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教育在中学数学生根发芽

2016-05-28 09:02王南南
考试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学数学创新意识

王南南

摘 要: 中学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推理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学科。在教育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素质教育如何操作是教师讨论、议论得比较多的问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要求数学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 创新教育 中学数学 创新能力 创造动机 创新意识

一、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实质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施以创新教育,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现、认识有用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维、新方法,掌握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全面贯彻创新教育的精神实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二、给学生有自由的空间

创新是指贯穿整个教学中的一条教学原则,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落实这一原则,将使课堂出现一种新的局面。数学课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听完之后做习题的模式。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空间,使他们处于积极创新的状态,有进行创新的欲望。课堂开始时,教师给出一些实例或具体的数学现实作为起点,让学生像数学家经历的创新过程一样,观察、试验,用直觉或推理提出猜想,再加以证实,然后建立这些发现物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得到类似于教科书的数学知识。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设“圈套”,没有一连串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几乎对学生的任何想法都不加阻挠。

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启发,教师在课堂上来回走动,观察学生的活动,真正让学生向享受“创新”的自由,但是不排除教师恰当的时候组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创新和反思,不排除教师的总结性评述。由于中学生受年龄的限制,身体、心理发育不健全,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不重视,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很茫然,教师应该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让他们认识到新世纪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由学校培养,只有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才能成为合格人才,这就要求现阶段的学生各科成绩优秀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学生有了理想就会开始飞翔,在学习过程中将会积极主动、自觉进取。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阅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语句要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语句反复强调,并指出记忆方法,同时标上自己给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首先让学生读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审题,最后确定最佳解题方法。

要达到创新的目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质疑书本。因为,书本上的东西和权威们的说法,都是在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当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按照新的情况得出新的结论。如果爱因斯坦不突破牛顿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就不可能提出相对论。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会去钻研、去创新,才有好奇心。创新肯定是标新立异,肯定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新的源泉就是好奇心,因此,数学老师要培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另外,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找一些阅读题让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这道题的重点、难点和易错处,设置思考题、课外阅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课外数学材料,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进一步顺应和强化知识。

四、利用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竞争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后,学生在做课堂达标时,我开展了“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百玩不厌,欲罢不能的势头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积蓄着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期待着下一课的到来。

五、利用适当的表扬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辅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

总之,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创新的快乐中成长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课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J].数学教学,1998(2).

[2]王坤.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科教学,1998(7).

[3]蒲勋华.浅淡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8).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中学数学创新意识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