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016-05-30 18:24方奕文吴鍈凡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0期
关键词:实习解决办法问题

方奕文 吴鍈凡

摘要:实习是高校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一座桥梁。通过实习,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实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实习;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32-03

教育部关于《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以理学、工学、农林等科类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应当有必需的教学实习工厂和(林)场和固定的生产实习基地;以师范类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应当有附属的实验学校或固定的实习学校;以医学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至少应当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和使用需要的教学医院”[1]。实习,对于本科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实习,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某些高校甚至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偶尔,我们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师范本科毕业,连怎样讲课都不懂!”“针都不会打,真不敢相信她学的是护士专业!”“万用表都不会用,你是学文科的吧!”作为高校的老师,听到这些,哪个不脸红?尽管这样的学生只是个例,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当然,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学生没有参加实习,似乎太过绝对,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学生有经过实习环节的系统训练,这样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更不会出现诸如对就业产生恐惧症的学生。因此,如何加强高校的实习教学,提高实习的质量,值得从业者们的深思。

一、什么是实习

实习,似乎离我们很近,又似乎离我们很远。说它离我们很近,是因为我们天天在讲,学校在讲,家长在讲,企业也在讲;说它离我们很远,是因为大家所讲的所谓的“实习”,跟高校学生应有的实习相去甚远[2]。人们习惯于将学生打假期工或户外拓展活动归属于“实习”,于是乎,“实习”满天飞,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回头一看,该做的还没做。

到底什么是“实习”?教育部似乎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根据教学的规律,做一梳理,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实习是为了检验、巩固、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而到学校以外某单位(包括校产企业)从事的实践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职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根据实习的地点分类,实习可以分为校属单位实习和社会单位实习;根据实习的形式分类,实习可以分为参观实习、毕业实习(理学、工学的一般称为“生产实习”;医学的一般称为“临床实习”;师范专业的一般称“教学实习”)和工作实习。当前,一些单位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后,会要求学生提前到单位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工作实习”[3]。工作实习实质上是工作单位的试用期,是单位将试用期提前了。表面上,这种实习对单位、学生都有好处,但却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不应鼓励。除按以上方法分类外,还可以根据实习的组织方式分类,将实习分为自行联系和统一安排,而统一安排还可以分为学校指导老师跟班和不跟班两种方式。

在实习的多种形式中,毕业实习是最为重要,也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下面所述的实习,即指毕业实习。

二、实习的目的意义

为什么要实习?两千多年前似乎就有了答案。战国著名思想家荀况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而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不同的表述,相同的观点,进行实习的理由,尽在先贤的话语中。当然,时代不同,实习的目的意义会有所差异。

那么,现在的实习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认为,实习就是将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与否,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话是这么说,但科技的发展,已对实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已是经过千锤百炼,证明是真理,因此,“检验”已不是“唯一”和“主要”的目的。现在的实习,关键在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理论知识。为什么会有就业恐惧症?不在于学生没有掌握理论知识,而在于学生不知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作者在实习总结会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实习,让我了解了实际工作的方法”,套句广告词就是:老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不敢就业了。可见,现代的实习,不但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在企业和社会的互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开阔视野。

三、高校学生专业实习现状

目前,高校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习课程形同虚设。随着经济体制改制的不断深入,私有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而国有企业的数量逐渐越少。由于私有企业对高校学生实习需求不了解,或缺少相应的实习生指导经验和技术力量,抑或是怕学生的实习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常常将准备参加实习的学生拒之门外。面对这一状况,有些高校似乎显得“束手无策”,常以“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为由,有意无意地将实习课程给“遗忘”了。而有些高校似乎觉得,完全不进行实习,“上对不起教育部,下对不起学生、家长”,于是,又有了企业“一日游”的现象,以一日的时间,完成了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的实习任务。说实在的,“束手”是实,“无策”是虚。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路是人走出来的,如何解“缚”,关键在于高校,而不在于校外单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教育者必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实习单位联系难不是高校不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的理由,责任心的缺失才是这种现象出现的主因。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不安排实习,是跟观念有关的,他们更希望学生在学校多做一些“科学研究”,多出一些“成果”,或好好为考研做准备。

2.实习过程形同放羊。自行联系实习,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实习模式。这种实习模式受到大家的青睐,自有它的优势:其一,让参加实习的学生更加分散,可减轻校外单位接收学生的压力;其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其三,可以让学校免去联系实习单位的苦恼。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弊端。一些学校将为学生开出一张实习介绍信和收回实习鉴定表作为实习环节的全部职责,至于学生到哪儿实习?实习多长时间?实习什么?如何实习?那可是不闻不问。疏于管理催生了以下现象:(1)弄虚作假:实际没有参加实习,却通过关系单位开出实习鉴定表。(2)张冠李戴:把学校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当成实习,所参与的实践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体系相去甚远。(3)流于形式:每天准时上下班,上班后走马观花遛一圈,而后便无所事事。第三种情况相对较少,但也确实存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3.实习性质形同打工。这里所讲的打工,是指在一个岗位上“坐穿板凳”。一些企业接受实习生后,或许是对实习目的的不了解,也或许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参与实习的学生以打工者对待,不管学生的实习时间多长,一直安排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甚至还抱怨:你们的实习时间太短了。言下之意:当我们教会学生操作时,你们的学生就离开了。作为学校,希望学生在实习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需要适时轮岗;而作为企业,希望学生能为单位创造一些利润,又需要“一岗到底”,这显然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考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也考验企业管理者的社会奉献精神。

