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十五周年系列活动

2016-05-30 19:52本刊编辑部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技馆博物馆上海

本刊编辑部

2016年12月16-17日,《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理事大會暨学术论坛在上海科技馆举办。正值上海科技馆开馆十五周年之际,本刊理事单位受邀相聚于此,共同分享发展经验,思考行业未来。本次论坛以“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自然科学博物馆展览设计理念与实践”为主题,来自博物馆、高等院校、相关企业近百名从业人员出席会议并开展了热烈的交流与互动。

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徐善衍致辞并作主旨报告。他首先对上海科技馆十五周年华诞表示祝贺,并赞赏了上海科技馆十五年来取得的成就。在之后的报告中他指出,从大历史观上看,科学、艺术和人文始终贯穿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并呈现出令人深思的变化。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是一种文化的呈现和传播,要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因此,科技馆应当体现出特有的时代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科技馆的创新发展亟需培养一支有能力、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才队伍。

其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指出科学博物馆有三大类型:自然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目前,在中国大多是自然博物馆、科学中心,而缺失了科学工业博物馆。他呼吁大家需要对此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庄小蔚则介绍了“无边际”博物馆的观念。用“无边际”的方式构建博物馆即意味着开诚布公,并尝试了解他人的价值观和快乐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博物馆的存在价值是从社会参与中得来的,重视社会关系则是其构建的关键。在参与这些社会关系的同时,博物馆也发掘了自己吸取营养、寻找快乐的潜力。

接着,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聚焦本馆基本陈列的策展与设计,讲述了如何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以增强展览的感染力。自然博物馆既是科学殿堂也是美育场所。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以标本诠释自然世界,以线索串联演化进程,以案例启迪科学思维,旨在展示地球演变、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当地的壮丽山川等,重点揭示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自然博物馆馆长李占岐建议在自然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比如,可以把传统文化、科学哲理和天体理论赋予展览陈列,借助艺术的理念进一步升华主题,必将引发观众在参观中的情感认同与精神共鸣,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广东美术馆副馆长邵珊认为,艺术与科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发展的。如何在艺术教育中融入科学知识,或者以艺术的角度切入科学教育,提高感性的审美能力、拓展理性的科学视野,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未来栋梁而努力,是艺术及科学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娴从发展目标、规划理念、主要原则、实施路径等方面,探讨了上海科技馆的展区更新改造。她说未来的上海科技馆将是一个现代化、综合性的科普场馆,观众可以在这里获取动态开放的知识,体验多感知的互动,感受超现实的体验,并进行跨时空的创想。日后,上海科技馆将承担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在传播科学的同时服务大众,营造城市的创新氛围,引导正确的科学舆论。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苗岭谈到,2016年是虚拟现实技术爆发的元年,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寻求其与自身之间的联系。面对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冲击,应该积极对待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了解高新技术在博物馆相关领域的应用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冯育结合时下各种前沿的新媒体技术,阐释了以创意为导向的内容创作,试图寻找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全新展示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助力博物馆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社会影响力量。

上海亿品展示创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海兵认为,现在科技馆的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它们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孩子们在科技馆里,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探索已知和未知的世界。

此次会议采用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让没有到现场的同行也能即时参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论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各位专家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开放的胸襟,从不同角度为自然科学博物馆展览设计理念与实践提供智力支撑和专业指导,有效促进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各理事单位之间的进一步对接。

猜你喜欢
科技馆博物馆上海
科技馆一日游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深圳科技馆新馆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博物馆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参观诚毅科技馆
露天博物馆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