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舅”李九松:发挥余热自得其乐

2016-05-30 10:48顾德惠
新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娘舅馄饨三毛

顾德惠

如今在上海传递正能量的人越来越多,如:电视台频频亮相的柏万青、身边的人民调解员百岁老人张秀清……这些有威信、讲公道的年长者都被大家称为“老娘舅”。年初,笔者探访了电视连续剧《老娘舅和他的朋友们》主角、滑稽表演艺术家李九松,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给大家带去欢笑,热心助人的快乐老人。

“老娘舅”和老劳模

年初,耄耋之年的老劳模黄宝妹到浦东新区探望滑稽表演艺术家李九松和老伴,说:“常来常往,看看老朋友,蛮开心的。”大家回忆了2005年初冬,上海电视台录制春节特别节目《老娘舅和他的朋友们》,李九松拿起摄影棚里一把胡琴,触景生情,自拉自唱:“我是老百姓,实在很平常,赶上好时代……努力发余力,服务为大家……”

黄宝妹,原是纺织女工,多次获得上海市和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1956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老娘舅和他的朋友们》在电视荧屏热播,当时宣传新时期劳模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由王辉荃导演,编排新节目《老娘舅和老劳模》,特邀全国劳动模范黄宝妹、杨怀远、裔式娟合演,排练多天之后彩排。业余演员初上舞台,难免紧张。导演灵机一动,干脆将老劳模和专业演员对话情景从舞台中央移至舞台外……2001年上海市春节劳模茶话会,各界人士欢聚一堂,李九松上台亮相,趣话多多,突然有人大叫:“老娘舅,看——老劳模黄宝妹也来啦!” 李九松扬手招呼,大步流星跑下舞台,和“老舅妈”一道来到观众席位前排,与黄宝妹等劳模们握手……演出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两位老人也成了好朋友。

肝胆相照知感恩

“老娘舅”这个绰号,来自电视连续剧《老娘舅和他的朋友们》,1995年9月首播,前后历时12载春秋。“老娘舅”,上海闲话专指有威信、讲公道的年长者。导演屠耀麟和王辉荃,曾鉴别当时上海滩几乎所有滑稽演员,最后不谋而合,选李九松演“老娘舅”。

该剧前后历时12载春秋,获得了国家广电部颁发的飞天大奖,被誉为海派情景喜剧经典之作。这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优秀滑稽戏,将影视表演与戏曲曲艺表演特色水乳交融于一剧,不仅为江南一带城乡居民喜闻乐见,也为一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甚至外国人士津津乐道。2010年世博会期间,李九松向外国朋友简略介绍中国方言沪语《老娘舅和他的朋友们》和百姓新生活,联合国副秘书长贝南高兴地与他和翻译等上海人合影留念……

“老娘舅”遇见“粉丝”,常有令人难忘、感动之事。一次在江南小镇名店吃饭,餐毕结账,意外得知:“贵客酒菜钱已付清了。”原来,邻桌就餐的当地人认出了李九松,有位陌生的老阿姨自掏腰包代付饭钱,悄然离去,仅让收银员转告李九松:她,是上海“老娘舅”的“铁杆粉丝”。另一次去周庄逛街, 为游客签名,上海几个大学生递小扇子,李九松照样签字。旁人见状,拥入近在咫尺的旅游纪念品小店,抢购小扇子,该处积压多时的库存扇子因此销售一空。店主乐得手舞足蹈,大呼:“欢迎老娘舅常来玩玩。”

戏里戏外讲实话

戏里李九松是“老娘舅”,戏外,他也愿将这份热忱带进生活。

李九松曾当选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说,我不能辜负选民重托,自要好好起到上下沟通作用。

记得旧时流行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李九松迁居浦东之初,水电煤等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四周没有商店,近端又无公交车……邻居们怨声载道。李九松与他们促膝谈心,希望大家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同时积极反映群众意见。

冬夜,李九松拍好戏回家,走到新村附近,摊主喊他:“老娘舅,来吃碗热馄饨吧!” 李九松答应了。这对小夫妻与他闲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忽而拔腿就跑……莫名其妙!生馄饨已煮成熟馄饨,再不打捞就一塌糊涂变面疙瘩了,李九松只得用锅边漏勺把馄饨舀入空碗。此时,有人拍他肩膀,回头一瞥,见10多位戴大盖帽的执法队人员。执法队员说:“老娘舅,既要演戏又拍电视,还摆馄饨摊扒分,太辛苦啦……”费了一番口舌才讲清实情。之后,李九松传达群众吃夜宵难呼声,又找这对小夫妻,宣传政策,鼓励小夫妻办妥相关手续,创业馄饨店,食客盈门,生意红火。

李九松又以人民代表身份写信,引起了公交公司重视,调配人力物力,就近开辟了好几条公交车新线路……此地百业俱兴,居民近悦远来。

有一次人民代表接待日,记录来访者求职之言,一位男士来访,他被单位辞退,愁眉不展。李九松安慰他:“勿灰心!失败是成功的外婆。”他苦笑道:“俺只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哪来‘外婆?” 李九松讲:“当年阿拉老师文彬彬成名作《三毛流浪记》被拍成同名电影在全国放映,好评如潮。老师鼓励弟子报名参加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报演出,叫我演三毛。见我畏缩不前,老师吐露此语,自圆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多失败两次, 不就成了外婆? 我学戏屡遭失败、出足洋相、跌得鼻青眼肿,想打退堂鼓了,老师耐心传艺, 严格督导我百折不挠,直至苦尽甘来,尝到成功带来的甜头……”听了他的话,男士自强不息,终于事业有成。

发挥余热多笑声

退休多年,“老娘舅”李九松应邀在沪上或外地舞台参演, 助助兴,聚聚人气,皆大欢喜。

电视台特邀拍摄喜剧,李九松考虑高龄因素担忧力不从心,编导人员答应适当安排。两全其美。前年,他在电视连续剧《哈哈笑餐厅》饰演老太爷;去年,又在百集连续剧《老洋房的笑故事》演剧中人友三的爷老头子……传承沪语情结海派文化,为姹紫嫣红园地增添新色彩,这对李九松这个活到老、学到老、演到老、乐到老的退休演员来说,都是非常开心的事。

谈到身为特邀嘉宾, “老娘舅”到杨浦区少年宫梦想剧场参加 “曲苑小荷”2015年上海市首届学生曲艺节暨“唯实杯”第三届上海市少儿曲艺大赛颁奖活动。记得展演获奖节目之一拷贝经典滑稽戏《三毛流浪记》片段——被剃头师傅一推,那个演三毛的孩子跌了一跤,顺势一滚,当场翻了一个大跟斗,轻巧自如,其实是费了好大功夫才练就的……李九松为荣获传承奖的孩子颁奖,慰勉有加:“年纪大的人亲眼目睹曲艺事业后继有人,非常高兴。小荷才露尖尖角,希望接班人更上一层楼!”第四代“三毛”又崭露头角, 前辈文彬彬老师艺技有了新的传人,百姓生活多笑声,“老娘舅”自然不亦乐乎。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娘舅馄饨三毛
小娘舅
小娘舅
犟牛“三毛”
我和“三毛”比童年
悲伤的时候,吃一碗热馄饨
老娘舅
我与娘舅的父子情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