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钧作品图式符号构成分析

2016-05-30 00:22李敏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形式

【摘 要】在关注当代艺术作品之前,方力钧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但当提到“光头”题材的作品时,很多人都会感慨原来他就是创作者。“光头”已经成为方力钧特有的标志。他作为“八九”新艺术的重要代表,玩世现实主义重要画家,我从内容、形式的角度对他的作品进行分析,能更好的了解其作品的艺术图式。

【关键词】方力均;图式符号;形式

一、图式符号概念及出现原因

西方的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把理性批判转变为文化批判,创立了一种人类文化符号哲学。卡西尔对符号内涵作了明确界定,符号的最根本特征是间接性,它直接诉诸于知觉,但它所指的含义又藏于背后。符号化指的是人不是被动受外界刺激而是主动摄取的,这是人与动物最直接的区别。人们的情感在符号中得到体现,观念也是通过符号来表现。艺术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对现实的审视,在于对形式的认识。

二、从形式的角度分析方力钧作品的图式符号

初见他的作品时,就被它巨大尺幅所震撼,但并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画,只知道他的画面都是光滑的,看不到笔触,画面上不是无聊的打着哈欠的光头人就是做着稀奇古怪表情的人,颜色很是明亮,给人很大的冲击力,使人印象深刻。随着对他的关注,开始尝试对他的作品形成进行分析。一个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与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对语言的掌控能力、自身的阅历和对周遭的理解感悟,而不是像工匠一样,只是把眼睛看到的描绘出来而没有触及到心灵。方力钧这一代人的个人风格识别形象已经非常明确,一般我们很容易从他们作品的表面来识别他们的画,如方力钧的光头、岳敏君的笑、刘晓东的绘画题材等。他们都是从关注自我、关注自己环境的角度出发,突破束缚,关注可以触到的现实,反映自己真实的独特感受,表达自己内心对社会的宣泄。

(一)构图

构图是绘画形式中重要的部分,它是表现作者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构图的重要性不仅仅只是在现在出现,早在南朝时,谢赫就认识到构图的重要性,提出“经营位置”。方力钧作品的构图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夸张、主观,他的绘画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方力钧为了这样,他不光是在画面内容上显现,还体现在构图、色彩上。首先,他画面的主体物突出,占据整个画面很大的空间,背景所占很小,让它对主体物产生不了影响。我们可以从他的油画作品《系列二》(之二)看到,画中的主体人物,画的是一个张着大嘴打哈欠的人,他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大部分,他背景的几个人占据的面积都是很小的,这无疑是突出主体,给观者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他打破了西方油画传统的构图原则,而是采用中国画的构图方式,比较推崇郭熙对中国山水画“三远”中平远的构图法则,使他的大尺幅作品犹如中国古代手卷的巨幅放大。他认为西方的焦点透视,好像只是一直在画平面,表现的总是对现实景象的描述,如果自己要表现人的存在关系、生存状态时,就没有办法满足这些了,而中国画中的构图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最初学习油画,更多关注在笔触技法,对平面化的艺术作品很少关注。之后看到方力钧的作品,转变了我对平面化作品的看法。“平面性,是西方艺术家首先注意到的东方绘画的形式特征……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不仅看到了中国、日本绘画与其所熟悉的西方绘画的不同,而且看到了平面性的魅力。对于三维空间的表现已显得不那么执着;以后随着对传统的反叛意识的强化,印象主义绘画愈来愈走向平面化。” 方力钧最先开始是学版画的,本身的创作就带有平面性,把三维事物组成二维的效果,具有极大的装饰意味。但这并不是艺术的倒退,只是平面化能更直观的反应画面主题,能够留给观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色彩

我们在观赏一幅画时,不单单是观察这幅画的内容题材、构图,我觉得最先引入观者眼帘的应该是这幅画的色彩,就好像我们在见到一个人穿着一件新衣服时,总是首先会评价他这个衣服的颜色好坏。所以,色彩也是决定作品特色的关键,最先反应出作者的情感、思想。方力钧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只是用单色来表现物体之间的距离,之后又有了鲜亮的蓝色,还有肉色的运用。他的颜色,未经调和,直接使用,形成刺眼的色调,以此来揭示一个普遍的标准——荒诞。所以,他早期的作品颜色都是鲜亮纯净的,背景几乎总是蓝蓝的天空或是蓝蓝的水面。我觉得这样的大幅度的蓝色运用,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理性面的一面。1993年之后,方力钧才开始在画面中使用肉粉色,画面的色彩关系变得沉着一些,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也呈现出平和的气氛。但这种颜色的转变,也使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无助孤独的感觉。其实,孤独是一直贯穿于方力钧的作品中的,只是后期,这种孤独感更加的强烈,更加的无助,我们从他的构图和题材上的转变也能看得出来。方力钧又画了很多色彩艳丽的花,与那种消极情绪形成对应。他笔下的鲜花艳丽而多情,极具象征意义,被人称为艳俗艺术。这种普天同庆的色彩,方力钧并没有给它明确主题。它的画面中,人的头部和脸部用的都是鲜亮的橙色,身后是蓝天白云衬托下的五颜六色的鲜花。但是鲜花给人的感觉是幸福的,画面中的人物有时却也是呆板的,我觉得这样形成了一种落差,会有一种鲜明的对比。不知为什么,从他的光头系列中,总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而在他的普天同庆系列中,人物的感觉已经很渺小了。虽然方力钧并没有给他的作品起名字,但我们只要从他的内容、构图、色彩就能读到他所想要表现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栗宪庭.方力钧与玩世现实主义[J].艺术界,1997(01): 50-52.

[2] 朱晓聪.方力钧观念绘画的图式符号研究[D]江蘇:苏州大学,2008:31-42.

[3] 彭苏.我希望钱越多越好[J].南方人物周刊,2006(11): 60-61.

作者简介:李敏(1992.12- ),女,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猜你喜欢
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创新形式 丰富内容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扶贫社——脱贫攻坚的新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