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图表,做题的好帮手

2016-05-28 16:26徐俊
求学·理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负极化学平衡水解

学霸简介:徐俊,高中毕业于江苏省如东马塘中学,现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高三以前,我常常只是着眼于化学公式的记忆,却忽略了另一个解题秘器——图表。其实,除了要重点记忆元素周期表里的主族元素和前3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文字书写、电子排布式等,化学图表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电离水解平衡

做题时,与其空想物质加水稀释后粒子的变化情况,不如画图分析,这样更加简洁明了。画图时,我会分析“四个谁”:谁强谁弱、谁大谁小,即物质酸碱度的强弱(物质酸碱度的强弱顺序很有可能与材料中物质的反应程度有关,建议同学们平时尝试着总结一些经验方法),电离水解能力的大小。接下来以HCl溶液和CH3COOH的加水稀释为例讲解。

(1)等浓度的HCl溶液和CH3COOH。CH3COOH是弱酸,水解能力强。加入足量水后,两者pH均趋近于7。如图1:

(2)等pH的HCl溶液和CH3COOH。CH3COOH是弱酸,越弱越水解,pH的增长趋势便缓慢,但最终还是会趋近于7。如图2:

2.化学平衡的移动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升温,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亦然。对于解决平衡移动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灵活采用V-t图,P-t图,C-t图。学长我还想讲两个解题方法:第一,先拐先平数值大(T大,C大,V大,有催化剂,则P大);第二,定一议二(控制变量,抓住一个量不变)。

涉及气体体积变化时,我喜欢用画简单的小方格示意图来解题,收效甚大。下面以N2O4(g)2NO2(g)为例讲解。

3.有机物

解有机物题需要用到图像吗?当然要!有机物题中的同分异构体往往是失分点,很多人不会写,不知从哪里入手。我总结了一个小窍门:画苯环、添对称。在写同分异构体时,总会出现很多碳,怎么用、用在哪儿就是问题。许多同学往往会请苯环这一大神来救场,但是,根据我之前学化学的经验,需要用到苯环的话,一个就够,不是越多越好。其次,根据等效氢的个数,对称思想得以显著体现,可以这样形容:两条支链“隔海相望”,或者三条支链“三足鼎立”。

4.原电池与电解池

这是结合图示的典型大题,在了解其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尤其要注意图像的提示信息。如何搜罗全部信息点?我一般按照以下顺序依次进行。

①正负极。这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要素。电解池通常有标注,“长正短负”,通过电源正负判断电极的阴阳。原电池中若需要判断,我们就抓住负极:活泼的一极为负,燃料的电池可燃气体为负,失电子为负(即负氧,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抓电极。明确组成两电极的物质,电极的活泼性,是否参与反应。根据化学生活要求,我们还要观察在实际应用中的电极成本、利用率、环保度、可操作性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重视的。

③知溶质。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化学成分,同样地,我们也应注意电解液的成本、利用率、环保度和可操作性。

④写方程。综合以上三点,及时在图旁写上反应方程式。我们需要写三个: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正、负极(阴、阳极)电子方程式。

⑤最后看装置设备组成的整体。一个目的:经济适用。两个要求:环保高效、操作性强。三个准则: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5.实验误差分析

误差通常出现在图的细节处。看量筒时,要注意目光是否平视,洗气瓶的顺序是否正确,反应是否可控,尾气是否能净化或收集,反应是否需要必要条件,指示剂是否选择合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装置是否达到除杂的要求,检验过程是否合理,等等。由于需要注意的细节太多,大家可以像我一样,在错题本上另辟一栏,用以总结归好类的实验误差。

猜你喜欢
负极化学平衡水解
简化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程序探索
水解常数及其常见考查方式
简化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程序探索
锂离子电池/电容器预嵌锂技术发展分析
立足高考考点着眼化学平衡
盘点高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三大考点
盐类的水解考点探究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
锂离子电池负极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英文)
超电势在铅酸蓄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