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侯外庐的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

2016-05-30 03:09于玉振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古代文明亚细亚氏族

于玉振

【摘要】关于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的论述,是侯外庐(以下称侯老)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乃至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理论基础。侯老从生产方式入手,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强调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首次提出了奴隶社会起源和发展的两条路径和两种类型,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中国思想史研究作出了独创贡献。

【关键词】侯外庐亚细亚生产方式 中国古代社会

国内外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争,首先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到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达到高潮,引发了一场持续十多年的社会史大论战。然而对于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当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却纷纭不一。侯老并没有直接参与这次社会史论战,但他却密切关注着论战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侯老思想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其亚细亚生产方式及“路径”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且研究成果很多。统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前辈们大都抓住了侯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规律指导下强调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笔者愿意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在认真把握侯老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基本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发掘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对中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

一、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及其地位

(一)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

对于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是什么这一问题,侯老是从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探究开始的。而“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答,直接构成他对中国历史进行研究的理论依据”。所以,笔者拟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入手,探究侯老的古代文明路径说。

1、土地的“国有性”

侯老认为,在文明社会产生的初期,东西方由氏族公社进入文明的路径是不同的,有希腊式的、罗马式的、日耳曼式的,——这三种都可以看作是“古典的”路径;也有东方式的,——这就是“亚细亚的”路径。古代西方进入文明社会,大都是经过了氏族社会的农耕制,然后就“把农地分作各个小块”[1],转变成了小土地所有、亦即土地私人所有的制度。但东方却不一样,在文明的初期,土地所有形态是直接“在公社的遗迹上”[1]直接走进了氏族贵族的土地国有的路径。

2、劳动力的“集团性”

这里所谓的“集团性”,实则是指家族的集团,也即是恩格斯所说的“家内奴隶制”。侯老认为,与古希腊不相同的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奴隶买卖并不常见,奴隶氏族为贵族所有,也可说成是“国有的”,劳动力的形态主要是集团的或公社的。侯老考证甲骨文和周金等文献资料,认为在周代已经出现了大量俘获而不是杀死奴隶的现象,而这在文明国家的初期,无疑是有了劳动力的保障,从而有条件“过分使用劳动力”[1],进行“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制度。这从规模上而言,也是具备了文明社会的条件。

笔者在上文已经提到生产力的问题。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文明产生时走上了亚细亚道路,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问题。在铁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中国便进入文明社会,在如此的生产力条件下,文明的产生无疑是“粗放型”的。因为侯老认为,热带气候条件,易于开垦的土地,便利的河流灌溉条件,使得中国在青铜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成为可能。

(二)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的地位

对于这个问题,侯老是做了较为精炼的概括的,兹引于下:

“简单地说来,我断定‘古代是有不同路徑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上,…………便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其命维新的奴隶社会。旧人便是氏族(和国民阶级相反),新器便是国家或城市。”[1]

首先,侯老认为古代文明的路径是有很多种的,而“亚细亚的古代”“不过是各种路径里面的一种具体路径罢了”[3]。而且两种文明路径在马克思经典文献里是不分先后的,是平列的,“写法可以是这样的: 古代”[3],这就驳斥了

当时认为“亚细亚的古代”是文明社会之前的过渡形态的说法。提到过渡形态,侯老认为“不论哪一个‘古代都有过渡阶段,却不是某一个古代代表过渡期。它们都是由于土地所有形态的转化,成为文明国家”[1]。我们不能把属于东方社会的、异于“古典的古代”的文明路径看作是一般意义上的古代文明路径的过渡阶段,否则便有违文明产生方式的特殊性。

二、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的特点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走上了亚细亚的早熟的文明路径,所以与希腊古代社会相比,具有了不相同的特点。归结起来就是文明社会的“维新”,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城市国家的出现。

(一)社会的“维新”性

侯老认为,根据正常的“古典的”路径,文明国家是基于生产力的进步、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和国民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但在中国古代社会,在没有铁的发现就酝酿出了古代文明,周人在“尚未长成国民阶级的时期,就‘早熟地作为古代社会创造者而登场”,由于“手无寸铁”,所以“先天不足”[3]。

(二)城市国家的出现

城市的出现是侯老所赞同的评判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准之一。侯老考证传世古文献,认为最晚在文王时代,就已有了城市国家的出现。侯老引用《大盂鼎》中“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以及《大雅?文王有声》中“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君长]!”“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城]之。武王烝哉!”[1]等材料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按照我们一般的看法,某区域城市的出现和发展理应是此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且城市的发展往往也能反过来不断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周初的“作邑”“城之”则不然。由于两种氏族的不可分裂的统一,西周的“城市=国家”并非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未形成经济的堡垒”,反而成了“经济上的赘疣”[3]。所以我们在文献上所看到的极少有经济意义上的城市,多半是“宗子维城”、“公侯干城”一类的宗庙社稷意义上的政治堡垒。

