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逆向改写激活语文课堂

2016-05-30 02:52王劲松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逆向文言文语文课堂

王劲松

课堂教学一般会设置若干训练,这些训练形式的设计颇为重要。它既要有明确的教学指向(学习目标),又要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如果语文课堂的训练形式失之于程式化,久之,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就像鲁迅先生在《社戏》里所写:“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了。”过于程式化的语文课堂可能就是那不受欢迎的“老旦”了。课堂训练,如果能像川剧变脸那样充满变数与玄机,想必学生是会有兴趣的。当然,这是需要教师突破窠臼,精巧设计。怎么样设计呢?这就要回到课堂训练的本质上来。语文课堂无疑要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文的能力,但无论理解还是运用其内核都是思维的训练。正如朱光潜所说:“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运用恰当文字表达思想情感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水平。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如果能着眼于思维层面,而不是“为形式而形式”,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写其实就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形式,特别是逆向思维的改写,会让语文课堂的训练为之一变,让学生为之一振。

一、散文改写成诗歌

其实,诗歌改写成散文经常用到,比如疏通诗意、描绘画面等,学生对此已经很熟悉。但散文改写成诗歌,语文课堂却不常使用,学生会感到很新颖。在散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以文本为素材来源,改写成诗歌(古典、现代都行),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提高其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在学习《故都的秋》时,笔者让学生根据文中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描写,改写一首同题的小诗。学生热情高涨,仿佛都成了诗人。或凝神沉思,或低声吟哦,或奋笔疾书。也许他们写不出精彩的诗篇,但他们在用心灵触摸文本,真诚地与作者进行精神世界的沟通。这就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的理念。这里摘录两首学生的习作:

天净沙·故都的秋

芦花虫唱柳影秋草夜月钟声破屋浓茶蝉鸣秋雨微冷

北国秋在心中

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

聆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一丝丝日光漏下静对牵牛花的蓝朵

惦念起陶然亭雪白的芦花秋蝉的嘶叫散入灰土上的丝纹息列索落的秋雨将烟管敲打

斜桥影里桥头树下天可真凉了啊

这些习作虽显稚嫩,但它们折射出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在对文本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这显然比教师的讲解分析效果更好。

二、现代文改写成文言文

文言文距今时代较为久远,在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方面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阅读难度可想而知。很多学生“未战先怯”,课堂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好。很多文言文课堂教学还是逐词逐句的串讲,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前行,有时甚至是教师代替学生前行,学生“被理解”了。即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理解了文本,也并不意味着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训练。因为其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只不过接受了教师的阅读成果而已。如此总是被动地接受,一者学生会缺少主动参与阅读的思维训练,不能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一旦丢失了教师这根“拐杖”,便无法前行;二者程式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一旦没有兴趣,高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就只能是艰难的爬行。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设计了“现代文改写成文言文”这一环节,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设计了两道改写题:

1.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2.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题目一出,即刻点燃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改写,学生掌握了“或、走、是、兵”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或……,或……”,“是何异于……”的句式。将现代汉语改写成文言文,突破了文言文翻译的惯性思维。这种逆向思维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进行思考,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随之提升。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逆向思维的改写就抓住了这一心理特征,变换了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始终对下一个教学环节充满期待。当然,任何训练教师都要课前精心备课,始终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出发点,语文课堂才不会乏味,课堂教学的品质才会不断优化。正如《社戏》中所写的一样,如果老旦进去,出来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或者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小伙伴们”还是愿意看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涡阳第四中学(233600)

猜你喜欢
逆向文言文语文课堂
逆向而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