处显出“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试题选项】朱东润固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这个选项本来是错误的,却被很多考生当作“最恰当选项”对待。而一些高考试题分析,对于选项的问题也是“囫囵”,如天一文化考试研究院编《2015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真题透析》,在“透析”这一选项之所以错误时,是这样表述的:“‘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错,文中有‘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可以这样的内容,作者是赞成把《维多利亚女王转》作为写作范本的。”这个解释是大错特错,一定程度上印证我们上述分析的师生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有不适之症这一说法。其实,作者是不赞成把《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的,因为《维多利亚女王传》的写作方法,是中国文人擅长的,根本没有必要去向外国学习。“应当可以”中的“应当”实质上含有对“可以”的否定成分,或者事实上不能确定的成分。“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也表现出作者有意唱反调的心理。由此再次表明作者对西方传记文学有选择地认可的态度。这一段之前的那两段,分别说明西方传记要么缺乏“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要么“琐碎”而缺乏“代表性”,都不是必须模仿的对象。顺此思路,则见作者对西方传记的认可态度是极其有限的。而从这一事实看,选项中的“朱东润固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这一笼统的不加限制的简单全面肯定,显然是“不恰当”的。

高考所选传记文本,都具有鲜明的评传特色,议论性强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少考生对论述性文字不敏感。建议将高考真题传记文本中的论述片段摘录,集中反复品读,重点感受作者或传主的观点态度。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①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②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③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转引自《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线、号为临时添加)

这是2011年全国课标卷传记材料的一个段落,也是典型的论述性段落。其中“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是观点,其后是扩展它的材料,共有三句话。第①句,“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其实就是隐居生活,可见该句意思为:隐居让黄宾虹少了应酬杂务的时间,而多了深思内省的机会,且更有利于在画中融合自然与生活。第②句,可以首先整合为: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蓄积已久的思考和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而“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蓄积已久的思考和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则正是隐居生活带来的效应。可以表达为:隐居带来了“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蓄积已久的思考和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从而促成了他画风的突变。第③句说“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而隐居是一种独处的寂寞,可以带来“眼明心清”,所以该句可以整合为:隐居是一种独处的寂寞,可以带来“眼明心清”,从而使黄宾虹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如此观照理据关系,才能出色完成那道6分的试题(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2.强化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有些高考模拟试题也提供“相关链接”,却关联试题松弛。而高考所给“相关链接”都是有关试题答案的重要来源地。这体现高考对考生把握非连续文本的高要求。从2015年高考考纲开始,在题型示例中都有非连续新闻类文本的阅读。虽然2015年高考没有试题对应,2016年高考回应的可能性大增。为了适应这类文本的阅读,建议考生抽出专门时间,认真研读人民网“小蒋专栏之新闻1+1”中的文字,这是非连续文本阅读的理想场所。阅读时,必须做到明确每一文本的观点以及观点建立的依据所在。这样的阅读,也有利于引导考生养成关注社会、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对于阅读、写作乃至为人做事都意义巨大。

3.强化发散思维意识。“×××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实用类文本试题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要求考生具有发散思维的意识和能力。遇到这样的试题,要借助文中一些有提示作用的词语,张开自己的思路,从多个角度或者是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总之,高考选文可以题材内容有变,但是它永远姓“语”姓“文”,只要我们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简单偏爱某一种文本样式,而是以对所有文本样式都能接受的心理,多多阅读,多多思考,适度模拟,高考阅读“那都不是事儿”。

(编辑:彭宇)

猜你喜欢
传记文学范本黄宾虹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诗人写诗人的长篇传记文学《峭岩传——青铜的天空》出版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58年前朱东润先生的预见
异彩纷呈:传记文学研究70年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之吉林范本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1《洛神赋图》:爱情范本,古典绘画的瑰宝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我的少女时代》:一个小清新文化的典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