三、亚细亚的道路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发展的影响

(一)国民思想的晚出

侯老认为,“中国历史一开始便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保存了旧人物,使‘旧的拖住新的,以致一系列的旧生产方式遗留到后世,形成束缚历史发展的力量”[3]。这反映在意识上首先是国民思想的晚出。

在中国古代,显族(国民)阶级的出现是很晚的。西周时期,由于城市和农村的不可分裂的统一,土地“被氏族贵族所有制所支配着”,则“思想意识的生产……是君子式的。具体地讲来,意识的生产只有在氏族贵族的范围内发展,不会走到民间”[3],反映到古文献上,即“没有新人类的史料,仅有先王作邦的史料”[1]。中国的国民阶级的出现,的确比希腊社会 “晚出”,也由于氏族制度的遗留,整个古代社会也没有出现典型的显族阶段。

社会的变化,西周以来的“学在官府”的桎梏被打破,因了阶级分化而出现了私学思想家,才由此产生了国民思想。因了“早熟”,氏族的强大,国民思想竟然孕育了六七百年之久,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一大特色和疑难。在这里,侯老是界定了他所谓的“思想史”的意义的,他认为严密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应开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孔、墨显学。

(二)先王思想的保留和曲折发展

在城市和农村第一次分裂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族建立了城市=国家,反映在社会意识上便是改革了殷商时的“帝”的思想而发展出自己的先王思想,使上帝和先王分离。但由于宗族依然保存在国家里面,城市=国家的形态实际上是“邦家”的联结,城市(国)和氏族(家)形成了不可分裂的統一,所以在意识上,“上帝和先王既分离又统一起来”[1]。 而在晚出的国民思想中,先王思想也不可避免的保留了下来,并随着春秋战国国民思想的发展而曲折发展着,“中国古代思想史,可以说由圣王宗族而缙绅先生,复由缙绅先生而诸子百家”[3]。这深刻体现在孔、墨显学和战国诸子的思想理论中。

(三)贤人而非智者

侯老认为,在希腊,自梭伦变法以后,城市国家确立,地域单位代替了氏族单位,“在‘革命的深度上讲来,氏族旧人类已经被清算,土地关系已由旧的公社所有,转化成新的私人所有”[3],伴随着社会的分工,观念家由事业家分离而得到了独立发展,——是希腊哲人或智者产生的历史依据。但在中国“维新”的古代不同,由于宗法制度的保存,社会上是宗法制度,经济上是土地国有,政治上是“宗子维城”,“旧的拖住了新的”,并没有如希腊哲人或智者产生的历史条件。直到春秋、战国之际才出现的所谓“贤人”与“君子”,在其诞生之初,“竟失去其智能的支配性,以至于‘智能被‘道德所湮没,而与‘圣‘哲字义为连类”[3]。

四、对侯外庐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论述的总体评价

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论战时期,侯老是站在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自己的研究的,但侯老并没有盲目地信从当时已经存在的几种流行观点,而是重新作了追根究底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奴隶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是存在两条路径的,且突出了自己的研究特点,“从中国历史的特殊性出发,来分析论证中国由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国家的独特路径,就是其最基本的理论特征”。但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进步,考古成果的巨大进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逐步深入,侯老的一些观点不可避免的需要进一步讨论和修正。

但有一点我们是不能够抹杀的,亦即侯老亚细亚古代文明路径论述的开创性。侯老当时的研究,“自觉地将人类社会一般规律与中国社会特殊规律结合起来”[1],对于当时以及现在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继续深入探究侯外庐学派思想史和社会史结合的理论,是不能够绕过侯老的这一研究成果的。

参考文献

[1]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卢钟锋."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与中国文明起源的路径问题[J].历史研究,2011,(02):160-172.

猜你喜欢
古代文明亚细亚氏族
亚细亚世界的可能构造
《大调和·亚细亚文化研究号》十月号封面
历史沧桑与古代文明的碰撞——探访埃及航海博物馆
❸A super business girl
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一带一路”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
浅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启示
浅谈图腾崇拜
贵州彝文文献《土鲁窦吉》中“哎哺”浅析
《中国丛书综录》等所收氏族类丛书补辑三种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