4.学生缺乏主动意识。以上问题的责任,主要来自学校或企业,而这一点,却出自于学生自身。有这样一些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坐在实习岗位上形同泥塑,等待着实习指导老师的教导。说实在的,“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是学校老师的天职,但企业指导老师恐怕不这么认为。缺乏主动性,虚度一两个月的光阴,受损的恐怕是学生自己了。当然,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学生认为实习岗位不适合自己,因此自爆自弃,放弃主动学习。

四、解决办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切不可抱着“一蹴而就”的思想,而需要靠多方长期、共同的努力来实现。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学校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解决问题的主要职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端正态度。有句老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让参与实习的各相关方,包括学校、带队教师、学生、实习单位、单位指导人员等都能正确对待实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保证质量。具体而言,学校要充分意识到实习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秉着“一切为了学生”这一理念,力争联系最合适的单位,安排最有经验的学校带队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学校指导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时刻关注学生实习动态,及时为学生解决实习过程碰到的难题,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学生要充分了解实习的目的意义,正确对待实习课程,服从学校带队老师的安排,尊重单位指导人员,主动向指导人员请教;企业应展现其社会责任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力所能及地为实习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企业指导人员要把指导学生作为自己的职责,耐心细致地完成实习期间的指导任务。

2.完善制度。只有端正的态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作为保障。这其中包括“实习课程教学大纲”、“实习课程教学标准”、“实习课程管理办法”、“实习基地协议书”、“实习课程计划书”、“实习课程指导书”、“实习岗位选拔办法”等基础性文件的制订,以及为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的动员会和不断优化、完善实习课程教学质量的总结会或经验介绍会的召开。

3.周全计划。周全的实习计划,是高质量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实习计划可包含以下内容:(1)参与实习的对象和人数。(2)年度实习的时间。(3)实习的组织方式,为保障实习的质量,应尽量采用学校联系,学校带队老师跟队实习的方式。(4)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5)实习生的接送方式以及在实习期间的食宿安排。(6)实习经费预算等。

4.严格执行。在计划制定完成后,就必须着手完成一系列的相关工作:(1)明确实习职位的要求和实习的具体内容,编写“实习岗位简介”,制订“实习任务书”。(2)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实习职位的申请和选拔,做到因材施教。(3)召开实习动员会,进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的目的、实习的内容以及应注意的事项。(4)发放实习所需的资料,包括“实习岗位简介”、“实习任务书”、“实习介绍信”、“学生实习安全守纪承诺书”、“学生实习记录手册”、“学生实习考勤记录表”、“学生实习成绩鉴定表”等。(5)由学校协助实习单位组织岗前培训,包括安全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等。(6)在校外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实习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习工作。(7)由实习单位协助学校组织实习鉴定,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5.加强监管。说实在的,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计划,而是执行。要使制订的实习计划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实施,就目前来讲,完全靠“自律”是不够的,必须加以适当的监管。对于学校联系的实习,只要制度完善,计划周全,监管相对简单,而对于自行联系的实习,监管就比较麻烦。如何管理好自行参加实习的学生,下面的方法可供参考。(1)申请:由学生提出自行实习申请,同时提交“申请表”和“实习单位接收函”。在申请表中,学生实习期间的联系方式、实习单位的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话、邮箱等),以及实习岗位的介绍等信息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实习单位接收函”中,除了同意接收学生的实习请求外,同意学校电话或派人前往实习单位探访、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2)审核:院系根据实习课程的教学目的,结合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的特点,对学生是否适合前往实习予于确认。(3)检查:在不影响实习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定时或不定时与实习单位或学生进行电话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甚至是派人到单位进行现场检查。(4)处理:对于弄虚作假者,按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五、结语

近期,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各地高校正在全力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不过,现实与期望尚有差距,道路仍然非常曲折。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事业尚未取得最后成功的背景下,传统的实习工作仍需继续开展。本文针对目前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是否合理,见仁见智。一句话,愿我国的教育事业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Z].教发[2006]18号.

[2]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4-149.

[3]黄河.大学生实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组织社会化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9,(6):131-134.

猜你喜欢
实习解决办法问题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辐射记录审核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婚外情的解决办法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