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指引,撑起学生写作的风帆

2016-05-30 06:01于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景物课本笔者

于敏

作文题在高考所有学科的所有题目中分值最高,作文教学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是判断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依据。可是现在的作文教学要么过于死板,按照既定的套路进行教学,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要么过于松散,没有一定的系统性,这两点都是阻碍语文课改进程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对作文进行科学指引呢?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依托课本,做到学以致用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反映,在写作文的时候无话可说,为了凑足800字,便说一些假、大、空的话,导致作文空洞乏味,记叙文没有真情实感,议论文没有说服力,散文更是“四不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平时不注意积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有情有感,可依托手中最好的“素材集”——课本,完成积累素材的过程,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教师在讲授《我与地坛》的时候,着重引导学生探寻课文景物描写的妙处,通过对本文三个部分的景物描写的分析、整理,学生可以全面把握景物描写的内容:萧瑟的古园、忙碌的蜜蜂、腾空的瓢虫、摇晃的蚂蚁、闪闪的露珠、斑斓的落日,还有燕子和古柏。学生在对这些景物描写进行分析整理的同时,可以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感受到地坛呈现出的萧瑟凄清与勃勃生机,体会作者超然于生死的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

根据对课文的把握,笔者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描写自己生活中最为熟悉的建筑物或场所,写作时一定要借鉴《我与地坛》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真情实感。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有助于学生养成关注课本、利用课本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观察生活,引入源头活水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头活水,要想使文章言之有物、寄寓真情,就必须走入生活、观察生活、书写生活。利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人和事,结合写作需要,通过自己的分析整合,进行艺术加工,变成自己需要的有血有肉的作文。即使有的材料一时用不到,也能为今后的写作做好储备。

例如,绝大多数的人在逛市场买东西的时候,都把注意力放在商品上,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不起眼的小商小贩,更不会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境遇。为了让学生寻找与众不同的素材,笔者为学生规定了一个作文主题“当人潮不再汹涌的时候”。然后组织学生在中午放学的时候来到集市上,他们看到商贩们大多从早上5点多到中午12点多一直在忙碌,没有吃饭,也没有休息,有的商贩拖着疲惫的身躯收摊,有的仍然看着冷清的街道,希望还能出现一两个买主。刚刚立冬,天气越来越冷,而商贩们为了生活依旧奔波着,天天如此。学生拿着本和笔记下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回去后便进行写作,很多学生都想到了日夜操劳的父母。有位学生写道:“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虽然他们在店里卖鱼,似乎不用担心风吹日晒,可是,每天进货、卖货、算账,也是早起晚睡,疲惫不堪。想想我的父母,想想天下所有的为了儿女四处奔波的父母,我们还不知足吗?”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仔细观察过生活中的某个人或某件事,只不过并没有真正地记录下来。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深入思考和细心记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够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扣人心弦,做到文情并茂

许多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会把注意力放在作文的立意是不是准确,结构是不是合理,论据是不是充分,语言是不是流畅等方面,强调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强调修辞的恰当。这些固然重要,但有一个内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文章蕴含的情感。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人?无疑是那些有真情实感,能够扣人心弦的作品,如果没有做到文情并茂,是不会给读者带来太大的触动的。因此,只有让作品蕴含丰沛的情感,才会扣人心弦,历久弥新。

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本文就如单元标题“像山那样思考”一样有着厚重的思想内涵。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重点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引导学生感受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不甘堕落的人格魅力。学生的心弦被一次次拨响,想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接着,让学生自主写作,挖掘内心情感积淀。有一位学生写道:“今天,我学了《始得西山宴游记》才发现,我遇到的挫折是那么不值一提,是那么不堪一击,我落泪了,不是向挫折屈服,而是庆幸我有了振作起来的勇气……”通过这节课,笔者不但完成了教学本文的情感目标,让学生完成了一次写作练习,更重要的是挖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积极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完成了一次及时有效的情感教育。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的方法很多,无所谓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只要语文教师能够充分分析学情,懂得学生的发展需要,积极创新,科学指引,定能为学生撑起写作的风帆,让他们乘风破浪,驶向梦中的远方。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226361)

猜你喜欢
景物课本笔者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景物描写要准确