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感激的援手

2016-05-30 10:48劳毅凡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信任感卖菜学雷锋

劳毅凡

老妈总是买光老太太的所有蔬菜。

老太太历经沧桑的脸堆积着许多褶皱,她浑身污渍斑斑,衣服的边角也都被磨破了,无疑生活很艰辛。或许是因为衣衫褴褛的她在小商贩中显得尤为扎眼的缘故吧,老妈每次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她,并且无论她剩下多少蔬菜,全部揽入怀中。我问老妈:“为什么买光老太太的菜,那么多根本吃不完!”老妈答:“吃不完可以送人,老太太卖菜不容易,全部买了,好让她早点儿回家。”我惊愕于老妈轻描淡写的回答,更感叹一种别样的善举。

“可是她并不知道你对她伸出了援手啊。”

“为什么要知道?我就是要让她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帮助,我的援手无须感激!”老妈斩钉截铁地答道。

无须感激的援手!这句话立即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不禁在心中呐喊:是的,这正是新世纪新的行善方式。

当下,人们在历经了一些“做好事变坏事”的事件后,陷入了善行与恶果较量的忧患中。“碰瓷”“讹诈”花样层出不穷,人人自危,如履薄冰,让善举演变为援者和受援者之间展开的一场周旋和较量。失去信任感的善举,只会沦为人们心中的另一种负担。

时代在变,善举不当变。无论是赤手空拳与歹徒搏斗,还是奋力抢救落水者,或是掏出钞票塞进募捐箱……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善举在生活里无处不在,完全可以从细微处着手。

如何伸出援手,消除疑虑,既能让援者和受援者不受伤害,又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最大限度体现出对受援者的人格尊重呢?

其实,有的援手,完全可以隐于无形。

曾经看过一则关于咖啡的故事。说的是一位顾客走进咖啡馆点了两杯咖啡,并对服务员补充:“一杯墙上的。”服务员恭敬地给他端上一杯咖啡,他喝完一杯后却付了两杯的钱,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这时,服务员会掏出一张写着“一杯咖啡”字样的纸贴在墙上。

不久,一个衣着破烂与咖啡馆气氛极不协调的人(流浪者、乞丐或贫困者)走了进来,望着墙上的纸说:“一杯咖啡。”服务员同样恭敬地给他端来一杯咖啡,那人从容地品尝完醇香的咖啡后,不付账就径直离开了。服务员便将墙上的“一杯咖啡”撕下来丢进纸篓里……

这份对受援者的尊重,默默伸出无须感激之手的行为,无疑将善举推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如此,让需要帮助的人在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援助,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和阳光。这应是新时代学雷锋的新的里程碑。是的,这正是学雷锋的意义所在。它不是日日高喊口号,也不是惦记回报或担心被讹,而是一份渗透进生活的真情流露,援助他人的理所应当。

【评点】

行善是推动当下社会正能量前行的一个动力,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但如何行善却更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题目“无须感激的援手”简洁明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篇,通过母亲对卖菜老太太行善的方式表明立场,“失去信任感的善举,只会沦为人们心中的另一种负担”。接着又以“一杯咖啡”的故事再次说明以尊重他人为前提的行善方式更能温暖我们的内心,结尾处一句“不是惦记回报或担心被讹,而是一份渗透进生活的真情流露,援助他人的理所应当”振聋发聩,收束有力。全文语言平实,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选择的话题也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

猜你喜欢
信任感卖菜学雷锋
小猪卖菜
小猪卖菜
卖菜讲究精打细算 “宋小菜”算的是数据
情感认同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建立师生信任感的方法
提升中学生与思品教师信任感的策略研究
“卖菜叔”出书:北漂路上我和儿子一起追梦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组织内多层次社会交换关系对员工角色外行为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